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太白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太白山旅游区发展提供服务。旅游区资源的开发、建设、环境保护和各项社会事务管理。 | |
住所 | 眉县汤峪太白山旅游区 | |
法定代表人 | 张军辉 | |
开办资金 | 30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3.51万元 | 365.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太白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公益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太白山旅游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县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和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国内一流文旅康养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圆满完成了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委班子成员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召开省委第四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学习党史、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强化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抓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支部学习及“三会一课”等。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完善组织结构,新组建市政管理中心、宣传营销中心2个党支部,提高了旅游区基层党组织覆盖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加强人才工作。落实“三项机制”,用足用活有关政策,提拔重用科级干部27名,选派1名科级干部到省文旅厅挂职锻炼,选派3名“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任职锻炼,新招录公务员5名。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对照省委第四巡视组反馈指出的4个方面12项问题,经细化梳理后为17项具体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43条,均已整改完成。持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逐一开展自查自纠并作出承诺。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15条、涉及人员29人,提醒谈话处理20人,党纪轻处分5人,党纪重处分3人,核查失实了结1件。5.妥善解决多年“停滞项目”历史遗留问题。针对万城公司330余亩批而未供土地,引进中宝达、西安华奥两家实力企业消化利用;针对星王集团220余亩闲置土地,通过法拍资产,引进蓝绿乙山置业公司接盘续建;针对金海茂停滞项目,引进雅居乐富春山居项目重启续建。6.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运行机制。成立旅游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10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作用,深入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有效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为旅游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7.进一步规范完善项目规划管理审批工作。坚持规委会审查规划方案制度,制定出台旅游区关于建设项目用地性质及相关指标调整的管理办法,全面加强规划建设过程监督管理,确保执行规划不走形、不变样。8.服务质量优化提升。一是全年办结市长信箱、12345市民热线等各类上级转办件669件,受理电话投诉90余起,答复率、办结率均达到100%,游客满意率达99%以上,无有效投诉。二是深入开展扫黑除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强买强卖、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定期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查处欺客宰客、强迫购物等乱象行为。9.宣传营销持续发力。一是充分利用“两微多端”等新媒体平台形成矩阵宣传,通过人民网、凤凰网等网站,发布新闻资讯800余篇,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景区各类信息、优惠政策及游记1500余篇,利用短视频抖音帐号,制作发布景区旅游动态短视频500余条。二是全年累计投入宣传营销经费1300万元,成功举办第十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暨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授牌仪式、太白山乒乓球邀请赛、马拉松欢乐跑、太白山铁人三项授牌仪式等文旅体活动,太白山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10.生态保护持续加强。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全面完成《全省秦岭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总台账》反馈涉及太白山、红河谷两个景区内未批先建、违规占地项目建设不规范等问题整改及销号备案工作。二是扎实开展“五乱”问题“回头看”,成立专项整治工作组,对涉秦岭区域内构筑物进行全面拉网式排查,未发现新增“五乱”问题。11.疫情防控常抓不懈。一是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旅游景区“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实行电子门票和分时段预约制度。二是加强对宾馆酒店、建筑工地、宗教场所、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排查检查,落实测温扫码、消杀等防控措施,全面完成新冠肺炎疫苗第二针剂及加强针接种工作。三是针对10月份西北新一轮疫情形势,组织旅游区宾馆酒店、项目单位、驻区单位等人群开展了3轮地毯式核酸检测,全员检测结果无异常。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太白山旅游区管委会承担市考个性指标5类18项、县考经济发展指标7类17项,各项指标总体完成较好。1.经济质效稳中提升。全年接待入园游客201.5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43亿元,经营收入增速高于去年3.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8.13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2.3亿元,省级到位资金18.2亿元,分别占任务的106.3%、106.9%;利用外资到位资金110万美元,占任务的110%;引进太白里公寓、畔山林溪等4个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引进雅居乐山海郡、富力太白居2个10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其中争取县级以上资金3262.2万元,占县级任务的130%;争取中省资金1462.2万元,占市级任务的103.4%。2.旅游产业迸发活力。着力培育发展“大旅游”产业集群,精心谋划雅居乐山海郡、太白湖畔二期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全力推进23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0.5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08.9%,其中:1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3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05.8%。3.成功举办第十届宝鸡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第十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太白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授牌仪式在太白山隆重举行。相继成功举办2021陕西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太白山站文艺展演、相约秦岭太白山·畅游魅力宝鸡媒体采风踩线、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4.景区质量整改提升成效显著。投入6000多万元,全面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标准化服务体系等旅游设施,对旅游区中心大道、迎宾大道等重要干道重新进行铺油改造。5.2021年太白山获得中央和省级表彰奖励。太白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红河谷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局、共青团省委授予“陕西省自然体验基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局授予“第一批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受新一轮疫情影响,旅游区整体市场低迷,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同比减幅较大、建设进度较慢、入库项目不足,难以扩大有效投资。2.土地市场交易全面放缓。因国土空间规划尚未明确,部分招引项目无法落地开工,加之受国家房产及金融政策调控,区域内康养房产交易急剧下滑。3.融资获取难度持续加大。受金融防控政策收紧,融资获取难度加大,前期贷款集中到期且两次延展后不能再次展期,部分金融机构压贷、抽贷、断贷、诉讼严重,并购重组进展缓慢,金融风险持续增加。改进措施: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行政府主导,管委会及下属两个景区为主体,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旅游发展理念,实现旅游共建,共享共荣。2.加强土地控制性强制规划。建议土地部门在审批流程上灵活且适当,对旅游业倾斜。3.加强招商融资,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聚焦产业升级,推动园区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力抓好2022年拟实施的22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富力太白居、御龙印、颐乐居等7个新建项目,加速推进太白山唐镇、汤峪河东岸、雅居乐山海郡等15个续建项目。(二)着力化解风险,推动园区化债取得新成效。紧盯投资集团现有债务,持续跟进与曲江金控深度洽谈,加快与宝投协商合作,组建新的投融资机制,有效化解债务纠纷,实现“突围”式进展。(三)深化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守住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疫情防控底线,统筹调度资源,全力做好5A复审迎检工作,不断优化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等“国字号”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太白山旅游全新品牌。(四)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干事创业迸发新活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推旅游区高质量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护航营商环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园区干部队伍,全力开创园区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的奖励有:太白山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被共青团中央授予“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红河谷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局、共青团省委授予“陕西省自然体验基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局授予“第一批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