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铜川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服务保障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单位的药品检验、技术仲裁和业务培训食品检验中药材检测、检验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鸿基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黄荣花 | |
开办资金 | 461.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1.21万元 | 458.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认真履职,全面完成2021年药品抽检工作任务2021年,中心根据省局、市局年度检验工作任务,周密部署,有序扎实推进年度抽检任务的开展。本年度中心承担市(县)级抽检任务320批次,其中生产企业在产品种全覆盖抽检和日常监督抽检244批次,中药材及饮片抽检76批次。发出检验报告320批次,全检率82.2%,未检出不合格药品。中心承担市本级监督抽检20批次,实际完成21批次。发出检验报告21批次,全检率90.5%,不合格检品2批次,不合格率9.5%。(二)食品监督抽检及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食品安全专项抽验工作高质量完成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中心一是完成2021年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00批次样品,共检出1批次不合格样品,不合格样品发现率为1.00%。二是完成“两会”餐饮保障监督抽检16批次,3批次不合格。三是圆满完成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抽样检验工作任务。第一批监督抽检样品40批次,第二批监督抽检样品55批次,均无不合格样品。四是完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一届残奥会暨第八届特奥会铜川赛区赛前和赛时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针对赛事期间食品消费特点,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和重点项目的食品开展专项抽检。共监督抽检130批次样品,共检出4批次不合格样品,不合格样品发现率为3.08%。(三)开展食品药品扩项模拟实验,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扩项工作中心开展药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测定模拟实验,对中药饮片和中药注射液中铅,镉,砷,汞,铜等元素进行检验,总共完成5批次模拟实验工作。开展药品扩项模拟实验,完成铅、镉、砷、汞、铜、钙、铁、锌、钠、铬等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报告12批次。中心制定食品检验参数扩项计划,主要开展以农残兽残、添加剂、非法添加和常规理化参数为主的模拟实验,完成40余项不重复参数的模拟实验工作,发出33份模拟报告。(四)启动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成立化妆品检测能力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化妆品认证参数模拟实验各项工作。2021年完成了液态水基类、膏霜乳液类、香波三大类化妆品的98个参数项目,其中主要包括理化项目中的重金属、禁用组分及防腐剂检验方法和微生物五种菌落检验方法的模拟实验。启动非特异性化妆品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力争通过资质认定评审,取得化妆品检验资质。所有认证材料均已提交行政审批局,已正式受理,因疫情防控要求,评审组未来现场认证评审。(五)大力推进能力建设,实现检验检测工作又好又快向前发展一是持续学习与改进,加强业务培训与质量监督。抓质量、促管理,不断规范检验工作。强化技能培训及质量管理,完成食品、药品抽样检验系统培训学习。受疫情影响,中心大力推进科室自学工作,各科室按照培训计划对实验室质量管理,检验仪器、方法等业务知识与技能进行培训学习,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内部质量监督,有效杜绝不符合项的发生,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做好2020年《中国药典》转版工作,对食品变更标准进行研读和学习。积极组织参与首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网上直播课程、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交流。二是着力实施质控计划,参加能力验证。中心各科室制订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计划,通过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再测、加标回收等形式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同时参加了中检院、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相关能力验证,确保已取得参数的检验能力得到维护和验证。参加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乳粉中菌落总数检验和乳粉中大肠菌群计数(平板计数)三项能力验证,均取得了“满意”的考核结果。完成水杨酸片溶出度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完成药品干燥失重能力验证,取得了“满意”的考核结果。二、取得的主要经济社会效益国民的生命健康依靠食品和药品安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铜川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作为铜川市场监管的技术支撑力量,为食药领域执法部门严格执法提供依据,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形成有效震慑,并且对日常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能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减少不合格产品对民众的伤害,降低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一是发挥技术优势,开展企业帮扶工作。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持续开展“食药检验送技术,精准护企解民忧”生产企业技术帮扶工作,为生产企业解决技术方面和仪器使用方面问题13个,代培检验人员4人;为食品加工小作坊换证检验19批次;为耀州区种子管理站优化黄芩药材品种选种质量检验5批次;为推动乡村振兴、扶持帮扶村产业发展,为曹塬村免费发放200斤黄芩良种,并讲解科学种养、采收技术。深入新语心蛋糕生产企业进行检验技术培训。对标“质量强市”战略,为助推全市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二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检验行业的持续发展凝心聚力。参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活动。派出589人次配合市局开展创国卫复审工作。派出3名同志驻会参加“十四运会”食品保障工作。派出180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值守工作。三是完成《铜川市食品检测机构检测能力现状及发展前景》《铜川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对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精准技术帮扶的进展与思考》《铜川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对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状况调研及思考》三篇调研论文。三、存在的问题:1.人员少任务重。2021年年初因成立省级药品和疫苗执法机构我中心编制被缩减2个,故无法招录新检验人员。且近年来食品药品检验任务难度较过去有大幅增加,加之我中心近年来非职能内的政治任务急剧增加,相对检验时间被压缩。2.检验设备不足。2020年版《中国药典》已经开始实施,很多样品的检验过程运用到了许多先进的检测方法,如X衍射、ICP、LC-MS、GC-MS、超链接流体色谱等,而中心药品实验室大多数检验设备均是中西部药检所项目配置,仪器陈旧、型号落后,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状。先进检测方法需配备的检验仪器的价格及其使用维护成本高,中心经费不足,无法采购。四、改进措施1.希望增加编制,通过公开招聘渠道,招聘专业型技术人才,缓解实验室检验压力。2.希望上级部门继续投入资金配备一部分检验仪器。五、2022年工作计划(一)按时完成2022年省、市药品抽检任务。不断完善优化检验管理机制,提高样品全检率,提升药品检验能力和水平,做好药品监管的技术支撑。(二)做好2022年大型会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及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进行专题学习,提前统筹规划,确保高质量完成食品监督抽验工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问题,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提供技术支撑。(三)完成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资质认定及药品检验参数扩项工作。提升中心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完善检验检测参数,做好药品参数认证扩项工作。对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参数进行整理,为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参数扩项奠定坚实基础。(四)继续开展食品模拟实验工作。完成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用水、罐头、糕点中食品添加剂及食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相关参数的扩项,并深入学习食品检验标准规范和仪器操作规范,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172700140089发证日期:2017年07月31日有效期至:2023年07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