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宝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9 14:52
单位名称 宝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服务保障。市辖区范围内土地、房产、林地、水域、草地等不动产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矿山储量登记;登记档案管理以及不动产信息平台管理服务等;全市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及运用管理;全市地价技术管理、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等。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六号楼E座
法定代表人 赵辉
开办资金 2073.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51.94万元 243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中心班子克服各种困难,凝聚合力,团结奋进,积极为权利人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一)全年共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112995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34227本,登记证明56580本,超额183.7%;实现抵押登记融资金额426.42亿元,受理档案查询、出具证明64095件。实现管理收入832.35万元,超额108%;代收土地收益金561.18万元,协征契税2.052亿元,超额311%;全年调查回复人民网、市长信箱、12345政务热线等涉及不动产登记的群众信访332件,回复率100%。开辟绿色通道8160次,开展上门服务132次,延时服务办理业务2640件,周六办理业务6432件,证书邮寄244本。(二)分管领导包抓,业务科室配合,协助市局6次下县区督导分局、县局完成异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登记发证和集体土地上各类登记数据的汇交工作。(三)中心领导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列清单,建台帐,放弃正常休息,挂图作战,在市局指导下圆满完成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我市登记财产指标部门38项指标的资料核实和问卷填报等工作。(四)按照市局部署安排,全力配合市局推进全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建设,在市本级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将各县区不动产登记系统、房屋交易系统接入市级一体化平台,实现各县区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等业务一体化协同联办目标。(五)聚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集中开展保障性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圆满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市本级18个小区,44幢楼保障性住房的测绘工作,229幢建筑物首次登记资料的收集、查验,为金河尚居、金陵湾一期共49幢楼9000套保障性安置住房办理了首次登记。上报的2021年全市重点调研课题《浅析如何破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难题》,被市委教研室《宝鸡通讯》选为发表文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力,解决群众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为群众办实事“10项”,共收到各类表扬信10封,锦旗9面。(一)创新工作方式,推进便民利民服务。率先实现线下窗口业务“一窗受理”,积极为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提供精准服务。开辟绿色通道,预约上门服务,延时服务,证书邮寄,“星期六”对外办公等特色便民服务。(二)优化业务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在已实现一般登记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流程,将一般登记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抵押登记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即时办结件增加到7类,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再提速。(三)凝聚多方合力,破解历史遗留难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解决126幢楼房办证难题,让5666户群众顺利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四)聚力攻坚克难,完成一体化平台建设。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实现了全要素、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模式。开发的掌上“宝鸡不动产一体化APP”“宝鸡不动产微信公众号平台”“宝鸡不动产公共服务平台”三个平台线上业务均运行。已实现转移登记、预告登记、抵押登记、不动产信息查询网上申请办理;新研发的“证书证明核验”“证书附图核验”,经上线调试完善后正式推广使用,个人扫描二维码就可核验证书、证明真伪,不动产权证书不再附图,扫描可视;2021年11月不动产登记系统与税务系统实现对接,实现“跨国界、不见面、零跑路”的全新不动产登记模式,并成功办理多件跨国、跨省业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主动学习政治理论、钻研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劲头不足,没有拓展学习方式,更多通过互联网、微信群、QQ等方式开展学习讨论。2、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在破解群众反映的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上,有时缺乏大局意识和应有的担当,总觉得是其他相关部门责任,实质上与登记部门关系不大,主动作为给上级报告破解难题的建议意见不全面不及时。3、创新服务意识不强。不善于学习新理论、接受新事物,工作缺乏大胆创新,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二)改进措施。1、强化学习意识,提升素质素养。坚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理论观点、精神实质和科学方法,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筑牢信仰之魂,厚植为民之情,坚持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强化责任担当,破解登记难题。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追求,自觉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准。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原则,积极献计献策,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办证难”问题,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科学决策能力,主动担当作为破解不动产登记难题,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3、强化作风建设,推动创新发展。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锤炼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创新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凝心聚力为企业和群众做好不动产登记服务工作。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1.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把攻坚克难作为干部分析研判、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标准,夯实不动产登记队伍人才支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支部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扬真抓实干作风化解历史问题,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对不动产登记的满意度。3.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发挥日常监督“探头”作用,强化正面引领和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党建引领,努力在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秉承“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拓展登记服务模式。着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和服务质效,促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创新发展,助力我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提升。(二)持续深化统一确权登记改革。1.持续完善“互联网+一体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在已实现转移登记、预告登记、抵押登记、不动产信息查询网上申请办理的基础上,协调推进与财政非税系统对接,实现“一键缴费”。在打通信息共享方面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系统内容,逐步拓展不动产业务类型。实现申请资料“零纸张”,业务办理“不见面、零跑路”,抵押登记“秒办结”的不动产登记目标。2.推进电子证照库建设。在市局的指导下,协调市大数据局服务局推进电子证照库建设,适时完成与证照库对接,实现电子证照历史信息的批量导入和批量签章功能,不断优化提升电子证照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完善电子证照调用核验、互信互认体系,扩大电子证照在各个领域和各类系统中的覆盖范围,让不动产电子证照在各类政务服务和监督检查中得到全面应用。3.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向市局上报切实可行的建议,积极协调推动群众愁盼的难点、堵点问题化解,切实推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4.配合开展“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改革。通过多测合一、数据共享、提前介入、部门联办等举措,为“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提供坚强保障。确保企业在交房时同步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让购房人一手拿钥匙一手拿“房本”,便于群众尽快办理落户、上学、抵押贷款等事宜,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居住权与所有权同步到位,真真正正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三)持续夯实不动产登记管理基础。1.全面提高综合改革水平。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系统调查研究工作,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加强统筹联动,确保重大改革事项取得实效。2.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资金统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建立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固定资产管理和内审工作制度。3.指导凤翔区做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细心谋划登记数据整合录入及登记平台转换工作,为并入市本级平台打好基础。4.解决中心体制编制问题。在市局的指导下,下大力解决中心编制体制问题,形成单位级别、管理层级、经费来源、人员配置与我市不动产登记事业发展规模相适应的机构编制保障体系。5.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大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树立窗口文明形象。通过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标准、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有效措施,促进不动产登记和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同步推进,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6.全力推进经营性资产的统一监管。在市局的指导下推进市房地产测绘队改制工作,完善内部体制机制,做好资产审计,确保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国资部门对企业经营性资产的统一监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