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

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5 09:32
单位名称 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业务范围: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化交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历史文物管理与保护;村级文化站业务指导;组织开展相关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羌州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张永宏
开办资金 2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6.3万元 207.61万元
网上名称 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文化馆工作气势如虹1、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阳平关镇举行了免费书赠春联和科技之春启动仪式。2、积极筹备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工作,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专班,完善相关工作。3、积极配合主管局中心工作,先后参加全域旅游研讨会、羌文化特色县城座谈会、汉江源景区文化提升等工作,促进文旅融合。4、成功举办由陕西省汉中市群艺馆和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主办的2省4市16馆书画联展宁强巡展活动。5、积极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文化活动。如参加汉中市广场舞大赛,获得优秀奖;组织人员参加汉中市“花海汉中,锦绣家园”绘画作品展;组织开展全市朗诵大赛宁强预赛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全省庆祝建党100周年文旅系统书法篆刻作品展;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选派非遗项目参加全市非遗项目展演;协助图书馆做好图书阅读推广活动;积极参加省市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6、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7、在汉江源景区举办了宁强县首届羌族非遗美食节,集中展示了羌族傩艺绝技、羌族刺绣等非遗项目,免费为参观考察的领导、专业团体和群众表演羌舞歌舞、上刀山等羌族傩艺绝技,充分展现了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成果。进一步提高了羌文化知名度。8、配合主管局,成功举办宁强原生态山歌会,初步掌握了全县原生态民歌水平和人员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摸清了基本情况。9、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10、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祀诸葛孔明大典活动。11、配合县审计局,完成县博物馆、羌博馆审计工作。12、积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做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脱贫巩固工作,按时填报收入等工作。(二)图书馆工作秩序井然1、免费开放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以来,疫情防控虽然不存在异常情况,但常态化防控已经成为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一种必需。首先是防控从个人做起,注射疫苗一、二针毫不含糊,除了两位有身孕的管理人员不宜种植疫苗外,其余全部接种,接种率达70%。其次,图书借阅室门口设置的读者登记、量体温、酒精喷壶消毒长期存在,甚至对有感冒咳嗽的读者劝回或提供口罩。再就是定期进行各功能室、宁强书房的场地消毒、室内外卫生清理、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2、总分馆制建设实现零突破宁强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暨智慧社区图书馆建设项目自去年年底开始实施以来,项目进展很快。阳平关镇分馆好事多磨。阳平关镇综合文化站自己拥有质量不错的新书4000余册,囿于各种原因,县图书馆克服重重困难,下派4名工作人员,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驻阳平关镇,于3月底开始进行编目,4月初完成图书编目,7月2日正式开馆,这标志着全县18个镇办的总分馆制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3、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朗诵活动成果多自2月1日始,县图书馆开始“颂百年风华读红色经典”线上朗读大赛,经过3个月的线上上传作品、初选、复选等程序,最终在“4.23”世界读书日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三位获奖者刘星泽、彭筠茹、张梓凡为观众诵读了《不朽》《中华,中华》《向庄严的国旗敬礼》三篇红色经典。5月9日,在县城羌州公园举行2021宁强县“献礼建党百年诵读时代华章”朗诵大赛。此次大赛也是陕西省第三届丝绸之路朗诵大赛暨汉中市第五届朗诵大赛宁强赛区选拔赛。在专业评委评分裁决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比赛,分别决出了青少年朗诵B、C组、幼儿讲故事组一等奖共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12个。4、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受追捧3月19日,宁强县第二十九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暨2021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重点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在阳平关镇举行,县图书馆开展了“百年风华薪火相传”的有奖答题赠书活动。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及家长陆续来到县图书馆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开展系列生动有趣的亲子阅读活动,或观看开国大典视频、或亲子简答、或游戏互动、或绘本故事演绎,亲子阅读活动9场次、1150余人,奖赠图书200余册、赠阅过刊100余册、报纸300余份,尤其是家长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亲子共读示范带动作用。5、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县图书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结合起来,开展了图书馆人“学党史读经典”阅读计划,人人精读一本红色读物,写出学习心得;在宁强书房开辟了“国防教育专柜”、“廉政教育专柜”和“史志专柜”,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倡导红色经典阅读;参加广坪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英烈、重温入党誓词;利用抖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快问快答;微信公众号推荐红色读物;参加读史用志座谈会,撰写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心得以及理论文章。另外,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中,县图书馆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调剂150平方米近50个座位的自习室,将考研、自考自习读者从有限的宁强书房阅览桌迁过总馆来,既解决了书房占座问题,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整洁、安静的学习环境;鉴于广电网络专网效果不好,报请省馆网络部同意停用专网,经过半年准备,开始在图书馆文化馆大楼布设中国移动光纤专线,这样可有效解决图书管理系统平台、数字设备WIFI及各功能室网络等问题,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服务作用。(三)羌博馆工作与时俱进1、参加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养八月,邀请专业老师对羌博馆4名讲解人员进行羌歌羌舞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羌文化传播者,承担起传承羌文化的使命。2、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技能七月,羌博馆举行建党100周年羌族傩艺绝技展演,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观演,社会反响良好,活动完满成功3、加强青少年教育,丰富校园文化五月,博物馆举办了羌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宁强县第四中学,南街小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参观博物馆,学习羌文化,把羌文化带进校园,将其发扬光大。羌博馆是社会实践基地也是文化志愿者服务站,这不仅为宣传羌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充分体现了实验基地的文化价值。4、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羌博馆每个月会举行消防安全演练,定期排查消防、电路和安全通道等安全隐患,定期更换消防设施,维修屋顶漏水现象。5、营造内外部环境,提升羌博馆形象外部积极筹划布置羌博馆停车场的文化墙——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内部重新布置五个展厅,设置接待服务台、新添置收藏的文物等,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面对社会。6、坚持免费对外开放工作全面落实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今年以来除每周一是全国博物馆闭关日闭关一天外,其余时间均坚持免费对外开放。(四)非遗保护及羌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基本编成《宁强县非遗保护简明读本》。二是田野调查部分非遗项目,拍摄影像资料。三是基本完成傩文化祭傩实录。四是基本完成第七批市级非遗申报书和申报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1年度分别在县城宁强书房、政务大厅等地免费赠送春联300余幅。按照有关规定,完成6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编辑上传本地文化资源16条,通过文化宁羌等公众号,扩大宣传。先后举办了广场舞比赛、合唱比赛、书画展览、庆祝建党10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党情怀。羌博馆在全年疫情防控下接待人数20000余人次。图书馆宁强书房和高寨子街道和阳平关镇分馆的设备开始安装调试,新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始生效,图书管理人员加快了对新书的编目进度,8500余册新书陆续编目完成,并在15名阅读推广天使的协助下,宁强书房、高寨子街道办分馆的新书上架完成并通过了项目组验收。宁强书房社会效益显著。自宁强书房开馆试运营。多月来,共接待读者2.4万余人次,注册读者1350余人,基本实现了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借还的智慧社区图书馆功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由于长期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工作作风散漫,滋生出一系列不良的问题,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2.改进措施针对这一现象,在新的一年,加强领导干部“四个意识”,尤其是每周一例会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从工作上、风气上、纪律上逐步走向正轨,重塑精神面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四、下一步打算1、继续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做好“三馆”免费开放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免费开放工作环境,提高舞蹈排练厅、书画展厅和多功能培训教室利用率。继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辅导,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提高服务效能,加强职工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精神需求。2、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文化“三下乡”送书活动和“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书法家义赠春联、为贫困户送温暖、送书下乡。2022年初,可以利用流动文化车奔赴镇村,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实施文化扶贫三年攻坚计划,择机择时开展走基层送温暖,开展“志智”双扶活动。3、积极做好国家文化部对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检查验收的迎检准备工作。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摸底排查工作,力争上报一批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和非遗保护名录,为非遗保护工作打好基础。计划在2022年开展羌博园开园项目中组织民俗类文艺展演活动、羌历年或春节系列活动、文化摄影展、演讲大赛等一系列活动。4、严格按照《博物馆条例》要求管理好羌博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争取达到三级博物馆指标体系要求,规范落实相关管理规定。5、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每个干部要切实完成自己的联系任务。实施文化入户,择机择时开展走基层送温暖,开展多样化文化宣传活动。2022年5月20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