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监督指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认证管理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落实。 | |
住所 | 兴平市南郊院后 | |
法定代表人 | 毛张亮 | |
开办资金 | 31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农林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2.13万元 | 353.4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无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无违规违法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兴平市农林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度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开展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一是圆满完成全年例行检测任务。监测抽样290批次(其中:扶贫产品抽样80个批次),其中种植业产品245个批次,畜产品45个批次,产地抽样227个,市场抽样63个。据第三方检测公司反馈数据显示,合格率为100%,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二是配合上级开展各项监测抽样。完成部级黄曲霉素专项抽样60个;配合市级例行监测抽样44个,:“十四运”专项抽样88个;三是坚持监督抽检常态化。完成种植业样品速测3157个,其中蔬菜3104个,水果38,食用菌15个,经速测合格率均为100%。2、开展“双品一标”认证,今年,组织兴平市泾渭农庄葡萄、小田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林合酱菜专业合作社3家企业4个产品开展绿色认证,目前,3家企业认证资料已经全部通过省级审核,完成现场核查,等待部级评审、颁发证书。3、推行生产技术标准化。在生产基地悬挂果蔬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期、国家禁限用农药名单制牌200余份,入户率达到100%;修订兴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黄桃标准化生产技术、羊肚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4项,并制牌上墙,推进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地。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出动人员35人次,检查各类农资门店和生产基地26家,对鸡蛋及“四棵菜”进行农残超标重点调查,督促企业自觉进行整改。截止11月中旬,共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28份,张贴和发放安全管控责任告知书50余份,下发整改通知书18份;5、实施“问题链”处理机制,将全市108家生产经营纳入监管名录,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签订安全承诺书。落实“黑名单”制度,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前置条件,纳入“诚信体系”建设。兴平市农拓葡萄专业合作社被推荐参评“陕西省诚信企业”。6、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全市13个镇办监管站全部正常运行,桑镇、丰仪镇、东城办、店张镇等5个镇办监管站监管、检测同步开展。我站对乡镇检测人员开展检测技能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共计15场次。组织市、镇、村三级监管人员学习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意见》,制定我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聘用村级监管员243人,并统一配发监管工作日志和工作服,逐步夯实村级监管员职责,推动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7、开展农产品全程追溯管理。强化线上监控和线下监管,用可追溯制度倒逼生产经营主体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召开追溯体系建设培训3次,培训人员150余人,制定《兴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规范》,提高追溯覆盖率。目前,全市有34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在监管平台进行注册,8家企业12个产品可扫码追溯,加贴率70%以上,产品初步实现了追溯管理。8、强力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制度。合格证作为农产品安全入市的基本证明,在目前市场安全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印制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0000份,发放20000份,据统计陕西丰泽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对外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8900余份,企业自主打印合格证200份,“带证”产品108吨,为我市农产品安全市场供应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要求,制定《兴平市“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办法》。9、着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去年以来,宣传培训主要以线上为主,通过微信工作群、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指导安全生产。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农安公益线上专题培训4期,举办检测培训班5场次,受训人数达到230人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宣传活动4场次,进行流动宣传3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安全县创建纪录片在电视台播出,设立大型立柱广告牌3块,公交车张贴宣传标语23条,墙体标语35条,大力宣传我市安全县创建工作,极大的提升公众的知晓率、生产者安全生产、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意识。二、共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党建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围绕“两个责任”,狠抓廉政建设。坚持每周两次集中学习,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学习资料人手一册做到熟记于心。党建工作专人负责,各项档案资料整齐完备。2、干部纪律作风整顿。不折不扣的按照局党委要求开展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完善考勤、财务、车辆、请销假等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纪律。通过深刻集中整顿使我站干部纪律作风好转,全体干部凝心聚力,负重爬坡,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3、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计划,将安全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生产责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了三级抓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按照要求,加强消防知识宣传,狠抓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全年未发生消防事故。4、其他工作。疫情防控、科技入户、精神文明建设等共性任务也能按照局上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三、取得的主要效益1、严格按照省级实施方案开展安全县创建工作,验收通过。2、完善监管体系。现已按照“六有”的标准建成乡镇监管站13个,4个镇办监管站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3、建立了兴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立监管名录,平台注册企业44家,农资经营门店200余家;8家企业打印了追溯二维码,实现了网上追溯,生产信息共享。四、存在问题1、农产品监管经费不足,检验检测经费方面缺口较大,给农产品监管和检测工作带来一定困难;2、监管体系及建设缓慢,各级监管机构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检测技术人员缺乏,致使监测工作仅仅停留在农残速测上。不能很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3、农业标准化水平低,生产经营主体对认证工作认识不到位,不积极配合,使认证工作开展缓慢,认证面积和认证产品数量都相对较少。五、整改措施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是生产者能按照标准生产,消费者放心消费,营造一个人人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招聘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看来补充人员缺口,同时对在职人员进行强化培训。3、创新投入模式,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大力推广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六、2022年工作计划1、加强检测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拟组织检测培训5期,将村级协管员培训纳入培训范围,并开展检测工作“创绩评优”和检测技术大比武活动,提升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2、加大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力度。县级机构完成监督抽检样品不少于1500个,镇办监管站完成监督抽检样品不少于50000个,例行送检380个。3、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指导完成3个绿色认证以;申报2个名特优新产品;创建2个省级诚信企业。4、实施标准化建设。一是开展兴平金鹏辣椒、农拖葡萄、渭水昌农叶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二是完成所有镇办标准化乡镇监管站标准化建设;三是将兴平市臻农、陕西小田家等5家企业打造成追溯标杆企业。5、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试行。印制承诺达标合格证20000份,逐步引导小规模种植户规范使用;建立和完善监管主体数据库,并确保经营主体100%纳入省级监管平台,实施追溯管理的企业新增6家,力争带包装的农产品全部“携证”上市。6、严格产地监管、强化安全执法。以高毒禁限用农药排查为主每月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张贴安全告知书和高毒禁限用农药名单,并由企业做出安全承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协同相关单位对各类农资门店、生产基地和冷库储运企业进行拉网上检查不少于2次。7、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核查问题整改,保证创建验收通过;开展检测实验室“双认证”。8、争取省级地标保护项目资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