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技术交流。 | |
住所 | 勉县定军山大道金寨堡社区 | |
法定代表人 | 王轲志 | |
开办资金 | 5.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勉县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0.22万元 | 200.2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本年度开展的业务工作: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完成情积极配合空气自动站的运维保障。完成两个空气自动站的运维保障工作,全力保障日常运行所必须的基础条件,定期对两个空气自动站周边进行巡查,确保了空气自动站的正常运行,每日按时发送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日报短信。完成了城区1个降尘点位2个平行样的全年12次降尘量监测任务,共获得监测数据24个。完成了城区1个酸雨监测点位降水的pH值、电导率、降水量3个项目的监测,共监测降水55次,获得监测数据165个。2、水环境质量监测完成情况完成了每月1个省控断面(漾家河入汉江口)和3个市控断面(汉江临江寺、南河入汉江口、堰河新桥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附表1的24项,以及流量、电导率、浊度共27个项目的常规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1296个。完成了每月地表水县域交界汉江临江寺断面、玉带河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2)附表1的24项,以及电导率共25个项目的常规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600个。完成了全年2次的勉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39项指标的常规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78个。3、声环境质量监测完成情况按照勉县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完成了4个季度的4个噪声功能区监测点位连续监测24小时声环境质量常规测,开展了1次对城区6条主要道路道路交通噪声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6个点位的声环境质量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616个。4、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完成情况完成了每个季度1个村庄(天荡山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6项指标)、地表水水质(26项指标)等内容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共获得监测数据470个。完成了每半年1次的勉县纪寨村污水处理站等5个点位6个项目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常规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60个。5、其他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对本县辖区内的5家重点污染源进行了监督性监测;每季度对勉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处理设施进、出口水质进行减排监测,对勉县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在线设施进行比对监测,共出具监测报告20份。完成了每季度对承担我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监测的陕西有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盲样考核、实验室现场质控检查,并编写季度质控报告报生态科。配合县环境执法大队对汉钢新型建材(西寨分公司)、勉县环能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开展了信访、执法监测,共出具监测报告32份。配合市监测中心站完成了略阳县“1.20”嘉陵江铊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工作。完成了市上下达的第1批、第2批涉及我县境内的14家企业开展辖区内重点污染源及尾矿库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完善调查表,并按时上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合县环境执法大队对勉县天泽公司、勉县银茂公司等7家企业17个点位开展涉重金属水质调查监测工作。对取得排污许可证的20家企业开展了自行监测质量的监督检查,并将自行监测监督检查报告按时上报市监测中心站。配合生态科对7个农村黑臭水体开展了水质监测。完成了今年省站组织的地表水项目能力验证考核工作。积极参加7月-8月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执法联合网络每周一测答题活动,并取得全省监测系统前20名的好成绩。对实验室在用仪器设备送计量部门进行年度检定或校准,确保所有仪器设备都经过量值溯源在检定周期范围内使用。完成了5名监测技术人员新增项目考核及上岗证换证。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本年度我站对县域环境开展了有效的废水、废气、噪声等各项污染物的监测。同时对河流、大气、土壤的影响程度和污染控制,对环境污染的趋势作出预测和分析。通过我站的监测分析和大量的监测数据,查清了污染物的来源,摸清污染物在传输过程中的分布和变化的规律性。通过建立模式,准确地评价了县域环境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控制环境污染的对策。2、我站全年共开展环境采样监测分析330余次,监测排污企事业单位82家次,共获得监测数据37992个,合计发出报告(表)350余份。同时还对本县辖区内的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饮用水环境、声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每月向局机关和相关部门报送月度环境质量通报。及时准确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有效的监测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不足。一是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目前我站编制10人,在岗5人(临聘1人),离国家要求的10人有较大差距,二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合理,对照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的要求,我站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中高级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比例均不达标。同时人员结构层次不合理,呈老年化,严重影响了日常监测工作和监测站的长远发展。2、环境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要求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还不能达到自动化、高速化的要求。3、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差。虽然我县监测站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建了应急监测队伍,但现有仪器设备还不能达到快速反应、及时监测的要求,个人防护设备缺乏。改进措施:1、结合本站工作实际,互相查找差距。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引导全站职工以自学为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充分利用我站现有技术人员,以能者为师,以老带新,系统地进行交流和学习。不定期在站内举行样品分析比武竞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站内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分析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站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2、按照年初我站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及《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的要求。利用内部控制措施及外部力量,通过盲样考核、人员比对、能力验证等方法验证监测工作的可靠性。制定质量控制工作计划,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比对、能力验证考核,全面提高我站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3、每年完成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按照《内部审核程序》,有计划的对全站监测工作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依据《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条款,对全站业务资料、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以及实验室监测活动等进行审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相关科室进行限期整改,并自查确认整改结果。根据年初制定的管理评审计划以及《管理评审程序》,按照我站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评审。对在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要求对质量负有责任的人员保证纠正活动按时完成。4、建立有效的应急监测机制,重新制定和修改应急监测方案,确保方案有效实施。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把得到的成绩转化为努力工作的新动力,以饱满的工作情绪,热情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干好每一项监测工作。2、做好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和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应对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3、注重监测质量,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环境管理服务,及时有效的提供监测数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获得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证书编号:162712050123),有效期至2022年8月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