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供销合作社

宝鸡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 2022-05-19 16:22
单位名称 宝鸡市供销合作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本市供销系统的工作实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和直属企业资产的经营管理;对国家化肥、农药、农用物资实行储备管理;对全市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其它商品的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对烟花、爆竹和系统废旧物资再生资源进行经营管理。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陈仓大道行政中心一号楼
法定代表人 冯志兴
开办资金 2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71万元 31.17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供销合作社.政务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1年3月15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杨文明变更为冯志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持续用力抓落实,综合改革全面纵深推进。将县区供销社综合改革考核纳入市对县专项目标责任考核,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完善健全考核机制等强力举措,巩固深化综合改革成果,增强内生动力活力。组织开展“树标杆立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全系统改革先锋集体5个、改革领军人物6名,基层社标杆社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个,使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追有目标赶有方向。(二)夯实基层补短板,培育壮大工程加速推进。积极争取市财政列支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专项资金6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基层社、社有企业拓展业务经营项目12个,促进了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的快速推进。确定创建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供销社7个,申报全国总社农民专业社示范社4个,申报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81个,其中五星级5个、四星级22个、3星级54个。扶风华泰果蔬专业合作社等4个合作社荣获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等2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培育主体强服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组织系统农资企业抢抓农时调运储备了充足的货源,多措并举保供稳价。开展“绿色农资”行动,大力推广水溶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新型化肥,邀请专家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市供销社系统14个农资配送中心、1106个农资配送网点通过开展经销、代理业务,全力打造农资供应“绿色”通道,销售化肥30.63万吨,做到了质优价稳。全系统托管主体发展到53个,庄稼医院达到137个,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达到63个,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农副公司与帮扶的扶风县峪村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流转土地113亩,开展大田作物种植;千阳县生产资料公司完成了全县13万亩小麦条锈病用药的集采配送,并开展条锈病喷防1万亩。高新区天王供销社成立谷泽润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农技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搭建平台促销售,农产品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加快农产品市场网络建设,争取项目吸引资金,在产地、集散地、城市社区建设农产品市场,推动市场与农户建立稳定、高效、畅通的产销渠道,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校园、进社区,实现“农超、农企、农校、农社”产销对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成功举办宝鸡第五届年货大集、宝鸡名优农产品徐州展销会等多项活动,系统涉农企业与徐州市相关企业签订了价值1.96亿元的农产品购销合同。组团参加丝博览会、28届杨凌农高会、深圳农博会等各类展会11场次,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8份金额1.25亿元,助农推销农产品88.69亿元。(五)狠抓招商提实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全年共储备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6个,储备中央新网工程项目5个,总投资1.11亿元。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利用信息发布、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组织外出招商等方式向外全力推介,全程搞好服务,吸引产业、项目落地,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营商环境条例》,在项目引进、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营造亲商的良好氛围。紧盯签约项目做好全程服务,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全系统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2个,完成到位资金2.6亿元,省际到位资金1.69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30%和112.7%,超额完成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六)持续拓展新业态,农村电子商务稳步发展。全市供销系统建成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294个,建成电商运营中心17个。举办“公益主播乡村行活动”,招募40余名公益主播,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将镜头对准乡村振兴产业,聚焦宝鸡苹果、猕猴桃、蜂蜜等优质农产品,开展直播带货四场次,销售额近400万元。全市供销系统电商销售额达到21.99亿元。指导社属企业设立消费帮扶专馆35个、专区51个、专柜21个,组织开展消费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医院等展销活动30余场次,把具有“宝鸡特色”的180余种特色产品推向了千家万户。目前全市5个脱贫县入驻832平台企业137个,上架产品1622个,销售额4318万元。(七)精准发力强监管,社有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市直企业资产在全面清查梳理的基础上,建立社有资产动态台账,找准招商切入点,分类细化举措,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招租工作,努力推进社有资产盘活,确保租赁费应收尽收,2021年完成租赁收入665万元,同比增长1%;实现利润275万元。围绕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千方百计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组织机关和市直企业干部职工到中铁宝桥集团公司学习借鉴国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经验。邀请安全培训机构对系统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3次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参训人数达到60余人次;紧盯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8次,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等为契机,组织市直企业进行安全应急演练3场次,通过消除隐患和开展演练,提高了干部职工处置突发事件或火情和自救能力。(八)多措并举助增收,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紧扣强农惠农富农主题,有服务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供销社优势。2021年,全系统累计发展、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87个,其中,贫困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51个,带动贫困群众3932户12111人;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项目26个,投入贫困村产业帮扶资金465.8万元。近年来培训电商专业人员2万余人次,开展贫困户就业技能培训1641人次,安置贫困家庭人员就业218人;全系统派驻驻村帮扶人员40人,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和物资230万元,贫困县入驻“扶贫832”平台供应商137户,上架扶贫产品1622种,成交金额4318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系统汇总实现利润3325万元,完成全年目标3200万元的103.9%。全年改造基层社15个,新建村级供销社23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个;创建各级基层社标杆社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各类星级综合服务社80个。创新完善土地托管方式,全年新建农业生产服务中心14个、庄稼医院7个,新增土地托管15.92万亩,新增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15.33万亩;推进“绿色农资”行动,组织供应化肥30.6万吨。积极组团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农产品展销会11场次,举办“公益主播乡村行”、“徐州展销会”等展销会5场次,助农推销农产品88.69亿元。推进项目建设培育增长动能,全年争取省级新网工程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6637万元,落实省级新网工程项目资金458万元。巩固提升县镇级电商服务中心17个,规范提升村级电商服务站239个,开展电商培训5022人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亿元,省际到位资金1.69亿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综合改革存在短板弱项;2.综合服务实力偏弱;3.与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二)改进措施1.针对短板弱项,继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2.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服务实力;3.强化宗旨意识,加强与农民的联系。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针对短板弱项,继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增强内生活力。(二)围绕服务能力推升,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拓展为农服务前沿阵地。(三)聚焦主责主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造乡村振兴经营服务体系。(四)做强特色农产品营销,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目标责任考核良好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