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兴平市广播电视台)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兴平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2022-05-23 10:08
单位名称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兴平市广播电视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整合范围内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新媒体等资源,宣传报道,传播新闻信息,开展媒体服务,组织媒体活动,广播电视节目播映、新闻节目及文艺节目承办等。
住所 兴平市南关西路11号
法定代表人 郭荣党
开办资金 7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兴平市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5.23万元 517.18万元
网上名称 兴平市融媒体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融媒体中心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立足服务兴平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神圣使命,高质量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一、加强学习,扎牢思想政治和业务基础狠抓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纪律作风教育,以党建促业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通过定期召开例会,安排部署中心工作,强化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调整充实了部分部室主任,实行了新闻牵头人等制度,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营造出了工作你追我赶,服务争先创优,作风严谨扎实,行为标准规范的良好氛围。二、建全媒体传播体系,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深化改革,聚合共振。按照新时代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在政府信息网站部分职能移交我中心的新变化下,将网宣职能并入新媒体,使网站与其他新媒体平台资源共享,在新闻传播方式上锐意创新,千方百计拓宽新闻来源,建立了全市融媒体通讯员通联机制,基层新闻宣传活力明显提升。多措并举,提升技能。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跟班学”的办法,一方面领导班子带领业务骨干前往武功等地考察学习;另一方面派出业务骨干多次参加省上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加强新闻工作者能力素质培养。监管同步,融合质变。强化主流媒体意识,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按照“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实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播发“三审”制,抱紧拳头,形成合力,守好阵地。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着力提升新闻宣传质量。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两会”报道、大项目建设等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精心策划报道方案,提炼报道主题,掀起了一个个宣传热潮。我们坚持服务兴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聚焦新闻宣传“主阵地”建设,实现了电视端、PC端兴平网站、手机端,“三屏一声”融合联动,采、编、播全媒体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新闻宣传质量明显提升,唱响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凝聚了发展正能量。截止2021年12月,我中心共计播出《兴平新闻》135期,电视台、电台共播发2700余篇稿件,播出各类自办栏目160余期。对外宣传亮点纷呈。2021年,在中、省、咸各级电视台和学习强国共发稿686篇。5篇稿件在央视播发。陕西广播电视台发稿179篇,其中,电视64篇,广播10篇,新媒体104篇;咸阳市广播电视台发稿379篇,其中,电视129篇,广播55篇,新媒体195篇;学习强国共发稿125篇,其中,图文类69篇,视频类56篇,稿件被学习强国中央总平台选用16篇。总发稿量在各县市(区)上送排名中名列前茅。人民日报、陕西日报新媒体发布稿件位居前列。新媒体建设凸显新优势。我们运用好融媒体中心平台,重点在新媒体建设上持续发力,构建了以爱兴平手机APP、兴平融媒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人民号为代表的新媒体矩阵,总粉丝量突破25万+,累计阅读点击量达到4200万人次。我们充分利用“爱兴平”手机APP优势功能,整合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单位信息资源,开设新闻、电视、广播、服务、兴平号、党建等多个子栏目,打造新闻宣传、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目前已入驻兴平号的部门、镇办、企业达到62个,为全市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逆向而行,全面打响宣传战“疫”。2021年末,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领导班子带头,抽调部分人员,24小时驻守单位,全方位、全时段、全平台做好疫情期间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新闻铁军连续作战、甘于奉献的精神,疫情期间各平台发布图文、视频共计900余条,为汇聚全市上下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力量,凝聚广大干部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积极浓厚氛围,受到了市上领导的充分肯定。四、强化管理,确保安全播出。安全播出工作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始终把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从严督察入手,坚持把安全播出工作作为重点,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和安全传输。2021年我中心安全播出零事故。五、全年财政收入完成任务六、存在问题一是新闻宣传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二是新媒体作品数量、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作用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新闻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七、整改措施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力、舆论引导力、品牌影响力和队伍凝聚力。八、2022年工作计划1、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执政能力。要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坚持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为目标,加强领导,强化教育,不断提高领导班子依法行政、科学施政、为民执政的能力水平。一要注重学习,全面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强化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与积淀,全面提升履职必备的基本素养,努力提升班子成员学以立德的境界,开阔班子成员学以增智的视野,强化班子成员学以致用的本领。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凝聚领导班子发展合力。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促进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形成了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干部职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三要加强率先垂范,打造干事创业干部队伍。坚持党务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结合、两促进,实施精细化管理考核评价,促进党组织、党员在推进重点工作、上级紧急交办事项中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表率作用,形成率先垂范的好风气。2、紧扣中心创新主题宣传,继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一要做好政治宣传,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纪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对重点工作进行深入报道,确保正确舆论导向。二要善于从上级决策部署中捕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元素,从百姓视角增强时政新闻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三要着力强化统筹和策划战役性宣传报道,重点组织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咸兴“两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报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3、持续深化融媒体中心建设改革。实施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爱兴平”APP客户端品牌,完善以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为依托,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人民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为生力军的全媒体平台。进一步强化融媒体服务功能,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4、努力提升节目质量。一是继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持续强化新闻稿件的数量与质量;二是积极谋划,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自办节目;三是把镜头聚焦基层群众、生产一线,创办更多贴近百姓喜爱、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民生新闻栏目,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四是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和发布相关制度,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确保安全播出、安全发布。5、推进应急广播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步伐,尽快投入使用,形成市、镇(街道)、村统一协调、上下贯通,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确保关键时候发挥应急广播作用。6、加强对外宣传和节目创优工作。充分发掘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加强与上级媒体的协调合作,继续保持外宣上送工作的强劲势头。充分展示我市工作亮点,增强兴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7、打造融媒体特色品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打造融媒体特色品牌,立足新闻宣传职能和党建阵地,突出党媒特性,大力实施“党媒+党建”,积极创新推进媒体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提炼总结党建工作新经验、新做法,打造具有融媒体中心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