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党史研究室(铜川市王益区地方志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区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和地方志编纂。组织指导检查全区党史地方志;拟订党史地方志规划和编纂方案;《王益区志》编纂出版发行;搜集整理保存党史和地方志文献资料;党史地方志教育宣传;党史、地方志研究,经验交流培训;《王益年鉴》编纂出版发行。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金金 | |
开办资金 | 15.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54万元 | 8.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铜川市王益区委党史研究室(铜川市王益区地方志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工作成效:1.做好《中国共产党铜川市王益区历史(第三卷)》资料收集工作。我室主抓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细化《党史编撰提纲及内容提示》,开展王益区1978年至2012年重要会议、重大事件及决策等专题研究和专题资料征编,完成《王益区1978-2012年城乡建设工作综述》和《王益区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宣传综述》专题撰写,共计1.8万字,为后期开展党史三卷编撰夯实资料基础。2.完成《王益区改革地标》资料收集上报工作。按省委、市委党史研究室要求,我室进行《三秦改革地标》王益部分普查工作,研究确定王益区改革地标8个,收集整理相关史实、图片、大事记等资料,编纂内容2万余字,按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此项工作。3.开展“党史上的今天”学习宣传。为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学习氛围,我室开设“党史上的今天”学习展板和党史学习园地,宣传中共建党以来经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过程,清晰了解党波澜壮阔的百年路,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政治自觉,截止目前,共累计更新三百余期。4.营造浓厚学史氛围,传承红色基因。我室充分发挥区域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为党员干部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奋进加油助力。一是深度挖掘红色军台岭史料,协助省委党史研究室拍摄微党史系列短视频之《军台岭战斗》;二是下发《关于认真组织观看重大党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和〈第一大案〉》文件,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三是整理口述史资料、重要人物资料、实物资料、图片资料及具有史料价值的资料,扎实推进党史资料征编工作,加大党史编纂研究力度,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5.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党史宣教。为充分发挥党史部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党史宣教新途径,我室选送党史辅导员秦陇华参加“回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星火”宣讲“七进”宣讲团,分别在区政府办、区应急管理局、区人武部、区文旅局、王益经开区、青年路街道办、五一社区、塬畔村等地开展党史专题宣讲。同时组织党史辅导员刘璐、肖英丽分别在铜川市矿务局第一中学和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开展党史宣讲。筹办进机关、学校、农村、社区等地党史宣讲活动共计10场,极大程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永葆初心、牢记使命。6.突出重点,做好志书出版前审查校对工作。为了将《铜川市王益区志》打造成高质量的精品佳志,我室严格按照志书出版流程,做到三审三校。全室对区志150余万字开展反复自校重校20余次,1月8日,收到出版社寄回的区志二校稿件后,紧锣密鼓的开展修改补充工作,从表格的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法律名称的完整性上进行了修改,确保志书格式编排统一、文字表述规范准确。经过近一个月的修改,将样稿寄送出版社进行第三次审校。在送出版社审校期间,同步开展自校、互校。6月9日,收到出版社寄回的三校稿件,立即按照出版社修改意见,对要求核准的内容及需要修改的文字展开拉网式查改,不放过任何一处盲点。对整部书的页眉、文字内容、表序、索引修改并集中力量整理彩页图照。8月区志编辑前往三秦出版社对《铜川市王益区志》进行核查,同时对志书封面图照和装帧设计方案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力求志书封面能凸显王益地域和人文特色,并就修改意见多次与出版社沟通协调。10月区志编辑前往印刷厂对整部志书内容进行核验,全室人员经过多次细微修改,截止目前,《铜川市王益区志》已出版。7.彰显特色,开展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2021年3月初,我室印发《关于做好《王益年鉴》2021卷编纂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王益年鉴》2021卷编纂工作。为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永葆年鉴编纂常态性工作旺盛的生命力,我室十分重视创新,以“年年出新”“本本出彩”为目标,结合2020年度的大事、要事,对篇目大纲进行了变动,以期全面、准确反映全区各部门、各行业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新成就。同时为提高年鉴指导的针对性,建立年鉴编纂工作群,及时交流对接撰稿过程中的问题,印发我室编印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指南》,为撰稿人员提供参考。我室采取键对键、面对面、电话答疑解惑等服务,强化编纂业务指导,不断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同时,我室严把年鉴质量关,对各单位供稿进行多次修改和补充,截止目前,《王益年鉴》2021卷完成编纂,已出版。8.夯基固本,持续做好2021年大事记收集整理。大事记是志书、年鉴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室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严格按照地方志书的编纂体例和收录标准对2021年度区域内大事、要事、特事进行收集整理,为志书编纂提供原始素材,切实提高资料的存史价值。2021年共收集整理大事记100余条,共计2.38万余字。9.扩大影响,提升史志服务社会能力。我室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史志文化宣传,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结合全区党史学习教育,于4月25日开展了“回首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演讲比赛预赛,来自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教师、社区工作者、学生等全区各行各业共计77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角逐选出22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5月17日,“回首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演讲比赛决赛在区高级职业中学成功举办,在全区营造了人人学史、人人知史的良好氛围,掀起党史学习教育新高潮。赛后我区选送三名选手参加市级“庆祝建党百年讲好铜川故事”演讲比赛,我区选手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对外讲好王益故事,传播了王益好声音。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群众学党史,不断增强群众学习党史的热情,激发爱党情怀,我室印发党史读本《铭记》合集,向群众发放。为服务大众,宣传好王益形象,加强方志文化与群众的互动交流,让方志文化成果走出馆藏、走下书架,走进寻常百姓家,国庆节期间,开展“同心共庆年鉴惠民”史志文化宣传活动,向市民赠送《王益年鉴》地方志书籍,使广大群众通过阅读地情书籍,了解王益历史,熟悉王益区情。在“12.4”宪法日,组织开展国务院《地方志条例》宣传暨年鉴赠送活动,通过宣传提升了群众对依法修志的了解,发放方志书籍,使广大市民“读志书,知区情,爱王益”,进一步增强群众热爱家乡、共同建设王益的信心和决心。10.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学习贯彻全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扶贫包抓工作,年初制定包抓户巩固提升计划,不定期深入包抓户家庭开展访问,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竭尽全力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节日期间开展慰问,为包抓群众送去节日温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