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公室
延安市安塞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5-19 16:07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以工代赈提供管理和服务,制定以工代赈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以工代赈项目审查、批复、检查、验收和资金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1711室
法定代表人
王侯平
开办资金
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万元
1.19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公室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延安市安塞区经济发展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自觉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我办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自觉性。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更加更好的促进了理论建设上的坚定和成熟,提高了每位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及鉴别能力。一是从始至终落实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以工代赈工作相联系,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二是严把领导干部作风纪律整顿关。以从严治党为主旋律,统一干部思想,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使得作风建设常态化,打造一支团结、奋进、务实、拼搏的精干队伍。三是完成学习强国与党建工作线上线下完美衔接的关系。履行好“三会一课”和党员管理监督制度,坚持每天完成学习强国当日任务,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同步化。四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紧紧围绕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导向,遵循以工代赈项目申报审批和建设管理要求,为充分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以工代赈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办干部业务素质,我办采用定期集中学习方式加强能力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理论水平。要求每名干部做到对理论基本知识全面了解,遇到问题运用知识得心应手,向施工部门解答疑难问题轻车熟路。二、主要业务工作:2021年市发改委《延发改投【2021】23号》文件下达我区中央以工代赈资金350万元,省级财政以工代赈资金200万元。我办经过严格把关筛选安排实施项目12个,(一)务工组织和劳务报酬发放今年我办实施的12个项目全部建立劳务报酬发放台账,专门明确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和金额。在施工方式中明确“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其中11个项目采取与政村签订合同,由政村组织本村劳力实施项目获得劳务报酬。项目实施已吸纳农村群众务工263人次,累计发放劳务报酬88.3万元,占中央投资的25.22%。(二)规范项目管理1.今年实施12个项目,其中延安市安塞区坪桥镇青龙店村石庄科村民小组道路硬化工程由于投资金额大,专业性较强采用公开招标,其余11个项目采取与政村签订合同,由政村组织本村劳力实施,建立完善村民参与决策监督和建设主体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了项目实施公平公正、公开透明。2.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在开工、建设、竣工阶段我办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指导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施工。3.项目移交与后期管护。今年实施的12个项目全部完成了竣工验收并将项目产权移交给所在地政村并投入了使用。4.项目公告公示。项目开工前,所有项目都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了项目详细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及金额、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周期等。5.档案资料管理。我办加强了档案资料管理,将项目申报、技术资料、资金使用、劳务报酬发放情况、竣工验收资料等装订成册分类存放,确保不遗失、不漏项,并留存项目建设期间的照片。(三)资金使用以工代赈中央资金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并对以工代赈项目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劳务报酬发放金额等内容在延安市安塞区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三、包扶低收入村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包扶工作力度,我办下派白瑞同志到驻村工作队,并负责组织、实施、协调、督查本单位扶贫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工作美满完成。二是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制作详细的单位及个人工作计划深入贫困户家中,商讨具体帮扶措施,细化到每户每人。“八个一批”的政策宣传,让贫困户可以得知最新政策,跟上政策的步伐。主要完成的工作:1、帮助落实退耕还林、国家生态补助、低保、五保、残疾补助等各项补助政策;2、协调落实雨露计划;3、帮助申请慢性病补助;4、跟进落实帮扶工作各项任务;5、配合落实免费体检。总之,2021年,我办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新形势,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22年,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推动我区以工代赈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