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气象局
铜川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2-05-19 14:45
单位名称
铜川市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规章制度监督实施·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气象宣传教育
住所
铜川市新区金谟东路5号
法定代表人
牛桂萍
开办资金
3475.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74.93万元
3050.62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4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活动1.全力做好防汛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全市气象部门精密监测、准确预报、提前预警,重大天气过程无一漏报。成功应对寒潮、冰雹、暴雨等21次灾害性天气过程。召开气象信息发布会10次。启动应急响应25次71天,分管副市长在市气象局召开防汛调度会3次。应急指挥部组织灾害防御48次。2.十四运及残特奥会保障圆满完成。制定“十四运”铜川赛区各类服务方案及应急预案,提出高影响天气熔断机制。召开专题推进会5次,开展应急演练1次。新建六要素监测站6套、气象显示屏5块。设立预报首席专家,实行气象服务“清单制”,发布专题产品47期,完成测试赛、火炬传递和十四运会、残特奥运动会正式比赛气象服务保障。3.部门联动形成灾害防御合力。开发“铜川市气象信息语音智能融合系统”,实现短信、传真、语音的靶向对标一键式发布。强化与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21期、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预警2期。联合林业局建立森林火险预报、人工增雨(雪)作业、预警信息发布传播三道“气象防线”。联合交通运输局每日向决策用户发布路况信息。依托12121智能语音外呼系统开展政府决策用户主动叫应服务。联合市委宣传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工作的通知》,规范气象信息发布管理。与农业农村局、果业发展中心、人保公司强化信息共享,重点加强冬春季农业灾害防御。4.多措并举做好各类气象服务。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做好春耕春播、“高考”、“三夏”、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服务保障。围绕能源保供、全域旅游、海绵城市、航天科技产业发展等开展专项服务。5.推进“人影智能示范市”建设。利用物联网+气象技术,实施人影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全市24个固定人影作业点、市级指挥平台和雷达基地安装电子围栏和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开展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联合应急局组织人影安全检查。人影装备年检合格率100%。举办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能培训班,承办全省人工影响天气自动高炮系统应用操作培训班,提升人影作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业能力。6.社会管理职能充分发挥。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政务服务“百日攻坚”行动。新增即办事项3项、便民社会化服务事项4项。开展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79处,升放气球安全巡查75次。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防雷检测机构3家、重点单位77家,联合应急局开展双随机抽查单位9家。首次与防雷检测单位签订防雷安全责任书,联合应急管理局对检测单位执法检查2次。加强人影工作安全管理,修编人影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二、取得的经济效益1.发布《重要天气报告》26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3期、预警信号118期、《天气实况通报》64期,决策服务材料获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6次。发送预警信息117条,受众433.8万人次。启动手机短信“绿色通道”2次,受众162万人次。通过显示屏、农村大喇叭、微博等发布预警信息1.2万次,受众85.9万人次。2.气象工作助力城市形象提升。铜川获2020年度全国最受关注的天气预报城市。积极探索“旅游+气象”服务模式,宜君县成功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县”国家气候标志。3.气象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完成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各类气象数据传输质量全面达标。布设冻土、大型蒸发等自动化设备,新建、升级监测站18套,多要素站占比达70.7%,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监测能力进一步增强。4.联合市科协成立市中草药气象服务研究中心,加强重点难点项目科研攻关。做好迭进式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重大天气过程及时复盘总结。中、省、市科研课题立项6项,发表和交流论文15篇,完成地方标准化项目建设1项。自主开发“气象防灾减灾作战指挥系统V1.0”,取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三、存在问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新兴产业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开展气象保障服务还需进一步提升能力。四、改进措施拓展气象专业服务,加强部门合作,联合开展重大课题、重大研究、重大项目建设。五、2022年工作计划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聚焦重要时段、重大灾害、重点地区全力做好迭进式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重大活动等气象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