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秦巴生态保护中心(勉县天然林保护中心、勉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勉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天然林保护工程及工程检查与监督、验收与评估;管理与监测试点示范;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维护生态平衡;依法开展野生动植物、湿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负责林业新技术推广、应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防治,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及检疫证的办理。 | |
住所 | 勉县天荡山路4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利新 | |
开办资金 | 11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13.03万元 | 849.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做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湿地、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中心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法制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等,营造宣传氛围,大力普及和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管理、天然林资源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2、落实全县天然林资源管护责任,确保天然林资源安全。一是落实了管护责任。将全县230.75万亩的森林管护任务分解落实到7个中心管护站和2个国有林场。与各国有林场和中心管护站及时签定了2021年天然林资源管护合同,明确了管护责任,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二是加强了日常监管。不定期对各中心管护站和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管护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管护站管护制度建立及管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督促各管护站健全管护台账,做好巡山日志记录,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妥善保管相关档案资料。3、完成了2020年度天保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县林业局下达我中心2020年度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项目任务0.7万亩,项目资金70万元。该项目于2021年7月中旬开工,分为两个作业区,其中:长沟河镇汪家河村桃园沟封育区0.4万亩、新街子镇二道河村娘娘潭封育区0.3万亩。截止2021年9月底,该项目已通过了由我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组织的项目竣工验收,年度天保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4、牵头抓好封山禁牧相关工作。一是加大封山禁牧宣传力度,在封山禁牧区主要出入口、交通要道、人畜活动频繁区域,设立大型宣传牌3面、小型宣传牌26面、悬挂宣传横幅10副、张贴《封山禁牧通告》1000余份,多次参加局里组织的宣传活动对《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进行宣传。二是进一步分解落实了封山禁牧具体任务,印发了《勉县林业局关于封山禁牧工作任务分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将我局承担的封山禁牧18项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到局相关股室和局属有关单位。三是筹措资金,对部分封山育林重要区域出入口安装封山禁牧界桩18个。四是与各中心管护站、国有林场签订了封山禁牧管护责任书、与略阳县建立了封山禁牧跨区域合作机制,签订了合作协议。5、抓好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一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全面监测不留死角。抽调专人,分组划片督促镇(街道)开展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借助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监测普查的效率。连续两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县2021年全县实现了松材线虫病无疫情。二是按照“三彻底一规范”技术规程,规范疫木除治不留隐患。建立了政府、林业“双线”目标责任制,严格政府采购审批和招投标程序,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队伍对枯死松木进行专业除治,并严格坚持监理制和跟班作业制,2021年累计除治枯死松木超过3万株。三是强化检疫封锁不留遗漏。制定了《2021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违法案件查处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了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1起,进一步加强了检疫执法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三月中旬还举办了专题检疫执法培训,相关单位负责人、有害生物防治及执法人员40余人参加了松材线虫病防控政策、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四是加强了美国白蛾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监测预警,我县未发生美国白蛾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疫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49‰,无公害防治率达88.6%。6、完成了“521”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点建设年度任务。一是在全县建立核桃、蓝莓、苗木花卉种植等3个林业科技示范点,带动推广示范面积0.7万亩;完成林业实用技术培训25场次,参训人员652人,覆盖贫困村40余个。二是对全县131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巡护,并建立了巡护档案;对部分生长衰弱的古树名木,及时督促指导管护责任人进行复壮养护;2021年还及时上报销号死亡古树2株。7、加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了受困、受伤野生动物救助工作,成功抢救受伤、受困野生动物22起、22只(头),并按季度及时上报了野生动物救助报表。二是做好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并按时上报疫情监测日报、周报信息。三是积极开展了野猪种群调控工作,制定了野猪种群调控工作方案,审核办理了狩猎证47份,向全县18个镇办下达了2021年度野猪猎捕调控计划639只,截至2021年12月底已猎捕野猪17只,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置。四是加强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日常监管,开展了2021年人工繁育林麝标记登记工作,发放耳标号73个;协助一家养殖公司申报办理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8、做好了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县域内省级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等工作。一是对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勉县段及其他重要湿地定期巡护,2021年累计开展日常巡查巡护47次(159人次)。二是对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勉县段全段进行禁牧入户宣传,与勉阳街道及其他4个镇的63家养殖户签订湿地环境保护告知书及禁止放牧保护汉江湿地环境承诺书126份,保护区禁牧工作初见成效。三是是制止违法占用湿地行为5起,书面提出停止施工、依法处理、办理手续、立即恢复原貌等管理要求,同时向生态环境部门移交了案件线索。9、做好了全县林木种苗管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工作。在春秋植树造林季节,对县内苗圃地及项目工程造林地林木种苗进行现场抽检,严格杜绝不合格苗木出圃和造林,确保了造林质量和成效。2021年共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查10个苗批,合格苗批10个,包括种苗生产经营单位2家,绿化工程造林地2处。2021年开展打击植物新品种权及制售假冒伪劣种苗行政执法2次,检查种苗生产经营单位13家,严厉打击了各类林木种苗违法违规行为。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坚持“县建、镇(街道)聘、村使用”的原则,严格按照生态护林员续选聘方案,通过考核对履职不到位的护林员进行解聘并按程序重新续(选)聘,目前实有生态护林员632名;筹措资金为所有生态护林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加强了对护林员的日常考核监管,实行动态管理;按照“一卡通”管理要求及时对护林员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公示,并按月足额发放护林员管护补助,2021年共发放管护补助379.2万元。2、2021年中心及时兑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653.72万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623.72万元,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30万元。3、全面建立了我县陆生野生动物致害商业保险理赔机制,争取财政46万元资金,为全县群众投保1000万元,保险协议自2021年12月已生效。4、完成了2019-2020年度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资金兑付工作,涉及受害群众7户,资金112,221.25元已于2021年12月25前兑付到位。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干部职工业务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加强。中心业务工作涉及天然林资源管护、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科技推广、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管理、生态扶贫政策落实等,专业性都非常强,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修改、完善中。因此,需要我们的干部职工不断地加强学习,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以适应新时代林业工作的发展。2、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能力。秦巴中心全体人员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纪国法、行政法规、业务知识等,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不断努力提高秦巴中心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整体战斗力。四、2022年工作思路及打算(一)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进一步合理优化内部股室职能职责,合理调剂股室之间工作人员岗位,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干部职工考勤考核。(二)进一步履职尽责,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2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以拔除勉县疫区为目标,全面完成年度有害生物防治及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各项工作任务。2、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努力完成野猪种群猎捕调控年度计划任务。3、加强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重要湿地日常巡护管理,大力宣传湿地资源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4、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及种苗管理工作,加大对假冒伪劣种苗及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种苗市场规范、良好发展。5、按照“一卡通”管理要求,做好生态护林员管理、工资发放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等工作。6、继续包联老道寺镇毛家沟村,做好年度内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