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城乡卫生服务中心(延安市安塞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城乡统筹、综合协调、长效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改水改厕,除害防病和卫生单位的创建。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1803室 | |
法定代表人 | 倪明慧 | |
开办资金 | 1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7.47万元 | 206.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在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和各镇街、各成员单位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复审。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和《安塞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实施方案》,对各职能部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完善了问题台账和整改机制,累计整改落实市、区反馈问题130余条,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病媒生物防制、健康细胞创建等国卫复审九大项工作成绩显著,各项工作指标超出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暗访。同时,为巩固提升单位、个人对国卫复审的工作热情,择优选强表彰了14个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先进集体、19个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先进个人,为后续开展国卫复审建立了奖励激励机制。(二)三项举措助力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环境整治。印发了《立即在全区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助力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干部群众开展“搬家式”大扫除活动10余次,着重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地带、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加大清洁、消毒、通风力度,创造了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强化督导检查。联合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相关部门,对农贸市场进行防疫消毒消杀督导检查。督促市场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清理市场内外环境卫生,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建立农贸市场消毒消杀登记台账,对市场开展消毒消杀工作进行规范指导;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制作宣传标语、大型喷绘等200余条(处)在全区广泛宣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理念,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掌握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要点,养成勤洗手、多通风的良好习惯,大力提倡“口罩文明”,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三)爱国卫生专项工作深入推进。1.广泛开展爱卫宣传。一是组织文明办、城管执法局等18个部门单位围绕新冠疫情防控、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目标,紧扣“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活动主题,在区政府门口召开了第33个爱国卫生月启动仪式,动员各镇(街道)相继开展了爱卫月宣传活动12场次,广泛开展了文明行为养成、卫生健康、病媒防制、环境卫生整治等领域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和谐的爱卫氛围。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品、宣传资料30余种、30000余份。二是在安塞有线电视台、体育场电子屏播放为期一个月的爱卫月活动倡议书,在城各街道、各镇循、宾馆、酒店、“六小行业”门店的LED屏循环播放爱卫宣传标语,动员全民参与并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中。三是联合教体局组织全区18所小学,开展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主题手抄报漫画”有奖竞赛活动,使“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新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四是联合文明实践办、团区委、鼓乡爱心协会共计31人开展了以“健康徒步走低碳环保行”为主题的徒步志愿者活动。活动中,累计清除卫生死角31处,清理垃圾80余袋,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新方式,引导沿线100余名居民自觉参与到了活动中,切实营造出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利用安塞的大街小巷,制作写真宣传标语600多条,宣传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2.实施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以迎接国卫复审为抓手,实施环境卫生分片包干责任制。各片区牵头部门单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制定得力措施,下功夫治理了“脏、乱、差”现象,建城区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投入297.6万元持续壮大乡村保洁员队伍,全面开展“四堆”“十乱”治理。全区11个镇、3个街道办、117个村累计清除卫生死角9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60余处,清理公路边沟210公里,清理野广告1000余处。3.开展“六小行业”专项治理。组织卫健、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监督、疾控等部门单位开展“六小行业”专项治理,累计清除卫生死角200余处,清理乱写乱画300余处,治理物料乱堆73处,拆除违章建筑4处,整治建筑工地6处,规范占道经营、乱摆摊点200余处,规范车辆停放1000余次,规范六小行业93家。4.深化病媒生物专项防制。一是利用电子屏广泛宣传科学“灭鼠、灭蟑、灭蚊蝇”等除害防病知识,提高群众的除害防病意识。二是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契机,大力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卫健局、市场监管局牵头对“六小行业”、公共区域、各医院、各学校等重点场所进行了大检查,对防护设施不完善的,限期整改完善。同时,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清洁家园活动,治理卫生死角,喷洒药物。通过本次活动,完善了病媒生物防护设施3000余处,治理病媒孳生地300余处。三是出动230余人次深入城下,完成了全区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工作。四是投入资金131.6万元,通过政府采购,委托科创杰、朗益两个病媒生物专业消杀机构对城区公共区域、机关单位进行和各镇街病媒生物进行集中消杀,切实将病媒生物密度降低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范围内。5.深入推进卫生创建工作。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各镇街各单位积极组织领导,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推动城乡整洁行动向纵深发展,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区117个行政村,98个村已创建成为省级卫生村,区级卫生村全覆盖;123个单位已创建成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级卫生镇全覆盖,2个镇创建成了国家卫生镇,国家卫生镇覆盖率达25%。(四)健康安塞建设扎实开展。一是联合各类健康细胞牵头单位制定印发11类健康细胞推进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按照“打造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的工作思路,建成市级示范健康机关5个、健康社区2个、健康村庄6个、健康学校4个、健康医院3个、健康企业2个、健康家庭100户。涌现出了张莲莲、曹凯等一批全国最美家庭。二是把无烟党政机关建设作为践行健康安塞理念的具体行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控烟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为目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落实无烟党政机关的管理考核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全面开展并建成区级无烟党政机关29个。(五)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斐然。2021年我办乡村振兴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盯农业产业发展,围绕“两强两稳一突破”的总体思路,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白渠村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一是选派单位基层工作经验最丰富,且有驻村工作经验的党员韩磊同志担任第一书记,选派吃苦耐劳的年轻干事张延斌担任驻村工作队员,扎根白渠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二是强化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有针对性地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对无劳动能力的按照“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残疾人救助等政策。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http://m.haoword.com/qiyewenhua/guizhangzhidu/ http://m.haoword.com/syfanwen/huibao/_blank制度,建立监测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三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对脱贫户及重点户的预警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组织帮扶队伍和白渠村种植户、养殖户积极参加区、镇、村举办的技能培训,虚心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培养了一支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帮扶工作队伍,培育了一批懂农业、爱农业的新时代新农民,为白渠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了人才储备。四是秉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的根本思想,我办积极协调资金45万元,为樱桃采摘园配备了保温棉被,协调水务部门项目资金60万元,为白渠村22座蔬菜大棚建设了排水边沟,协调蔬菜局项目资金3.6万元,为生态蔬菜种植基地添置了温室轨道车。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白渠村农业产业效率,促进白渠村脱贫产业稳定增产增收,让绿色农业成为白渠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二、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2021年,我办各项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整洁行动存在薄弱环节,农村环境整治尚不到位;二是乡村保洁员工作经费不足,致使村级保洁存在较多盲区;三是城乡居民卫生意识相对较差,乱扔、乱倒行为履行不止。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爱国卫生工作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以保证爱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三、下年度爱卫工作谋划1、持续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加大检查力度,通过定期督查、联合督查、日常督查三种方式,全民落实我区国家卫生城市的常态化管理机制。2、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活动,不断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以健康政策、健康场所建设为重点,推进“健康安塞”建设深入开展。4、继续开展以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把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实现病媒生物防制常态化管理。5、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切实提高乡村保洁员的待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