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实施纤维及纤维制品的质量监测工作;承担棉花、羊毛羊绒、干茧、生丝、麻类等国家公证检验工作,为学生服、婴幼儿服装、高校、医院、宾馆等集团购买维制品的监督抽查、质量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服务保障;各类纤维的品质分析及质量鉴定工作;承担或参加制修订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国家、地方标准;为用户、消费者纤维及纤维制品的质量问题维权提供检测技术咨询服务;为政府对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
住所 | 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30号省质检大厦13层 | |
法定代表人 | 胡省 | |
开办资金 | 328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31.32万元 | 1907.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 从业人数 10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按照全省市场监管工作要求和全国纤维质量监测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省纤维质量监测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以抓好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管为主线,以推动纤维及纤维制品行政执法工作为抓手,以学生服、床上用品专项整治为突破口,以棉花、毛绒、茧丝公证检验为根本,稳步提升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安全。完成国家棉花公证检验9.4万吨;山羊绒公证检验63.02吨;特种劳动防护服、学生校服、防寒服等监督抽查60批次;高校床品、婴幼儿服装、防静电面料等日常质量监测1159批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期的工作目标任务。一、2021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管卓有成效。以提高纤维供给体系质量为立足点,加大纤维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纤维制品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积极实施校服监督抽查工作。赴全省9个地区50余家企业抽取样品60个批次,合格率为80%,有力促进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从源头抓起,加强对集团购买的监测力度。完成民政救灾集团购买纤维制品棉被、棉褥10万床,床上用品20万件,有效的保障了民政救灾的纤维制品质量。三是准确完成检验出证工作。累计完成各类检验1159批,其中日常质量检测167批、高校床品质量监测864批、婴幼儿服装质量监测42批、防静电面料质量监测10批、防护服质量监测16批、校服质量监督抽查35批,防寒服监督抽查25批,为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二)纤维及纤维制品质量监测及时有效。紧密围绕“社会关切”,创新思路、跟进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完成羽绒服装产品质量监测工作。集中在西安、临潼、渭南、咸阳等关中地区的商超、专卖店以及电商平台,共抽查40批次的样品,其中实体店抽样30批次,线上电商平台抽样10批次,涵盖品牌32个,经检验合格率为72.5%。二是开展防静电服产品质量监测工作。赴西安、宝鸡、咸阳、延安、榆林五个地区,共抽查14家防静电服生产企业的16批次防静电服样品,实物质量合格率为75%。三是开展网络销售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质量监测。涉及天猫、淘宝、唯品会、拼多多、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23个品牌,监测抽样41批次,合格率为56.1%,其中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0.2%,服装的使用说明(标签)合格率为63.4%。四是开展全省纤维制品质量安全大排查。完成羊绒针织衫、休闲服装和针织内衣三个产品抽样85批次,检验工作正在进行中。(三)国家公证检验工作有质有量。一是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棉花现场公证检验。与山西,青海、宁夏、咸阳、宝鸡所等机构配合完成6.9万吨的监管棉花入库检验工作,为全国棉花市场交易提供技术保障。二是高标准完成国储棉轮入实验室检验。围绕感官检验、棉花回潮率、HVI三大核心数据,紧盯样品交接、感官检验、回潮率测试、HVI检验、数据上报等各个环节,圆满完成中储棉西安有限公司实验室轮出公证检验共计577批,25000吨检验任务,积极落实了国家“去库存”战略要求。三是科学实施非棉公证检验。严格按照非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要求及山羊绒公证检验工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认真组织安排,圆满完成了中纤中心下达的山羊绒公证检验任务63.02吨。对全省10余家茧丝企业的干茧及生丝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针对企业质量短板,深入开展服务监测,帮助企业提升茧丝质量,助力企业良性发展。(四)纤维及其制品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推进。建立健全纤维质量监管权力清单,构建较为完备的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推动纤检系统依法充分履职。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按照省局委托行政处罚权及相关执法检查权要求,办理了20名执法人员的执法证换证、领证工作,组织中心执法人员培训86人次,为执法工作开展打好基础。二是执法打假成效明显。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人次,行程涉及全省14地市(区),完成了212批次纤维制品监督抽查和日常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全省宾馆、酒店纤维制品质量监测工作,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车辆20多台(次),集中对全省十四运期间80余家宾馆、酒店及7家纤维制品供货、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营造了安全温馨的居住环境。(五)纤维质量宣传效果明显。围绕中心工作发挥纤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履行好纤维质量监测的各项职能职责,提升纤监工作影响力。一是积极参与2021年杨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品质消费”宣传展示活动。现场设置展板42面,实物展示16个品种52个样本,参展企业6家,仪器检测演示300余次,接受媒体采访5次,全方位展示了单位履行职能、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达到了“品质消费”的宣传目的和要求。二是广泛开展质量宣传。大力开展“阳光纤检”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走进高校,开展“纤维和你相伴,品质与你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宣传活动6次,接受咨询800多人次,发放宣传册6000余册,全面宣传展示了纤维及其制品质量监管成果,增强了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三是认真抓好网络宣传。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及时在重大会议和各类活动结束后撰写新闻稿件对外发布,保证了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全年在本局网站发布“工作动态”、“纤检信息”、“质量知识”共600多件,中纤中心采用信息20件,省市场监管局采用信息45件,在《陕西市场监督管理》、《陕西质量之光》等杂志发表文章12篇,有效提升了纤维质量监测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六)乡村振兴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立足村情,积极作为,全力推动帮扶村乡村振兴。一是完成全村40户138人的脱贫档案整理归档工作,配合村两委完成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完成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的考核工作。二是紧盯各级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要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科学谋划帮扶举措,40户已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住房均为B级及以上的砖瓦结构安全住房,生活饮用水均为村级自来水直接入户,用电状况为电表入户,一户一表,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全体村民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三是多措并举帮扶村民。通过“99公益日”众筹活动,为村民踊跃募捐筹资11051元用于公益事业。采购永寿县槐花蜜、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45220元,以实际行动促进永寿人民农产品销售,提升农民收入。8.党建工作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要求,制定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并督促各支部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学习落实情况,全年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1次,开展专题教育授课2次,为支部和党员下发专题教育书籍400余册。二是围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开展思想教育。采取集体学习、专题讲座、党课教育、个人自学、交流心得、撰写笔记等多种形势式,制作宣传展板21块,组织各支部党员去省内各革命根据地开展专题党日活动12次。在省局“两优一先”评选活动中有9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三是制定了全年党建目标责任制,并与各党支部签订了党建目标责任书,持续抓好党支部“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廉政教育,突出抓人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培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2016年5月4日-2022年5月3日实验室认可证书有效期:2022年3月28日-2028年3月2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