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二、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创新方式,常规工作常抓不懈继续坚持统筹基层工作需求制定全区教科研工作计划,开展订单式教科研服务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主题+范式”研修模式的广泛应用;继续做好“区室、协作区、中心校、学校”四级教研能力建设;继续开展青年教研员室本培训。2、勇于担当,精心组织线上教学组织开展了“百校行”教学研讨活动,高中化学学科的“素养为本”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学科“聚焦阅读力”学科交流活动、“吃透教材理念提升阅读素养”系列活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学生作业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学科实际,开展课堂教学真问题的研究。3、聚焦教学质量提升,持续跟进教学实施过程组织开展了《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应用文教学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会》,进一步规范我区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提高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教学水平;组织开展了全区初中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提升我区初中学生理化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了全区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4、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2021年区级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考核评审工作;组织了全区第八批省市学科带头人遴选申报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区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2021年,全区市级规划课题立项41项,结题76项,区级课题立项47项,结题63项,省级课题结题9项,立项12项。5、适时开展教研活动,创新开展网上教研积极构建信息化环境建设,指导建设本地化校本电子资源库,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管理,组织各类信息化运用培训,开展信息化运用相关活动,开展影视放映工作;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工作。6、区域联动,整体推进新教育实验活动搭台,展示风采.先后举行了:“新教育·新德育”育生命叙事大赛等赛事活动,首届学前教育“新教育·新德育”开放日活动,“新教育·新德育”工作推进会,深入推进我区新教育实验工作。7、整合德育工作,为新教育实验工作赋能四所实验校(园)承担了山西临猗新教育考察团的接待任务,全面展示了各校的新教育实验特色。8、党建工作凝聚人心,扶贫攻坚绝不马虎2021年,区教研室党支部继续狠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参与单位重大工作,凝心聚力,营造和谐向上、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保障教研工作顺畅运行.2021年7月,区教研室圆满完成了瀛湖镇中心村的驻村帮扶任务。11月,我们接到叶坪镇桥亭村的乡村振兴任务,选派林荣鹏任第一书记,唐振、王馨为工作队员,排除困难,再次出发,奔赴乡村振兴第一线。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突出学科融合,加强德育工作研究。加强新时代德育工作研究,组织德育工作实践活动。继续开展“思政大练兵”、优秀德育工作案例征集等实践活动,聚焦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组织开展全区学科德育优秀案例评比、新德育开放日、德育专项调研和考评等系列活动,开展全区性德育实践活动探究。2、创新工作形式,夯实过程管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展全区教研工作.组织开展了2021年全区校本研修成果线上交流,全区视频处理线上专题培训等,形式新颖,收效良好。3、立足课堂一线,强化研究阵地。组织开展了小学七学科的全区主题调研,全区复式教学调研,新教育实验校体艺学科调研,汇编了《汉滨区复式教学现状白皮书》;组织开展了组织开展了全区“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专项调研活动,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深入推进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方向引领。4、壮大骨干队伍,力促教师素质提升。组织开展了学前教育“研室+基地校教研共同体活动”;全面启动汉滨区2021年度“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省级培训项目活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及时调整评选流程及内容,组织开展了2021年区级教学能手评赛活动。5、聚焦质量建设,力促教学效益提升。一是继续加强对中高考的研究和指导。组织开展了2021届高考两轮培训和视导工作,对全区七所高中学校的高考备考工作进行了全面巡视指导,组织开展了高考九学科的备考专题培训。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监测各个学段的教学状况,做好教学评价和质量分析工作。三是继续做好薄弱学科的教研工作。启动了全区小学科学课优质课展示评比和小学科学课教师实验技能大赛活动,印发了《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教科版)》,组织筹备全区首届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及培训活动。6、深挖学校潜能,扎实推进校本研修。坚持推进主题式校本研修工作。基于学校,立足课堂,规划了4个研修方向和16个重点研修主题;不断深化“主题+范式”研修模式的广泛应用,总结扩大研修大课表试点范围,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研修方式方法。7、“6+X”行动推进,打造汉滨新教育工作品牌。继续坚持“6+X”行动推进,以新教育·新德育”为年度主题,做好新教育的理念内化和行动深化,扎实做好新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教研室自身建设存在问题:中学段主学科教研员年龄老化,急需新生力量的加入;教研室办公面积严重不足,无功能部室,教育信息化水平跟不上学校发展;业务活动受经费运行机制制约,影响工作效能的发挥。2、区级骨干教师激励机制需进一步跟进,镇校级教研管理队伍仍需充实,基层学校培育校级骨干的意愿仍待加强。3、全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不足,全区两平台建设还未完成,资源建设水平还不高。4、教科研成果锻造区级层面的发现和培育不够,学校层面的自主包装意识缺乏,急需建立培育、引导、扶持、打造的机制和体系。5、对于校本研修工作,基层校长的教科研意识有待加强,教师的自主研修意识不够积极,需营造学校层面的研究氛围。6、校际之间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发展不均衡,区局层面工作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品位还需提高。7、受疫情影响,年初安排的区级域外教师培训任务未能如期完成,期待2022年能创新形式,完成不同层面的教师培训任务。五、下一步工作思路。1.创新性工作,包括省市级课题、研究性学习和教育文化建设工作。常规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使常规工作不断改进和发展。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员及新一轮学科带头人、能手、教研组长的作用,周密安排、大胆起用、精心指导和严格管理,全面提高他们参与并指导新课程实施的各项能力,并让他们成为学科发展的坚实力量。3.开展教学专题的研究活动,进行“工作点评,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资料提供”等交流评比,不断丰富研训博客群组内容,及时上传相关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相互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研修能力和教学质量。4.加强教研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下学期着重在上课环节上进行研究和讨论,整体提高日常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5.继续完善和建立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体现有工作目标要求、评价操作细则和奖惩激励办法等,力求使我校教科研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更加有效化。2022年,我们将继续发扬汉滨教研人“务实、专业、创新、奉献”的拓荒牛精神,创新工作,以干克难,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力促实现汉滨教研迎来大发展,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