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茂陵博物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茂陵遗址文物,传承西汉历史文脉。文物保护<茂陵陵区内的遗址遗迹、陪葬墓、从葬坑、建筑基址等巡查管护>、文物征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青少年教育、红领巾实践教育、关心下一代教育>、旅游接待 | |
住所 | 兴平市茂陵东 | |
法定代表人 | 田晖 | |
开办资金 | 163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18.11万元 | 1818.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茂陵博物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0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馆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馆在省、市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具体总结如下: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我馆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周四例会学习不间断,重点学习《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条例》以及《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干部职工文物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我们把学习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强化安全意识,狠抓责任落实,确保馆藏文物和田野文物安全全馆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警惕,严密防范,严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狠抓责任落实:一是落实文物安全制度。采取夜间中层和保卫科长带班制度,坚持馆内夜间值班巡查1小时打更一次,田野巡查至少打更2次,按时按点巡更打点,明确安全责任。二是做好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巡查。值班期间,带班领导不定时查岗,值班人员不定时巡查重点区域。三是开展职工消防知识培训、实地演练,使大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实践中能够熟练操作消防器材。四是文物旅游安全有备无患,警钟长鸣。安全检查平时常态化,法定节假日加强化,每逢节假日前都要对馆内的建筑物、消防器材、游客密集地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漏洞,及时弥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五是坚持馆藏文物昼夜值班无空档,田野文物安全24小时巡查不间断,确保馆藏文物和田野文物的绝对安全。三、2021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1、加大《文物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宣传力度,依法保护文物。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到乡镇查看可移动文物安全,广泛宣传文物法等,依法保护茂陵陵区的文化遗产。2、坚持茂陵博物馆服务理念:笑迎中外客,喜送茂陵情,全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接到无投诉。3、保护茂陵遗址文物,确保馆藏文物、田野文物安全无事故。我馆保护文物24小时不间断,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馆内夜间值班人防每1小时巡更打点1次,田野文物人防每2小时巡更打点1次;并定期检查更新打更封签,坚持夜间中层和保卫科长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每个节假日,馆领导都要亲自带领田野巡查人员对茂陵保护区的陪葬墓进行一次地毯式全面检查,杜绝一切文物安全隐患;为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防患意识,1月14日,开展了全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加强防火技能学习,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综合能力。同时每周开展定时定人定点的设施设备的巡查和保养,并由保卫科科长、副科长亲自检查和签字,每天每周按时上报消防安全资料和录入。4、疫情防控常态化、科学性。坚持对每位游客进行扫码、体温测量和健康登记,所有进入景区参观的游客必须执行一进一出一测温一扫码登记的程序,未佩戴口罩或体温检测异常者不得入内。5、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传承西汉历史文脉,发挥我馆教育基地职能。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接待各大中小学研学团队共计5000多人来到我馆开展研学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大讲堂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6、扩大宣传途径和力度,弘扬历史文化。一是利用自媒体、微信订阅号、服务号、茂陵网站等公众号扩大宣传信息。二是在咸阳公交车进行主题为“汉武雄风丝路茂陵”车体广告宣传。三是参加2021年度各种旅游年会、推介会、博览会,抓住一切时机扩大茂陵知名度。7、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常态化。一是元月份,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对馆内五名困难职工和周边7个自然村进行扶贫帮困送温暖,送去慰问金8000元、孤寡老人和孤儿新年衣物等。二是6.1儿童节,我馆党支部赴店张村帮扶慰问11名贫困儿童,给他们送去了文具盒、笔本子等学习用品和水杯、娃哈哈奶等生活品,嘱咐他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希望他们健康成长。三是6月3日,田晖馆长作“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道德讲堂,激发大家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传承文化,传承文明,倡导大家献爱心10元捐款活动,向红十字捐款860元。四是9月16日茂陵博物馆和新疆卡拉苏边检站联办的“边关系家国,中秋共婵娟”警民中秋佳节现场视频互动,社教部通过汉舞表演、国宝文物宣讲、汉赋朗诵、乐器合奏等多种形式传递对边关干警们的祝福。8、全面治理景区,打造优美环境。3月份抢抓植树季节,开展共建文明景区·共享景区文明绿化、美化环境在馆内空隙地带,植绿布景,美化景区,所有党员全面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带动全体职工动手,治理茂陵帝陵杂草、枯树枯枝等;油漆粉刷朱雀大门、文物展厅、石刻廊房、编钟厅、监控室、仿古围墙等仿古建筑;茂陵博物馆、汉武帝陵停车场重新划线;茂陵博物馆迎宾大道景观布置,新增鲜花长廊约240米,营造整洁优雅、花香宜人的景区大环境,为游客创造优美舒适的游览大环境。9、全年在茂陵旅游和茂陵博物馆两大微信服务平台发表有关茂陵资讯和信息文章69余篇。10、建设完成陵博物馆5G“智慧景区”信息化建设项目。11、投资完成了汉文化研学基地设施配套建设。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文物安全责任的落实到位,实现了我馆全年馆藏文物、田野文物安全无事故。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途径,实现全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旅游接待无投诉。3、本馆在馆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和全馆同志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科学有序常态化,景区全年无异常情况。4、本年度我馆在不同时段如春节、暑假,向广大市民推出的门票优惠政策,真真实实优惠到民,充分的发挥了博物馆传承历史文脉,弘扬民族文化的职能,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5、充分的发挥我馆文物征集职能,本年度新增加上账文物共计4件。6、我馆副研究员张文玲致力于馆藏文物的研究,发表论文《汉武帝茂陵发现明洪武四年御制祝文碑》。7、文物保管部搜集和编写完成《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通览编纂》有关茂陵博物馆资料。8、茂陵博物馆5G“智慧景区”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实现了茂陵景区“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标准体系创新的智慧旅游”新格局。9、汉文化研学基地成功圆满的启动了研学项目,接待研学学生千余名,充分发挥我馆教育基地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阵地的重要作用,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五、目前我馆存在的问题1、茂陵遗址文物保护范围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7公里,面广、线长、点多,田野文物安全保护责任重大。广大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2、我馆周边的旅游专线尚未成熟,西安、咸阳、兴平无直达班车通往茂陵景区,很大程度的制约我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六、整改措施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与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沟通,上下联动共同努力。1、加大《文物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利用节假日开展文物普法活动。提高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群范群治确保馆藏文物、田野文物绝对安全。2、积极协调上下沟通,争取实现正规化,专业化,成熟化的茂陵景区旅游专线直达车。七、下一步工作计划2022年,我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服务游客、完善自我”的茂陵‘卧牛’精神,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结合本馆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几件工作,为我省文物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加大《文物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利用节假日开展文物普法活动。提高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群范群治确保馆藏文物、田野文物绝对安全。2、加快茂陵陪葬墓保护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项目的进度,以现状保护为主,完成陪葬墓卫青墓园保护围墙、巡查道路等工程。3、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特定的节假日进行门票优惠,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免费或者优惠的文化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