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彬州市农业机械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机综合管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宣传有关农机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生产管理。 | |
住所 | 彬州市东环路 | |
法定代表人 | 杨军 | |
开办资金 | 102.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彬州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38万元 | 99.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彬州市农业机械管理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在省、市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市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以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为总揽,以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为抓手,破瓶颈、补短板、树典型,有力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农机装备绿色智能提档升级。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农机化生产截止12月底,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14%。全年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9.7万亩。机播作业面积37.69万亩,其中机播小麦面积26.8万亩,机播玉米面积8.27万亩,机播油菜面积2.62万亩。机收作业面积42.95万亩,其中:机收小麦面积26.33万亩、机收玉米面积11.64万亩、机收油菜4.98万亩。(二)农机安全监理全年共检验合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1677台,注册登记新车139台,举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两期,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1816份。报废农业机械2台。(三)农机化项目1.共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4.238万元,其中2020年超录53.413万元,2021年180.825万元,其中报废补贴1.08万元,购置各类农业机械121台(件),受益农户89户。2.全年共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46.84万亩,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1%;3.完成农机深松整地面积6.3万亩;4.完成无人机植保技术面积7.2万亩。(四)农机文化建设2021年在中省市农机化网等媒体采纳发表农机化信息68篇,其中中国农机化网站采纳43篇,省农机化网64篇,咸阳市农机化信息网68篇。举办培训会11次,共出动宣传车42台(次),制作宣传版面13块,印发技术宣传资料2万余份,培训接待咨询群众1.2万人(次)。(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加强太厢村级阵地建设,硬化村委会广场1000平方米;协调解决民事纠纷处理6起;二是帮助搞好秋收秋播工作,为群众小麦种子进行补贴,共计1.6万斤,价值2万余元,涉及190户群众;利用农机化项目助推产业扶贫工作落实,实施农机深松整地1300亩,节省开支3.25万元。三是为村级建设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及体育器材。二、工作亮点及成效。(一)农业绿色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每到3、4月份,我市霜冻灾害频发,对苹果品质和产量造成极大威胁。3月初,在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支持下,我们在长丰正果业合作社开展了植保无人机喷洒温水、防霜冻风机扰动空气气流、自制发烟筒熏烟等技术的联合防霜冻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全省果树机械化防霜冻提供了技术模式和第一手数据资料。(二)植保无人机服务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今年春季,小麦条锈病在我市广泛流行,我站主动作为,积极动员有条件的合作社和个人购置了5架大疆T30植保无人机,第一时间赶赴灾情严重的镇村进行飞防作业,有效控制了灾情蔓延,全年共完成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面积7.2万亩,其中小麦5.8万亩,油菜0.6万亩,玉米0.8万亩。(三)油菜全面机械化技术进一步提升。我站紧抓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油菜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四)中药材全面机械化不断突破。全市现有中药材收获机械12台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2万亩以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播种、除草和收获作业。(五)托管中心成为农机化发展新引擎。去年依托扶贫产业建设9个托管中心,为其配置拖拉机及高端果园管理机械100台,配套农机具500台(件)。(六)大力支持农机合作社发展。支持彬州市致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机具库棚280平方米、办公场所100平方米,并对合作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改善了合作社机具存放条件,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机合作社综合服务能力。(七)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精心制作了党史学习教育文化长廊,举办“党史知识擂台赛”,使全体职工更加热爱党的光辉历史。截止目前,全站共组织集体学习18次,开展集体讨论活动2次,知识竞赛2次,党员讲党史小故事2次,观看红色影片4次,瞻仰红色革命遗址1次,人均撰写心得体会4篇,记写学习笔记3万余字。三、主要工作举措(一)重学习抓干部素质提升到位。一是通过深入学习,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提高全体农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二是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开展了学党史讲大局凝思想谋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二)重项目抓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一是扎实实施省市农机化项目。二是做好2021年度农机化项目申报工作。三是我站多方协调,特事特办,积极申报全国重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资料已经过省市评审,正等待农业部评审通过。(三)重源头抓平安农机建设监督到位。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举办2021年农机驾驶员考试,提高全市驾驶员持证率;二是开展2021年度农机检验工作,制定了《2021年农机检验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农机检验动员大会,成立了检验工作组,责任到人,奖罚明确,深入村户开展动员,提高机车年检率。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虽然我站在2021年农机化工作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兄弟单位相比和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一是新型农机经营组织运行管理不规范,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整体水平不高,懂经营、会管理的理事长不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二是农机队伍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技术型、复合型、专业型机手匮乏,特别是农机专业技术人才断层,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三是绺绺田影响和制约着全市植保无人机产业和农业机械发挥更大的作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瓶颈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争取各级支持,有重点、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五、2022年工作计划1.认真落实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万元。二是扎实实施好农机技术项目。推广引进先进适用的特色农机、特色技术。新增大型拖拉机20台,完成土地深松面积10万亩。2.加快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2022年我站把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作为推动农机化工作发展的主引擎。一是支持禾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民间资本在我市建设粮食烘干基地一座,进一步完善粮食收、储、运、加工全产业链。二是支持北极乐丰农机服务合作社创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典型;三是新购植保无人机5架,加强植保服务能力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我市高效植保机械化服务能力。3.大力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重点扶持2个农机合作社进行装备提升和经营模式更新,配备新型农机具,示范推进整村托管服务模式,支持做大做强做优。4.推进高效农机装备与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加快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大力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和复式作业农机新装备,推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强化果业生产技术装备支撑,试验示范苹果全自动防雹机械化装备,提升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绿色高效和智慧农业建设,将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作为农作物品种选定、耕作制度变革、机耕道路改造、农田基本建设等工作的重要目标,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为全程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5.稳步提升农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年内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1500人,举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培训班2期,培训驾驶员50名,建立一支10人以上的女子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队,打响我市植保无人机服务品牌。6.精心做好“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业机械化生产。全年计划完成机耕作业面积47万亩。机播作业面积35万亩,其中机播小麦面积26万亩,机播玉米面积7万亩,机播油菜面积2万亩。机收作业面积39万亩,其中机收小麦面积26万亩,机收玉米面积9万亩,机收油菜4万亩。7.强化宣传,做好信息报道和统计报送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农机科技知识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普及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掌握农机新政策、新技术、新机具。年内完成信息宣传报道60篇以上,每月不少于4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咸阳市农机管理中心授予2021年度全市农机化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先进单位、农机宣传先进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