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地震监测站

汉滨区地震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5-24 16:08
单位名称 汉滨区地震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拟定本级政府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区防震减灾工作年度计划及抗震设防备案工作;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地震监测预报,震情灾情速报工作;震害预测工作,区内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行政执法;检查其应急准备工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住所 安康市汉滨区育才西路108号
法定代表人 郑欢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27万元 4.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住建局、市地震监测站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区干部群众防震意识和防震减灾知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中,我站通过街头宣传咨询服务、发放资料、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区干部群众防震意识和防震减灾知识。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5.12”、“7.28”集中开展防震减灾活动宣传。在白天鹅广场与各部门联合举办开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科普宣传活动,在建民街道长岭社区开展“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余册,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技能。二是组织联合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与市人防办、市地震监测站联合汉滨区鼓楼小学1200余名师生开展突发灾害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中采用了正确的避震方法以及疏散路线,快速、安全地进行了疏散撤离的演练活动,同时向学生发放《防空避险知识漫画手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600册,进一步增强了校园师生应对突发灾害的避难技能。三是开展科普知识讲座。邀请省地震局专家在南门小学开展防震减灾安全知识讲座,通过以观看视频、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广大师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增强校园防灾减灾意识。四是通过线上平台加大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短信推送、微信公众号推广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上宣传,在全面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的同时,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二)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工作。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工作是我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区内抗震设防备案工作已在政务大厅开展多年,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经过优化提升变为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的模式,截止到11月,全年已完成抗震设防备案16件,备案率100﹪。(三)加强维护管理,定期巡查确保地震监测台点运转正常。为切实加强台网管护,地震监测站坚持定期深入运溪形变观测点、杨家营水化观测点、县河重力监测点进行巡查,配合省局做好故障排查和日常管护工作,确保3个台站点数据正常传输和台网正常运行,其次确保观测设施外围周边环境无安全隐患。加强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如有重大震情情况下,区地震监测站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及时与上级部门和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上报,做到上传下达保证信息畅通。(四)抓好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汉滨防震减灾工作整体水平。区政府认真抓好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针对近年来机构改革及工作人员调动,今年针对全区各镇办、各部门领导根据人员变动及分工情况,及时调整更新防震减灾助理员(镇办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地震宏观观测员(镇办安全工作人员)、灾情速报员(办公室主任),完善了地震宏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三网一员”体系,全区共确定防震减灾助理员(分管领导)27名;要求各镇办防震减灾助理员认真收集各类宏观异常,做好日常观测情况报告记录,第一时间上报,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汉滨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职责》、《汉滨区地震宏观监测点工作制度》,实现了“三网一员”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全覆盖,通过狠抓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体系建设,有力的提升了全区防震减灾工作整体水平。(五)全面完成汉滨区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6月初,省、市地震局下发开展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工作通知后,汉滨区住建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立即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对汉滨区27个镇办、涉及9个行业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信息采集员等共计100余人进行培训,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信息采集上报进行督促指导,共计采集10284条,分别是加固工程采集9820条,其中房屋住宅9812条,重要交通生命线2条;水库大坝6条。新建工程采集464条,其中房屋住宅438条,大中小学幼儿园25条,医院1条。累计纠正删除错误数据1972余条。省、市地震局对我区圆满完成信心采集任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六)全面落实汉滨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作评估工作。为全面落实开展汉滨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评估工作,印发了《汉滨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汉滨区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评估工作协调小组,并按照评估内容和要求,联合农村民居、居民小区、学校、医院、桥梁隧洞、电力设施、水库大坝、危化品厂库、应急避难场所加固建设的相关部门对涉及到建民街道、关庙镇、张滩镇、吉河镇、早阳镇、石梯镇、关家镇、县河镇、坝河镇等7度地震易发区进行职能分工。分别将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期间加固工程竣工完成情况、截至2021年8月加固工程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确保统计工程信息准确无遗漏、数据完备。通过采取查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备案档案资料、对比地震重点隐患数据收集成果资料、对农村民居加固工程实施情况的摸排、核查走访等方式,共检查2018-2019年度易地搬迁工程30处,2020年度水库大坝3处的加固改造工程;通过与各镇办、相关部门的协同推进,加强了对群众的建房防震减灾意识科普宣传,促使了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的逐步推进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地震易发区7度区内房屋设施的抗震防灾能力,为我区在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工作起到支撑保障作用。(七)组织开展国家、省、市级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抓好示范点,认真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是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效手段,为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区地震监测站会同区教体局共同推荐鼓楼小学为2021年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东关小学、双龙镇小学、江北办江北小学为2021年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东坝小学为2021年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截至目前所有申报资料已上报完成,通过创建示范,有力地推动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八)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积极配合区应急管理局、区住建局完成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等工作,对涉及应急避难场所数据进行了采集和上报,确保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高效推进。三、取得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我站继续包抓流水片区的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督促完成流水镇、洪山镇、大竹园镇、牛蹄镇2021年危房改造任务、因灾倒损重建等安全住房保障措施。对危改户档资料逐户进行核实,竣工验收后保证资金及时兑付。完成流水镇1124户、洪山镇1392户、牛蹄镇226户、大竹园镇977户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认定信息动态监测的系统录入工作,为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十四五”时期农村住房安全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由于近年来没有较大地震发生,部分群众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防震减灾意识淡薄。2、对各镇办、各单位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检查、管理机制不完善,防震减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3、部分单位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抗震救灾救援应急演练未按要求进行,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整体水平有待提高。4、抗震救灾救援物资储备数量偏少,还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补充物资储备。整改措施:1、加大防震减灾工作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2、完善防震减灾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大对各镇、各部门防震减灾工作指导。3、加强同各镇办、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整体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站将不断学习其它县(区)先进经验,不断寻找差距,不断改进工作,不断创新工作,争取把汉滨区防震减灾工作不断推上新台阶。(一)强化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加大防震减灾工作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减灾能力。(二)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大对各镇、各部门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检查、考核力度,把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三)加强同各镇办、各部门的工作协调,积极努力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开拓创新,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整体水平。(四)继续配合、全面开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筹推进流水片区安全住房保障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