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茶叶产业技术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茶叶种植新品种、加工新机具、生产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与推广,开展茶叶产业开发服务。 | |
住所 | 勉县贾旗路12号农技中心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纪彦峰 | |
开办资金 | 2.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万元 | 1.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勉县茶叶产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技术培训,不断强化产业技术支撑。全年组织编发技术指导材料3000余份,开展技术指导、培训20场次,培训、指导茶农700余人。通过技术培训,低产茶园改造、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得到了有效贯彻。(二)狠抓技术落实,加强茶叶基地建设。以示范片建设为统领,科学规划,在元墩、漆树坝等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300余亩。通过指导茶农实施标准化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采摘等技术,在阜川、漆树坝、元墩镇等地,培育丰产茶园1.5万亩。根据低产茶园现状,结合项目实施,以实施改树、改土、改管等改造技术措施为重点,通过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及到园现场指导的方式,在阜川、漆树坝等地,建立低产茶园改造示范片4个,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县改造低产茶园1.5万亩。(三)积极做好茶事活动,对外宣传展示勉县茶叶。为提升我县茶叶知名度,宣传、推介勉县茶叶。一是今年3月份,在阜川镇小河庙村,举办了“勉县2021春茶采摘节暨电商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向外界展示了我县茶叶基地优良的生产环境和优质的茶产品;二是为凝聚茶人合力,弘扬工匠精神,传承传统技艺,与县总工会、相关基地镇组织县域内制茶能手近80名,在元墩镇水碓村成功举办了“勉县第二届手工茶制茶大赛”,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鼓舞了产业发展信心。三是选送汉中仙毫、毛尖、炒青、红茶等茶样39个,组织县域内7家茶企,在汉中茶城参加了“2021年汉中仙毫全国经销商大会暨汉中茶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活动,宣传、展示了勉县茶叶。(四)认真实施项目,促进茶产业发展。一是依托“2021年茶叶优质高效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实施。认真开展了茶园病虫害调查,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指导茶企、茶农实施。二是扎实实施了农技体系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建立茶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500亩;特聘农技人员4名,并指导其积极开展咨询服务;以标准化茶园管理、清洁化茶叶加工为核心,培育茶叶生产示范主体6个,进一步增强了茶技推广示范服务能力。三是产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组织实施了“省级标准化茶叶示范园、夏秋茶综合开发利用、茶叶品牌宣传与市场推介”等项目,为我县今后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四是做好茶企项目建设指导。指导茶企实施“国际农发基金贷款项目”8个,“资产收益扶贫、3+X茶叶基地建设”项目6个,为产业发展提供后续支撑。(五)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好“四个不摘”,按照县上统一安排,我们在新街子镇二道河村,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帮扶责任,选派人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效。二是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做好村容户貌环境卫生提升,收入核算和产业发展等,保障脱贫户持续增收;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与村两委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制定等工作。通过各项帮扶措施落实,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六)其他工作。一是完成了县政协委员提案回复1件;二是紧跟生产动态,开展春茶生产调查,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三是在汉中日报上稿2篇,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学习强国等中、省、市、县信息网站上上稿15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1年,我们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茶叶提质增效,按照“稳面积、扩加工、强品牌、增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强绿色标准化茶叶生产技术推广,狠抓清洁化加工水平提升,不断拓展茶品种类结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一)茶叶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今年,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针对春季持续低温多雨的不利气候,指导茶农科学管理茶园,抢抓时机采摘,持续加大标准化茶叶生产技术服务力度,确保茶叶生产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贯彻,全年生产茶叶10560吨,产值14.1159亿元,茶叶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二)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深入推广应用。以提高茶园管理水平,保障茶品安全为目的,采取“物理诱杀、农业防治、生态调控、化肥减量施用”等综合措施,在阜川镇小河庙村、元墩镇杨家坪村、新铺镇熊家坪村,建立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片3个,面积800余亩;通过建立示范片与大面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阜川、漆树坝、元墩等地,推广茶园绿色标准化管理技术13万亩,促进了全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三)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稳步提升。为提高和统一茶叶加工质量,依托项目实施,在阜川、漆树坝等地,采取改(扩)建茶叶加工厂房,改善茶叶加工环境;引进气热混合杀青机组、自动化理条机等,建立茶叶清洁化生产线等方式,新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4个,改建3个,全县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优化了全县茶叶生产、加工布局,提升了茶叶加工水平和质量。(四)主动适应市场,茶品发展多元化推动茶企借助“电商扶贫、供销系统”等销售渠道,扩大大众绿茶的生产、销售,促进了夏秋茶的生产;借助项目实施,引导茶企加强黑毛茶的生产,构建稳定的产销渠道,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名优绿茶生产为主导,红茶、白茶、黑毛茶共同生产的多元化格局。(五)茶事活动连获佳绩。通过持续开展“手工制茶大赛”活动,培训和培养了一大批制茶技师,在全省第二届手工制茶大赛上,我县共获“一、二、三等奖”各类奖项9个,获奖总数占省、市前列,并有一名选手荣获“天汉工匠”荣誉称号;在“2021陕西茶艺大赛汉中赛区选拔赛”活动中,我县选送的玖鼎茶坊取得了第二名的良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回顾2021年茶产业发展工作,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茶叶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不足;二是夏秋茶鲜叶利用率不高,产业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年龄断档严重。2、改进措施2022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强化技术服务,做好市场信息对接,促进企业生产、销售规模的壮大。二是引进黑毛茶产销企业,加强黑毛茶的生产,提高夏秋茶鲜叶利用率。三是紧抓高层次人才引进契机,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同时,依托特聘农技员、乡土专家等,构建镇村技术服务体系。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围绕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目标,结合市委、市政府《汉中市茶叶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建设任务,2022年,我们将从以下7个方面加强建设:1、建设优质茶叶生产基地。通过引进无性系茶树品种,改造、提升茶园生产条件等,建立高标准无性系茶叶示范园1-2个,引导茶叶基地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强化技术示范,以茶园“改园、改树、改管、改土”等措施为重点,引导茶企、茶农改造低效茶园1.5万亩。2、提升清洁化茶叶加工水平。依托“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项目实施,强化技术服务,指导经营主体引进“清洁化、连续化”茶叶生产加工机械,新建、改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4个以上,新申报sc认证茶企2家。3、做好茶叶品牌宣传和市场维护。立足我县茶区良好的基地环境和产业发展基础,精心制作勉县茶叶宣传片,扩大茶叶宣传效果;根据省、市茶叶宣传、推介活动计划,争取县财政资金支持,及早宣传动员,精心组织,做好西安、汉中等茶叶宣传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开展茶叶市场检查,维护“汉中仙毫”良好品牌形象。4、加强夏秋茶的综合开发利用。强化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引导茶企做好中档绿茶的生产、销售,全力支持以梅岭公司为核心的“陕西炒青”茶叶的产、销工作;利用项目和资金支持,做好黑毛茶的开发、生产,丰富我县茶叶种类,促进茶叶多元化生产。5、加强主推技术的推广运用。以“茶园绿色标准化管理”技术为主,在漆树坝、阜川、元墩等茶叶主产区广泛宣传,大力倡导“少施或不施化肥,增施有机肥,严禁使用农药”等绿色、安全茶叶生产理念,全年推广“茶园绿色标准化管理技术”10万亩,新增茶园无公害认证面积0.1万亩,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促进勉县茶叶可持续发展。6、做好骨干茶企培养。采取“技术升级、茶厂改造、市场助销”等方式,加强骨干茶企的培养力度,全年新申报市级茶叶龙头企业2家,培养骨干茶企6家,茶叶种植、加工示范户10个,逐步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进程。7、适时举办茶事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精心策划,认真做好“茶叶质量评比”、“手工制茶大赛”等茶事活动,促进全县茶叶加工质量的提高,鼓舞产业发展信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