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长安区>
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
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4 09:23
单位名称
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网络舆论监管、应对和评论,网上宣传和舆论指导、处置热点、敏感问题,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平台,网络管理和网站从业人员培训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69号东1114室
法定代表人
赵荟渊
开办资金
4.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长安区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9万元
6.0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西安市长安区网络舆情应急中心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主动担当作为,统筹推进全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到正面宣传氛围浓厚,网络安全持续巩固,扎实有力,数字经济稳步推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实施“三三三”战略,建设美好新长安提供强大的网上舆论支持、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网络宣传方面:一是与网媒主动对接,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共推送宣传稿件9700篇,累计策划宣传活动26次。其中,与区协调办联合举办的“喜迎十四运骑行拍长安”活动当日直播互动观看人数达30万;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美好长安学子共话十四运”线上展活动在群众新闻浏览量达80万;“青春有我·美好长安”长安大学城第三届短视频大赛为广大高校学子提供展示平台,营造了宣传美好长安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使用H5、长图、短视频等多种新媒体宣传手段,策划推出建党100周年、十四运、疫情防控等系列新媒体产品,受到中省市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其中,“学党史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党史知识测试”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达到8万人次,在线学习阅读量逾50万次。三是围绕“十四运”“三园建设”“庆祝建党100周年”等重点工作,在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设置话题23个,制作推送H5、短视频等新媒体作品92个,累计参与互动人数超2亿,宣传时效性、影响力和传播力显著提升。在网络管理方面:一是协调处置违法违规和有害信息319条,组织有害信息举报1万余条次,联系视频平台对75个账号、104条视频信息进行降权、限流处置;配合上级网信部门并联合各区级部门调查梳理、约谈警告违规短视频账号13个,处罚散布新冠疫情网络谣言3人。二是排查属地网站2936个,协调处置博彩、色情等内容异常网站27个,恶意营销账号15个。三是累计发现整改网络平台错误敏感信息167条。在数字经济方面:一是数字经济网络传播热度在全省107个区县中连续10个月名列前茅,其中7个月长安区排名全省前十,2次冲进全省前三。二是报送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和优秀案例4个并全部被推荐至省委网信办,其中“国际花卉新品种西安试验示范中心”获“陕西省数字乡村发展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荣誉。三是成立中共西安市长安区互联网行业党委。四是建立互联网企业联系点制度,与企业加强沟通,推进行业党建工作。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对全区基层网信干部进行业务培训7次、法律培训2次。二是申报2021年西安好网民6人,其中1人被推送至陕西省委网信办并当选2021年陕西好网民。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思路;一是统筹信息化工作能力不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二是数字经济抓手不多,驻区高校资源利用不够、互动不强。三是依法治网管网的能力不足,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四是网络安全压力长期存在,需持续用力,常抓不懈。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打造网络宣传品牌。加强宣传议题和宣传活动的策划设置。二是坚守网络安全防线。定期开展党政机关网站、新媒体平台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三是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部署,科学谋划我区发展数字经济的方向、定位、抓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度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网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网评工作先进集体;国际花卉新品种西安试验示范中心项目,被省委网信办评为:陕西省数字乡村发展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