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文化馆

蓝田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2-05-24 16:12
单位名称 蓝田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创作文艺作品,指导基层文化活动;搜集、整理、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住所 蓝田县蓝关镇北街25号
法定代表人 张颖
开办资金 532.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6.84万元 317.56万元
网上名称 蓝田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本年度没有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一、主要开展的活动(一)文化活动方面1.组织书法家和民间艺人开展“2021年迎新春义写春联和剪纸活动”,书写春联2400余幅,剪纸作品800余幅,分别送给县内11个社区群众。2.创编情景剧《吕氏乡约》、《肖家坡社火》等文艺节目,参加市文旅局和县人民政府在董岭文化礼堂主办的“2021西安云上村晚展演活动”。3.组织非遗项目《吕氏乡约》、《小寨酒歌》、《肖家坡社火》等非遗节目,参加“西安市迎十四运”新春大舞台非遗过大年云上展演活动4场次。4.组织诗歌、雕塑、书画、剪纸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作品,举办“疫情防控线上文艺作品宣传展示”活动2场次。5.组织书画作品,举办“喜迎全运盛会·我为全运加油”青少年书画作品展“欢乐中国年·迈上新征程”庆新春线上线下书画展6场次。7.创编的诗歌朗诵,快扳等节目参加西安市文旅局举办的“相约西安·筑梦全运”系列文化活动8场次.8.组织市县美术爱好者,举办“丹青染古城·共绘新西安”美术写生交流培训活动5场次。9.征集摄影作品,每季进行评选,通过线上宣传美丽蓝田,举办“绿色蓝田·幸福家园”四季摄影展5场次,评选出优秀作品200余幅,参加年终大奖赛,评选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分别颁发证书和奖金。10.组织广场舞好者编排《秦之风韵》广场舞,参加“绿色蓝田·幸福家园”文旅融合广场舞录制及西安市文旅局主办的2021年“相约西安·筑梦全运”西安市“全民共舞·全运同行”广场舞展演活动2场次,《秦之风韵》广场舞被十四运组委会入选十四运暖场节目。11.在县电影院、县体育场、县图书馆举办“相约西安·筑梦全运”2021年蓝田县“春山如笑”成人、少儿舞蹈大赛、“绿色蓝田·幸福家园”2021年蓝田县广场舞展演、2021年蓝田县“诗与乐”文艺演出活动4场次。12.在蓝田新城广场配合县文旅体育局承办蓝田县“服务十四运·奉献我的城”文化旅游行业代表暨志愿者“精彩十四运·文旅有力量”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1场次。13.协助市群艺馆在县电影院、汤峪镇、葛牌镇文化广场举办“永远跟党走”暨“相约西安·筑梦全远”2021年西安市文艺小分队走基层巡演活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活动3场次。14.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县电影院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全县群众歌咏大奖赛活动2场次。15.在蓝田新城举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一片丹心向阳开蓝田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1场次,这次活动赢得了全县群众好评。16.在馆四楼展厅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书画作品展2场次。17.组织文艺小分队赴安村镇、孟村镇、蓝桥镇、三官庙镇、蓝关街办等五个受灾群众安置点,举办“风雨同舟·与爱同行”慰问演出5场次。18.组织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赴汤峪镇、小寨镇懂岭村举办“欢歌献祖国·豪情颂党恩”蓝田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文艺演出2场次。19.组织秦腔自乐班在县劳动广场、白鹿广场,戏曲园举办“庆国庆”文化进社区演出5场次。20.组织非遗项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蓝田新城社区、北关小学、三里镇中心校,举办非遗专场演出2场次,非遗进社区活动2场次,非遗进校园活动2场次,去灞桥二小开展非遗交流1场次。21.协助市群艺馆在小寨、汤峪举办“文艺小分队下乡巡演活动”2场次。22.在县电影院举办“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春雨工程”西安市文化志愿者走进美域蓝田”演出1场次。23.全年数字化服务上传文化活动信息70篇次。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二)免费开放工作在馆里举办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曲、二胡、摄影、非遗等各门类艺术培训辅导活动,闭馆期间10名业务干部通过线上开展了专业课大讲堂。同时,为了提高馆站干部业务技能,我们从省市聘请了专业授课老师,在馆一楼演播大厅举办了群众文化专业课培训班,全年辅导培训113次,参加辅导培训的群众达8908人次。继续加强分馆制建设工作,对文化馆下设的19个分馆进行检查考核,选派业务干部下沉分馆开展辅导培训,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对分馆干部集中到总馆进行业务培训,并将总馆和分馆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上传公共文化云进行直播,实行合作共建活动。(三)非遗保护工作1.对国家非遗项目《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吕氏乡约》在文化馆一楼建立了展览厅。2.将《吕氏乡约》创编成情景剧,参加“2021西安云上村晚展演”活动。3.对省市非遗项目《小寨酒歌》、《肖家坡社火》等表演类项目进行组织排练,参加“西安市迎十四运”新春大舞台非遗过大年活动。4.利用云上进行宣传展演,对县级项目《木偶戏》、《彩绘泥塑》、《核雕技艺》、《手织布技艺》、《杜记饸饹》、《草鞋编织》等项目进行录制专题片,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展示。5.将蓝田所有的非遗项目制作成宣传展板,通过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了解蓝田非物质文化中哪些项目经已经列入国家省市县保护名录。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6.组织传承人深入村镇、社区、学校,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去灞桥二小交流”等活动7场次,举办“非遗专场演出”2场次。7.给省级项目《灞源二黄》更换服务道具,给《茂盛扯面》申报了传习所,召开蓝田县第四批非遗项目专家评审会,8个项目经县政府审批列入县级名录。挖掘整理:《包粽》、《鸟笼编织》、《乡思饸饹》、《手工花馍》、《杜沟锣鼓》、《普化剪纸》等非遗项目6个。申报省级项目2个,市级传承人2个,申报黄河流域非遗项目40个。8.召开传承人考核工作会2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专题培训班1期,并组织传承人定期学习交流,夯实工作任务。(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安全排查工作,馆内所有的灭火器,楼顶下水管道、安全应急逃生通道大门,并对馆里安全通道障碍物进行清理,对全体干部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2次,长期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垃圾分类党员示范岗,定期进行宣传。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文化小区、文化馆内坚持每天安排值班人员进行扫码、登记、测温、消杀,确保馆内安全。文明创建工作,我馆承担的九项工作任务全部落实到位,结合此项活动的开展,更新更换了道德模范宣传展板等创文标识。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排查工作,确保馆内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二、取得效益1.2021年获“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西安“红五月音乐会”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获得组织奖2.创作编排的广场舞《秦之风韵》入围相约西安筑梦全运西安市“全民共舞全运同行”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并成功人选十四运开闭幕式暖场演出三、存在问题一是干部管理不够精细,工作职责不够明确;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组织要求还有差距,工作标准和效能整体还有待于提高;三是群众文化工作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发展能力还需再提升;四是受疫情的影响,好多文化活动,只能在线上来开展,群众受益面不够广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心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夯实每位干部工作责任,坚定信念,立足本职,在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克服工作中薄弱环节,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四、下一步计划(一)强化服务功能,发挥阵地作用联合县老年大学在馆内继续举办各门类艺术培训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群众文化素养。(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面向社会搞好服务的同时,要为广大群众搭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积极策划全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全体人民共同受益,在服务的质量上下功夫,夯实每位业务干部的工作责任,主动出击,上门服务,体现群文干部的良好素质和业务能力,扩大文化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三)挖掘保护民间文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继续挖掘整理,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呈现其魅力和风采,把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示给游客,丰富我县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获得独特的文化体验,实现民间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用深厚积淀的民间文化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唱支山歌给党听”——2021西安“红五月音乐会”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获得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