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陇县畜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畜牧生产技术推广及应用;草原保护改良及监管;饲草饲料生产及监管检查;畜禽品种引进繁育与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牧生产标准化管理;畜牧业资源保护;畜禽品种登记;镇畜牧兽医站业务监督检查。 | |
住所 | 陇县城关镇东大街1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边会龙 | |
开办资金 | 125.9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陇县畜产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8.8万元 | 55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陇县畜牧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规模养殖情况。1.羊业生产。全县奶山羊养殖场户1288个,其中:正常运行的奶山羊规模场106个,存栏3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227个;全县发展肉羊养殖场户85个,其中:正常运行的规模肉羊场1个,存栏3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大户43个。2.牛业生产。全县奶牛养殖场户382个,存栏奶牛1.2万头,其中:已建成规模化奶牛场9个、5头以上奶牛养殖大户71个。已建成规模化肉牛场16个,1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344个,存栏肉牛2.1万头。肉牛规模养殖已成为全县畜牧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3.生猪生产。全县生猪养殖场户1328个,存栏生猪1.48万头。其中: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58个。4.养鸡生产。全县养鸡场户2928个,存栏鸡9.78万羽。其中:规模化蛋鸡场8个,存栏500羽以上的养鸡大户16个;规模肉鸡场1个,存栏500羽以上的肉鸡大户6个。5.蜂业发展。全县养蜂场户1493个,存栏蜂6.77万箱;全县蜂蜜总产量1653吨,年产值6611.8万元。全县建成中蜂标准化蜂场32个,中蜂养殖大户106个;建成市级中蜂标准化示范场3个、市级中蜂产业扶贫基地2个,建成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17个;建成蜂产品加工企业7个,注册蜂产品品牌7个;建立县级蜂农接待站1个,镇级蜂农接待点6个,全年接待蜂农176人(次);2021年换发《养蜂证》30个,新办18个。(二)奶山羊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内下发了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聘请44名省内奶山羊专家成立了陇县奶山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奶山羊技术工作组,召开了示范区推进会和标准起草启动会;制定了3个体系18个大类180个奶山羊标准体系框架,完成制定技术标准69个,其中:制订发布宝鸡市地方标准2个,牵头制定市级标准2项,牵头制定省级标准1项;建立标准化奶山羊示范场(点)63个,完善下发奶山羊场养殖档案15套,示范区存栏奶山羊6.2万只,年度考核优秀。(三)奶山羊种羊鉴定。全县共鉴定参配种公羊772只,其中特级种公羊76只,一级种公羊322只,二级种公羊331只,三级种公羊43只。鉴定基础母羊(泌乳羊)1933只,其中特级178只,一级861只、二级891只、三级3只。(四)畜禽水产遗传资源普查。畜禽种质资源普查涉及10个镇104个行政村,普查登记符合条件的畜禽品种有: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阿尔卑斯奶山羊、吐根堡奶山羊,中国荷斯坦奶牛,关中马,关中驴、北方中蜂等8个品种;新发现新品种资源1个(秦岭中蜂,未正式认定);登记小尾寒羊、湖羊、萨福克羊,意大利蜂、喀尔巴阡蜂,关中黑猪、苏太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长白猪,狮头鹅、四川白鹅,贵妃鸡、岭南黄鸡,加利福尼亚兔、新西兰白兔,塔里木鸽、石岐鸽,孔雀,鸵鸟,纯血马、宁强马,红腹锦鸡,火鸡,梅花鹿,林麝等商品代畜禽品种26个。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涉及全县10个镇32个鱼塘,养殖面积577亩,普查登记符合条件的水产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秦岭细鳞鲑、虹鳟、鲟鱼、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锦鲤等12个品种。(五)渔业生产。全县水产养殖鱼塘共32个,养殖面积577亩。其中:水产种质繁育场2个,养殖品种为秦岭细鳞鲑,主要用于增殖放流。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12吨,渔业水产总产值248万元,较上年增加15.9%。(六)饲草生产。2021年全县种植青贮玉米5.8万亩,留床紫花苜蓿5.39万亩,留床小冠花1310亩,新种黑麦730亩,燕麦2344亩,红豆草400亩,饲用油菜515亩,豆类1.99万亩,甜高粱50亩,建立牧草试验田261亩。完成青贮饲草15.2万吨,收贮青干草20.1万吨。(七)养殖业环保。2021年,全县直连直报系统备案登记的规模养殖场共128个,其中停养12个,完成设施配套的养殖场116个,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1.07%。全县16个备案登记的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及环境影响备案登记率100%。及时更新直连直报信息系统数据,组织开展了生猪系统月报。年内确定县级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示范点5个。(八)生鲜乳生产。2021年,生产牛奶1.8万吨,3个乳品企业收购羊奶2.01万吨,全县99个奶山羊场户实现了挤奶交奶,羊奶收购价7元/公斤,另外县财政补贴1元/公斤,羊奶收购价的稳步提升促进了奶山羊产业发展。(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生鲜乳监管。年内核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11个,其中:牛奶3个,羊奶8个。核发《生鲜乳运输车辆准运证》10个,其中:和氏乳业9个,小羊妙可1个。根据2021年《农业农村部生鲜乳例行监测计划》,生鲜乳抽检4期41批次,抽检生鲜乳样品164份,经检测,均符合质量要求。2.水产养殖监管。年内协助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许可证》1个;开展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共抽检16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开展“黄河流域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出动执法车辆16辆次,参加检查执法人员40人次,下发禁渔期通告50余份;同时开展了“渔政亮剑2021”专项行动,在“禁渔期”,巡查河道9处、水库3处、渔业养殖场户21个。3.蜂产品监管。指导陇县丰田蜂业合作社和陇县宏发蜂业合作社,年内开具由县农检站印制发放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90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蜂产品数量5000公斤。4.饲料投入品监管。年内组织10个镇畜牧兽医站,结合全市规模养殖场自配料中促生长类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检查,开展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备案登记,共计检查登记畜禽养殖场97个,备案登记饲料品种139个,均符合要求。(十)畜禽良种繁育1.牛业良种繁育。全县已建成奶牛肉牛良种冻配站点28个。累计配送发放奶牛肉牛冻精细管10264支,配送液氮4893立升;完成冻配改良奶牛5018头、肉牛4137头,扩繁奶牛肉牛9155头。完成了32个《陕西省畜禽配种技术员证》年审,新办3个,协助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0个。2.奶山羊良种繁育。年内指导3个奶山羊场办理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选购种公羊77只,向县内59个奶山羊养殖场户进行了投放;指导进优质萨能奶山羊598只(其中种公羊20只);指导引进奶山羊冻精细管10044枚;建成奶山羊人工授精站24个,配发人工授精设备60套;建成胚胎移植站3个。推广奶山羊人工授精10026只。建立日均单产2公斤以上的高产核心群5.2万只,全县奶山羊配种受胎率达94.16%。3.蜂业良种繁育。全县蜂产业发展已进入规模化养殖阶段,年内指导陇县大秦岭蜜蜂育种场申请办理了市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培育新品种秦岭中蜂3400箱,标志着陇县蜂产业已进入良种扩繁阶段。4.渔业良种繁育。协助陕西陇县秦岭细鳞鲑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处和天成镇少刚养殖场等2个渔业繁育场办理了《水产野生动物驯养繁育证》。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建成全省唯一优质饲草试验示范站;召开了全省粮改饲培训会和现场会;发布《奶山羊舍饲养殖羔羊培育技术规范》《奶山羊机械挤奶操作技术规范》2项宝鸡市地方标准;获得“多功能羔羊哺乳装置”“可调节温度羔羊培育舍”2项专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工作效率不高、工作创新不足、工作动力不够。(二)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工作作风,紧紧围绕畜产工作大局,积极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投身奶山羊产业发展。四、2022年工作计划全力抓好奶山羊产业发展;建立优质牧草试验示范站;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养殖场监管及环保;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抓好畜牧业信息预警监测;切实抓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推动渔业发展;加快发展养蜂产业;抓好项目申报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受奖惩情况:边会龙被全国畜牧总站表彰为全国最美牧技员,被市委文明办授予道德模范提名奖;史晓莉被陕西省畜牧总站表彰为陕西最美信息员,被县文明办评为文明家庭;葛陇利在全省专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项目选拔赛中荣获第一名;王芳被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周耀华被评为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审核先进个人涉及诉讼情况:无。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