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招商局

宝鸡市招商局

发布时间: 2022-05-20 16:38
单位名称 宝鸡市招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招商引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拟订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洽谈、协商和跟踪服务工作,建立招商引资网络和客商资料档案,招商引资工作考核认定,督查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落实;全市优化投资环境工作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工作,并协调处理投资商及企业的投诉;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办事处日常工作。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6号楼C座209
法定代表人 韩明芳
开办资金 2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6.44万元 75.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领导带头,“一号工程”持续加强。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外出推介招商10余次,开启招商引资加速键。树立“领导带头、大抓招商、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鲜明导向,鼓励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深挖细研,工作谋划更加科学。围绕工业强市“1459”工程、特色现代农业“3+X”、旅游“5+”等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初步摸清资源底数,牵头编制我市14个重点产业链招商规划,确保招商有“篮子”。项目为王,招大引强提质增效。聚焦产业化大项目和总部企业招引,聚力强链、延链,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年内新引进500强(行业领军企业)项目6个。创新举措,产业链招商走在前列。创新招商方式,在全省率先试行“链长制”招商模式。编制了14个重点产业链招商规划,做实“1张产业链图谱”和“N张清单”基础工作。创新开发“宝鸡招商云平台”手机端APP,对项目全过程动态管控,积极倡导“线上洽谈”“云签约”。客商至上,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落实投资环境保障工作机制,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对重点招商项目在全市项目调度会上专题推进,由市县主要领导包抓推进、全程跟踪督办,专人对接落实,营造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实现了年内招商引资“零投诉”。凝聚共识,区域协作有新提升。积极践行“走出去”战略,持续加强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协作。举办了陕甘川宁毗邻地区文化旅游博览会,组织成员方城市参加杨凌双交会、巴中农洽会等会展工作,积极协调各成员方推动“银渝铁路”立项,助力我市区域中心建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截至2021年12月底,市县两级领导带队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572次,拜访知名企业和商协会组织1127户,邀请1720户意向企业和机构来宝考察对接,在谈亿元以上项目421个。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78个,实现到位资金1470.19亿元,省际到位资金1274.41亿元,引进外资21322万美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08.1%、106.15%、147.39%。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61个,5亿元以上项目82个,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预计人均实际引进内资3.84万元,人均实际利用外资64.19美元,全年招商引资各项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三、存在问题2021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引领性的超五十亿、百亿的大项目还比较缺乏,技术含量高、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较少;二是开放度不高,外资引进渠道不畅;三是项目承载用地不足,产业配套平台建设及投资环境保障力度有待增强。四、改进措施一是紧盯省考指标抓高质量发展。对标人均利用内资、人均利用外资、人均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额3项高质量发展省考指标,加强与省商务厅、考核办的联系沟通,科学分解下达我市各县区、园区、市级有关部门年度招商引资指标任务,大力引进“专精特新”企业,力促项目落地;重点跟进有关键技术、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工的海外公司,通过平台公司发行外债等形式投资实体经济,切实补齐外资项目存量短板。二是围绕产业链抓项目谋划。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探索实行招商项目会审制度,加强能源消耗、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等前置审查;深入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外向型产业发展需求,更新产业招商地图,分产业分县区建立起清晰的招商路线,推行产业链招商“六个一”(即:一支招商队伍、一部招商规划、一幅招商地图、一份推介词、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折页),提高招商项目“对接成功率”和“本地配套率”,做到“策划一批、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三是聚焦大项目抓精准拜促。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明确各产业招商分局、各县区主攻方向,市县联动,开展点对点小分队精准招商;同时依托京津冀、丝博会、陕西-长三角经济合作、厦洽会、进博会、陕粤港澳活动周等重大活动平台,突出宣传区域品牌和营商环境,开展优势产业专题招商,集中邀客、集中推介、集中拜促、集中签约、集中开工。四是用“投行思维”抓创新招商。积极发挥宝鸡“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和工业创新潜力,开启产业链“基金招商”新模式。列出可对接的省内外投行基金清单,积极探索开展委托招商。同时借助“秦创园”等优质平台,开展项目路演,用“投行”思维引入风投项目促产业落地,为全市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输送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五是用高质量考核促项目落地。突出考核结果导向,进行项目产值、税收、就业贡献度等综合评估;优化招商项目督导方式,依托招商云平台全过程动态管控、闭环管理,对各县区、开发区和市级产业分局“1234”考核(1本招商规划、每年至少2次专题招商活动,每天至少拜访3户目标企业,各产业链条至少落实4个重点项目),健全项目替换和扣分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六是靠前服务保障促环境优化。摸清土地储备、标准化厂房“家底”现状,不断提升土地、人员、金融、政策等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力争做到“让资源等项目”。统筹协调我市20家环境保障责任单位前置服务,上门解决实际问题,合力推进已签约项目进展,力促宝鸡航天液体动力制造产业基地、比太科技超高效异质结光伏生产线、步森服饰西北生产基地等新开工大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七是深化区域交流促合作共赢。依托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联会,充分发挥“西交会”平台优势,积极参加杨凌农高会,创新线上线下办会方式,增强西交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指导旅游联盟创新开展系列旅游推介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招引更多企业来宝投资。加强我市友好城市之间沟通联系互访,进一步推动友城之间在园区共建、产业互补、飞地经济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八是做强钛产业链促开放发展。深入实施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八大工程”,持续完善产业链工作体系,加大对工业倍增计划企业、上市后备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力度,大力推进38个总投资149亿元的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在建项目进度,重点促进希诺股份、新华联集团、京东科技等企业在谈项目进展,打造优质产业承载园区,创新提升钛产业科技研发实力,引入优势产业基金和投资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产业能力,加快构建产学研体系,促进钛及钛合金产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切实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商务厅授予2021年度招商引资(内资)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