单位名称 | 长武县信息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政府、服务群众信息化建设。组织配合全县各类信息化应用建设、管理、服务、维护 | |
住所 | 长武县城宜禄街文体大楼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曹文科 | |
开办资金 | 6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长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7.68万元 | 743.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中心以县域信息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本着便民、强企、优政的总目标,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推动我县城市管理智能化、惠民服务便捷化、产业体系高端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积极推进信息化资源开发利用,努力提升城市的智慧度和群众的感知度。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精准对标,纵深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遵循,对标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国办发〔2017〕47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咸阳市政务公开工作绩效评估指标的通知》(咸政办函〔2021〕98号)要求,及时调整全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会议,与栏目责任单位签订了《长武县人民政府网站内容保障及保密工作责任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政策解读工作质量水平的通知》等文件,编制完成了《长武县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长武县镇级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开信息3762条,基本做到了“五公开”全覆盖。对省市每季度反馈的政务公开方面问题,及时协调责任单位认真研究、逐项整改,确保销号。(二)标准引领,规范网站信息发布。持续优化政府门户网站,认真落实国办《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规范建设上线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在政府网站首页开设了“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专栏,对26个试点领域和镇(街道)梳理出的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通过“共同栏目普遍授权、特色栏目定向授权”,将县政府门户网站基层动态、行政执法等共同栏目和水质监测、政府采购等特色栏目内容保障权限直接给到责任部门,要求明确专人,全面落实维护责任,实现信息同源、一次发布、多端共享。(三)强化监管,保障新媒体运行质量。严格按照《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要求,监管全县政务新媒体运行情况,目前全县在册备案15个政务新媒体,涵盖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抖音视频号等社会关注率、使用率较高的平台,为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四)高效办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2021年,通过网站、邮件、电话、现场申请等形式,共接收依申请公开信息16条,按照接收、办理、答复、存档的规范流程,全部按期办结。政府网站“领导信箱”“咨询投诉”“我要留言”栏目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受理各类信件3072件,办结率达到100%。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充分摸排利用我县现有资源,提出了“节约费用、整合资源、达标运行”的建设思路,按照“133模式”建成了数治长武信息化综合指挥平台,指挥平台包含一套网格化管理软件,一张图(县域2.5维地图)、及内嵌9+X业务模块。平台对原有的城管和环保网格进行了整合,将我县下辖的7镇1办133个行政村,划分了171个网格,设置了171名全科网格员,实现了全县综治网格员覆盖率100%。网格员负责采集、更新、响应群众诉求,发现、上报、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情况,以“小网格”助力“大平安”,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的新型管理模式。目前,平台已全面上线运行,运行后已助力公安破获多起大要恶性案件。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后,大数据在疫情排查等方面得到迅速应用,从今年2月5日开始,信息中心配合县疫情指挥部,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开展了比对清洗三类人数据、数据普查、健康码推广工作,有效助力我县加快“复苏”步伐。通过统一数据清洗比对、汇集报送至市大数据平台当中,让有效的疫情信息真正“流动”起来,实现精准上报、动态分析。充分大数据分析技术充分掌握返乡人员的相关数据,从多维度、多方面对返乡人员数据进行分析,帮助疫情指挥工作及时、动态掌握人员信息,做到了“快速采集、实时分析、精准上报”,切实推动了疫情防控精准化。2020年,推广并建立咸阳市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后台用户1067家,全县累计注册用户169272人。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政务公开主体责任落得还不实。部分单位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的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没有将该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分管领导不明确,工作人员变动后接续不畅,贻误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关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基层动态”栏目表述错误问题多。二是信件办理质量不高。一些单位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事实认定不清,有的回避问题,有的避重就轻,有的对组织应当承担的责任一推了之。同时,对处理的政策依据不明确,常用“不符合相关政策”等言辞敷衍了事,答非所问,对信访人提出的问题不正面回答,使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越级重复上访。办理时效不高,信访事项办结时限为五个工作日,但在信访事项的实际办理工作中,仍有少数事项久拖不决,尤其是在信访事项的复查和复核阶段,由于受理、呈报、转送等环节占用了大量时间,部分信访事项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信访人不满意。三是诚信体系建设组织保障不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涉及众多部门,许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推进,我县没有明确成立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相匹配的组织领导机构,信息化服务中心作为事业单位,承担该工作时职能上有所欠缺。信息上传工作力度不够,我县部分信用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对于“双公示”、“双随机一公开”认识不到位,对上传和公开信息的存在顾虑,导致上传的信息还亦全面,没有做到信息上传全覆盖。联合奖惩尚未有效开展,涉及到多部门协调,目前我县信用惩戒工作仅在法院、税务、金融等部门有独立案例,部门间联合奖惩机制尚未建立。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办将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力促政务公开主体责任落实,提高信件办理质量和效率,建立部门联合奖惩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推进核心数据中台建设。数据中台建立在数据仓库和数据平台之上,距离实际业务更近,形成从数据到业务价值过程的中间层。搭建全景式规划、小场景启动的数据中台,从小中台做起,围绕具体有价值的业务场景进行建设,通过不断的敏捷迭代、演进建设,打造符合我县实际的数据中台,为全县各业务系统提供友好的API数据服务。初期考虑从民生入手,对接群众关注度高的人口数据、水电暖气费用缴纳、医疗保障、教育、卫生、停车等数据,奠定第一代数据基础,营造数据共享环境。二是推进政务公开高效开展。全面落实市局和县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定期组织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全县政务公开工作推进会议、培训会议,进一步夯实责任、明确要求、传到压力,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开展。三是狠抓政务新媒体备案监管。安排专人坚持每周对各单位新开的政务新媒体跟踪监管,对每个新媒体内容更新、互动交流栏目设置等情况进行周检查,确保新媒体备案及时、内容更新到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