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1、严格执行呼叫就是指令要求,为安全规范做好急诊急救工作,今年院内召开急诊急救培训会议6次,120急救站点接到出车618次,有效出车494次,救护危重症患者324例,120工作运转良好,未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截止12月31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41953人份、电子档案41433人份,健康档案建档率:90.6%,健康体检人数(65岁以上老人)3350人,体检率78%。截止2021年12月31日止,共有10323人次在我院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医疗补助605109.19余元,其中有9691人次,获得门诊统筹补助516070.98元;591人门诊慢病,获得门诊慢性病补助66118.12元;住院报销41人次,获得住院补助22920.09余元。在区妇保健院的指导下,组织妇幼专干召开妇幼工作培训会,对妇幼工作作了统一部署,把孕产妇新生儿的摸底工作作为妇幼工作的基础,进行系统管理,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新生儿访视至少两次,儿童保健一岁内至少4次,第二年、第三年每年至少两次,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健康指导,为孕产妇健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和两次产后访视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行为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随访260人次,免费发放叶酸362人次;辖区6岁以下儿童2613人,管理2583人;3岁以下儿童1552人,管理1522人;活产286例,产后访视281例,管理率均达到98%以上。计划免疫适龄儿童应建证、建卡226人,实建证、建卡226人,建卡、建证率达100%,八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控:继续做好麻疹、脊髓灰质炎、手足口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举办脊髓灰质炎防治、AFP病例监测、手足口病和出血热防治等技术培训班5次。进一步加强医院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的建设。加大传染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认真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扩大免疫规划政策,积极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和麻疹、脊灰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继续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截止2021年12月31日,大疫情网报告鸣犊地区共发病154例,其中流行性感冒72例,出血热23例,手足口12例,流行性腮腺炎3例,水痘6例,猩红热1例,乙肝16例,感染性腹泻17例,恙虫病1例,细菌性痢疾3例。我院共报告传染病2例,其中1例为流行性腮腺炎,1例为水痘,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全年收入总额为1495.11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163.59万元(财政基本拨款收入:844.58万元,财政项目拨款收入:319.01万元),事业收入327.53万元,利息收入1.83万元,其他收入2.1万元;2021年全年支出为1471.95万元,其中:业务活动费713.49万元;单位管理费758.46万元(工资福利费用:735.6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22.78万元)。三、特色科室建设1、加强国医馆建设以中医文化为基础,加大中医宣传,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及中医适宜技术,购进新的中医设备,拓展中医服务范围,创建省级示范国医馆;先后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改造6间温馨病房,建立100平米康复活动室,并配备了相应的功能锻炼器材。2、成立口腔科为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口腔科的前期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医疗设备及人员均已配备到位,即将投入运行。四、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处理医疗纠纷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2、电子病历建设内涵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个别病程记录中,三级查房流于形式,对病人重点辅助检查结果无记述无分析,没有体现对患者的告知和沟通。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将进一步改善医院的环境,包括医养结合病房的规划、环境的美化、门诊科室布局,病房生活设施完善等。努力为病人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医疗环境。(二)、对就诊、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的自动化网络平台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提高自动化水平,进一步缩短病人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三)、力争建立医患网上交流平台,开通咨询热线,更好的方便患者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