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兴平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3 10:06
单位名称 兴平市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征缴区域内企业在职职工养老金;发放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
住所 兴平市金城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兰洁
开办资金 21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养老保险经办处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61万元 151.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我中心全面贯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突出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截至目前,兴平中心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良好,2021年度养老保险经办业务主要指标基本完成。现将本年度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业务开展情况(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位,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中心班子成员扎实履行“一岗双责”制度。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经办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积极推行“不见面”服务,利用多种渠道继续向参保企业和参保职工发布“不见面”服务事项清单,做好网上、掌上服务宣传指引。2.继续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做好了各类特殊群体的待遇发放工作。3.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应保尽保。4.严格按照各项转移政策规定,做好了各相关群体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5.按照“一主两翼”的总体思路,积极推广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及网上服务平台的使用,优化服务模式,提升经办效率。6.做好全员申报工作。除灵活就业专户、退役军人专户等代缴单位外,均已实现全员申报,企业全员申报率达到100%。7.做好业务通办工作。在统一综合柜员制模式下积极做好业务通办工作。制定通办业务实施方案,成立前置业务复审小组,对于风险业务,前置审核。做好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相关业务,加大宣传力度,对可以通办的业务,及时向参保企业及参保群众宣传告知,让办事群众少跑路。8.业务数据按时按要求上报。全年能够按时准确统计上报各类业务报表,包括业务报表、转移报表、发放报表、稽核报表等定期上报的报表,以及一些上级交办的临时性报表。9.依托电子监控系统、服务评价系统、举报投诉电话,抓好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切实提升文明服务质量和水平。10.加强稽核风控力度。做好了风险疑点问题查处移送,完成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实现资格确认全覆盖和重复领取待遇问题全清除目标。11.严格执行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遵守会计法规和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基金安全。12.统筹安排好人社“练兵比武”活动。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基金征缴切实做好基金征缴计划工作,制定全年基金征缴计划,严格落实社保费减免政策,全年征收各类参保单位社会保险费4.08亿元。参保扩面年末,全市有参保单位462户,有参保人员90087人,其中参保职工58096人,参保离退休人数31991人。全年新增参保企业112户,新增参保人员1730人,参保人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6125人的100%,参保职工人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2964人的100%。(三)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确保全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共为3235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2.83亿元,使用社保卡发放人数31269人,社保卡发放养老金启用占比97.8%。完成“离干加发”108人口,总金额456892.8元,修改离退休人员综合性补贴14608人,离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95人,补贴金额376万元;全年发放丧葬费和抚恤金692人,约4915万元;军转干部补助发放445人,补助金额658万元,完成军转干部生活困难定额补助442人,补发金额:212941.8元,调整曾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军队退役退休人员高原作战生活困难补贴136人,补发金额:17734.4元,调整企业退休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生活补贴51人,补发金额:8853.6元,取暖费发放32252人,月7955万元,独生子女父母补助发放1191万元,发放物价补助32503人,补助金额2056950元。2.准确完成全市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工作。完成本年度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31552人,月增金额477.42万元,补发2864.50万元。3.多途径多渠道开展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积极运用异地退管系统完成相关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我中心离退休人员32205人,已认证人数32205人,其中人脸识别认证32169人,手工通过认证36人,离退休人员资格总认证率100%。(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中心综合柜员能够及时处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业务,实时对系统传递业务,符合接续要求的转移申请及时接收,对于个人养老账户未在本地或者其他原因不符合接续条件的,标明原因,及时拒绝。2021年,共办理跨统筹范围转入869笔,其中跨省转入680笔,共计约1614.56万元(16145600.97元),退役军人转入174笔,共计约1062.45万元(10624475.33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15笔,共计约0.95万元(9494.2元)。跨统筹范围转出349笔,其中跨省转出117笔,共计约326.64万元(3266416.68元);转出至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13笔,共计约402.02万元(4020262.37元);转出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9笔,共计约2.37万元(23700.06元)。统筹范围内转入1125笔,转出1780笔,本经办机构内转移7408笔。2020年度内无投诉。2021年度内无投诉。(五)网上缴费1.积极推广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的使用。加大对手机APP宣传工作,并积极推广参保人员使用手机APP进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缴费证明打印、参保信息查询等,减少服务对象临柜的办理业务,现手机APP注册人数57717人。2.积极推广网上服务平台,全面使用网上服务平台所有功能。全年,我中心网上服务平台注册参保企业462户,注册率100%,使用率100%,网上服务平台办理业务4535笔,业务开展平稳有序。3.2020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公布后,中心及时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通知参保单位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上服务平台进行诚信申报,并告知参保单位诚信申报操作流程,已完成参保企业诚信申报。4.对新参保企业,为其出具函告通知,在建立好单位账户后,及时为其进行“法人授权+实名认证”,“法人授权+实名认证”完成比例达到100%。三、存在问题(一)参保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情况突出。在稽核的企业中,欠费企业占比很高,而且这些企业还是相对经营比较正常的参保企业。兴平大部分企业名存实亡,长期欠费、断费已很普遍,商业、供销、经贸、运输等系统欠费已达10年以上,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补缴欠费多由个人出资;同时,扩面存在“愿意参保,无力缴费”现象。经过摸底调查兴化、纤维厂、卫生系统等单位都不同程度存在临时人员用工情况,在多次督促以及与劳动监察配合执法后,都表示愿意为这部分人员参保,但是又都表示:正式职工的缴费企业已经压力很大,拿不出资金为临时人员缴纳养老保险。欠费、断费给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以及中心的经办服务都带来问题。有待我们不断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基金征缴率。(二)办公场地依然是制约兴平经办工作发展的“瓶颈”。大厅只有60平方米,还被分割成三块,场地狭小,设施无法摆放。办公场地分为两部分,部分业务办理需要经办人员楼上楼下两处跑。成为中心优化经办服务的“瓶颈”。四、整改措施1.继续扩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中心及时制定扩面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扩面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方式,积极实行上门服务,上门宣传政策,现场答疑解惑,坚持服务与稽核并举,规范企业参保行为,解决参保企业的实际困难,提高企业参保的积极性。2.防范化解经办风险。开展风险点排查和疑点数据监测,加强比对分析效果应用,提高部、省稽核风控信息系统、平台使用率和下发疑点数据办结率,制定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开展风险警示教育,落实要情报告制度,应对化解风险舆情。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发扬成绩,查漏补缺。一是扎实推进日常业务工作开展。继续做好日常业务办理,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对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等重点人群实行精准扩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联合参保企业及有关部门积极稳妥解决企业欠费问题,提高基金征缴率,维护参保群众利益;进一步落实“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积极开展“不见面”服务,扩大“同城通办”“全通办”服务范围;积极推进“社银平台”运行,确保各项待遇支出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做好参保职工和待遇领取人员信息比对核查,预防管理漏洞,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抓好经办作风建设。以巩固党史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成果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大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加强政治学习、责任教育,激发老同志工作热情,年轻同志干事激情;加大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政策水平;加大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形式鼓励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廉政监督,牢固树立拒腐防线,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