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靖边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承担辖区内的急诊、急救职责。 | |
住所 | 靖边县西新街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蒋贵东 | |
开办资金 | 31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靖边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33万元 | 998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靖边县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48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各项业务指标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全年医疗收入10263万元,同比增加了28%;门急诊患者275544人次,同比增加了54%;住院患者10584人次,同比上升了36%;住院手术1794例;门诊手术1391例同比上升15%;药占比37%(除中药饮片外),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费、检查、化验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19.7%,平均住院日6.6天。医院获得“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全县卫生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荣获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一等奖1人;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人;榆林市最美中医传承人1人;县最美医护4人。二、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全面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全员参与核酸采集、检测任务1、疫情防控工作步入常态化。修订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部署、有序开展,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实现发热病人闭环管理;加强病区门禁管理,实现病区安全防控。为了提高各临床科室核酸采集能力,1月28日,由榆林市中医医院帮扶专家组和我院医务科等相关部门组织新冠疫情核酸采集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可以更好地查漏洞、补短板、优化流程,检验相关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可行性,未雨绸缪,加强了院内感染防控管理;全年对门急诊、住院患者、陪人及职工核酸检测共50483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外派西安21人,延安1人,榆林2人,火车站2人,隔离酒店2人,南出口4人参与测体温、核酸采样与检测等防控工作,全年120转运隔离人员515人次。2、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县联防联控办、县卫健局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部署要求,我院老院区设立为新冠疫苗接种点,全院职工100%接种新冠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同时制定《靖边县中医医院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全面统筹我院疫苗接种点疑似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规范接种流程,目前我院疫苗接种点共接种全县职工、干部、学生、周边市民共116441人次,我院新冠疫苗接种点的设立,不仅大大地为百姓疫苗接种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圆满完成我县疫苗接种工作任务。3、根据我省疫情态势,12月20日按照县联防联控办统一安排部署支援西安核酸采集通知后,我院迅速响应疫情防控要求,组建派遣第一梯队15名、第二梯队6名核酸采集、院前急救及集中隔离点医疗队分批赶赴西安为共筑抗击疫情做坚强的堡垒;12月31日根据县联防联控办安排进校园进行核酸采集,我院3日内完成教育系统内的三万例核酸采集任务;全年共轮流外派医护人员参与流调、疫情防控点执勤、核酸采样等政治任务500余人次,圆满、按时完成各种指令性任务。三、脱贫攻坚后评估与乡村振兴有效斜街2021年是健康扶贫工作收官之年,我院积极抓好脱贫攻坚后评估与乡村振兴衔接各项工作,将脱贫攻坚后评估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做为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继续与八所卫生院签订帮扶协议书、制定帮扶计划等工作,并要求各科室帮扶医生每月进行蹲点服务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7天;全年组织召开健康扶贫专题会议6次;先后前往八家帮扶卫生院开展大型义诊诊疗活动10余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等知识讲座200余人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多次深入社区、学校等部门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其次院内继续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切实解决脱贫人口住院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全年我院收治脱贫患者778人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2245998.60元、医疗救助金额691233.98元、大病报销67608.39元、医院负担65650元,保证了脱贫人口补助率达到政策要求的目标。四、大质控有力促进了内涵质量的持续改进1、严格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为着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完善服务质量,9月份召开《2021年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2021年病案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严格落实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一是进行医疗质量专项大查房12次;抽查150余份病历;下发12期医疗质量简报,12期查房反馈。二是规范医疗文书写作,集中进行6次终末病历点评,共点评病历150份,处方点评率达98%以上,甲级病例达96%以上。三是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如实地展示医院的工作动态和工作实绩,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化解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的产生,全年通过电视台、文广台、微信、微信官方视频号、抖音公众平台等媒体,发布专题报道、微信、抖音图文、视频136篇,其中电视台1篇,纪检委1篇,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夯实护理服务,增强服务能力。严抓“三基三严”培训,夯实护理基础,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落实《护士条例》。一是继续开展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全年开展科室特色性优质护理服务15项,中医护理操作25项,为推广中医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水平,全年中医护理操作15项,西医护理27项,专科护理操作16项,合格率98.57%;通过专科护理线上培训学习10次,现场培训4次;外送专科护士培训13人次。三是大力推广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通过平衡火罐、长蛇灸,温灸刮痧、小儿推拿、穴位贴敷、艾灸、中药外治等20多项中医技术的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以庆祝5.12护士节活动为载体,举办以“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熔炼团队,勇攀高峰”为主题的护士节户外拓展活动,激励广大护士心向党,跟党走,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五、特色学科建设与科研教学工作取得新突破1、学科建设实现新发展。完成了内科、儿科细化设置,组建成立了内二科病区、新生儿科病区、康复科病区,使得学科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医院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如针灸康复科、内科、儿科开展的“冬病冬治”“冬病夏治”疗法彰显特色。全年组织“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1次,举办专题讲座2次,参加培训人员300多人次。为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并推进中医药建设,通过科室不断努力,内二科(脑病科)申报为陕西省县级中医医院优势特色专科项目并成功获批。六、科技创新工作更上新台阶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技术有序、规范开展,我院严格按照《新技术、行项目准入制度》及院内相关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及管理,会议讨论通过14项新技术,均已顺利开展。12月份超声科申报开展新技术“超声介入”及“超声造影”两项,目前正在审核当中;荣骨科申报科研课题“手法配合冲击波治疗骨盆旋移的临床研究”已进入课题结题阶段,正在审核当中;荣获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一等奖1人;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2013年1月6日至2028年1月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