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陕西省铜川市植保植检站

陕西省铜川市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2-05-23 09:26
单位名称 陕西省铜川市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检测防治保障,管理农药事宜,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植物检疫·农业植物病虫监测·农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受市农业局委托承担农药执法监督·农药技术培训
住所 铜川市新区咸丰东路农科中心
法定代表人 惠隽雄
开办资金 2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6.73万元 184.9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铜川市植保植检站.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重点工作任务(一)狠抓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控,确保粮食安全1、合理布点,科学监测,提升预警能力一是合理布局,系统监测。根据自然区域与作物分布特点,全市设立农作物重大病虫系统监测点12个。同时,按照《草地贪夜蛾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立140个性诱监测点。监测点规范设置、固定专人,严格按照病虫监测技术规范开展监测。二是加快先进测报设备应用,提升预警能力。全市以小麦玉米为重点,设立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自动化监测仪各1个,玉米草地贪夜蛾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9个,自动虫情测报灯6个,高空诱虫灯11个。2.科学会商,准确预测全市开展病虫会商6次,发布病虫情报51期,发布信息80余期,长期预报准确率90%,短期预报准确率95%。3.大力开展病虫防控工作。一是政府主导,属地负责。4月2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控紧急会议,由省长赵一德发表主要讲话,其后,市、区县各级政府紧急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层层压实属地防控责任,,调动力量,确保防控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全面发动,营造氛围。5月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副市长白崇军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病虫害防控的总体部署。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分析研判了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态势,系统安排了小麦条锈病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市植保站负责人详细讲解了防控技术要点。要求各区县要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时间节点、技术路线、防控措施和工作要求,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营造氛围,确保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全力以赴,能防尽防。全市以应急防控、统防统治为抓手,以示范点建设为依托,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使其成为防治工作的有生力量,发挥群防群治作用,以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玉米大小斑、玉米螟等为重点,做到应防尽防。防治面积61.73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7.2万亩,玉米面积44.53万亩,为全年粮食目标任务完成做出了贡献。(二)严格疫情监管,确保农业安全1.有序开展苹果蠹蛾疫情阻截防控工作2012年以来,根据省政府文件精神要求,苹果蠹蛾疫情阻截防控工作已经成为全市植保工作的重点,进入常态化、科学化。按照《铜川市苹果蠹蛾疫情监控工作方案》要求,全市建立苹果蠹蛾监测点175个。4月10日--9月底,各监测点认真按照省级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监测任务落实到人,严格要求,定期调查,规范建档。同时,市植保站、市园艺站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及时纠正监控中的不规范行为。9月底全市蠹蛾监测阶段性工作已完成任务指标,未发现苹果蠹蛾等重大病虫疫情,为我市农业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2.严格实施产地检疫,严防种子苗木带疫根据产地检疫工作规范要求,各级植保部门分别在种子苗木生长的各个时期开展检疫调查,全市共计实施产地检疫面积共1618亩,检查苗木繁育企业共11个,确保出圃苗木安全。同时,对从国外调运入我地的樱桃进行监管,定期调查,确保疫情不从处传入。(三)做好农药减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科学用药技术一是科学选药。针对发生的病虫草鼠种类,市区县植保部门召开防控示范现场会,开展宣传培训,指导群众科学选农,合理轮替换农药。通过试验示范,加快推进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绿色环保农药和精准施药技术应用。二是精准施药。主要推广高效喷杆喷雾机、自走风送式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电动喷雾机等新型植保器械,淘汰落后施药机械。严格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防止药害发生,节省成本,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技术替药。积极推广以科学水肥管理、合理负载、规范树型等健身栽培,实施生态调控、免疫诱导等技术,提升植物的总体抗性,以达到减药的目的。2、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工作。一是利用部省及市县专业化防控资金,积极支持和引导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服务,扩大统防统治覆盖范围,提高防治效果。全市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建立统防统治示范点34个,实施面积25.35万亩。二是指导农民做好统一普防工作。全市采取“统一技术方案、统一药剂品种、统一施药时间”的“三统一”模式开展普防活动,有效控制病虫为害,从而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3、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近年来,以20个绿色农畜产品示范基地为契机,以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为手段,推进农药减量工作。一是示范引领,提升覆盖率。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的安排,按照集成“蜜蜂授粉、健身栽培、虫害诱杀、免疫诱导、药剂组合”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开展樱桃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及苹果全生育期绿色技术示范。全市建立樱桃、苹果全生育期绿色技术示范区8个,示范户2个,示范面积3369亩,全面带动全市苹果、樱桃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同时,以粮食安全为目标,全市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4个,示范面积共计1838亩。积极推广草地贪夜蛾(粘虫)性诱杀技术、短稳杆菌防控(草地贪夜蛾)及赤眼蜂防控玉米螟技术,有效降低玉米中黄曲霉素的含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达到减少农药用量,又带动全市玉米绿色防控工作的目的。二是推广“三诱”,提倡新途径。充分发挥物理、生物防虫技术,利用灯诱、色诱、性诱等“三诱”技术,有效控制虫害为害,减少农药使用。三是生物农药,提供新方向。随着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生物性农药应用近年来在部分病虫上的异军突起,部分品种表现优异,如短稳杆菌防治樱桃果蝇方面,绿、白僵菌防治地下害虫上,据统计,全市应用生物农药4万余亩,生物农药利用量已经超过10%。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得到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目标经专家评估,2021年全市小麦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到91.5%,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5%,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2%,农药利用率达到41.2%,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1.1%。全市玉米病虫害防控处置率达到97.2%,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5%,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6.2%,农药利用率达到40.8%,危害损失率小于3%。(二)农药减量工作初具成效2021年度,铜川市植保部门以粮果菜为重点,通过实施科学用药、新型药械、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四项技术,完成三个指标:农药利用率、统防统治率、绿色防控覆盖率等,实现了连年农药使用量稳步下降的目标。(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深入人心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的安排,全市按照“探明效果、完善模式、增点扩面、稳步推进”原则,集成“蜜蜂授粉、健身栽培、虫害诱杀、免疫诱导、药剂组合”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建立樱桃、苹果、玉米、水稻、绿色防控数字农业等示范区,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市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47.2%,使绿色防控理念深入人心植保技术集成逐步成熟2014年以来,通过试验示范,市植保站对樱桃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苹果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已逐步成熟,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与应用。三、存在问题一是植保一线技术人员缺乏,装备落后,还存在管理体系没有理顺等问题。二是植保工作人员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差,责任重。三是植保经费不足,以致于有些工作难以实施和开展。四是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植保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二是增加植保工作经费投入。三是加强植保工作人员个人技能提升,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五、2022年工作计划努力实现“一减二提三确保”:一减即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有使用量,完成农药零增长任务;二提即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29%以上,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提高到40%以上;三确保,即确保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减少病虫草鼠危害损失,实现粮食作物病虫草鼠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稳定粮食产量,确保重大植物疫情不侵入蔓延,维护农业生产安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