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地方志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修编地方志,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宝鸡市志》、《宝鸡年鉴》编写;县区志书、年鉴和市级部门志编写规划指导;旧志校对、整理出版、地情资料提供。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2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纪志远 | |
开办资金 | 47.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44万元 | 8.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地情网.政务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市志办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全市地方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的工作思路,聚焦志鉴编修,开发地情资源,服务大局,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轮修志工作、抗击新冠疫情志编纂在全省领先,读志用志活动经验在全省推广。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市志办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年度职能目标任务。(一)《宝鸡市志(1990-2010)》出版发行。5月,《宝鸡市志(1990-2010)》公开出版发行,志书分上中下三册,共46编408万字,收录地图6幅、照片338幅,全面翔实记载了宝鸡市20年间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二)2021年卷《宝鸡年鉴》进入出版环节。完成《宝鸡年鉴》115万字编纂工作。12月下旬公开出版发行。(三)《宝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编纂工作全力推进。按照《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编纂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对缺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已补充资料20余万字,形成初稿53万字。(四)指导中国名酒志《西凤酒志》修改编写工作。向省地方志办公室领导汇报中国名酒志《西凤酒志》编写工作,争取省志办支持。市地志办领导带队多次赴西凤酒厂进行指导,督促制定《西凤酒志》修改方案,协调补充完善资料3万余字。(五)开展读志用志宣传和志鉴书评活动。深入开展“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学国史爱祖国爱家乡”第六届读志用志宣传月活动。在《宝鸡日报》创办“地方志专版”两期,刊载书评9篇,其中《记录时代步伐,谱写宝鸡新篇章》书评被中、省地方志网站刊载。(六)开展《宝鸡影像方志》后期节目摄制。加强与宝鸡电视台的协作沟通,积极推进《宝鸡影像方志》后期拍摄工作。春节期间在宝鸡电视台播放《宝鸡影像方志》4集。自2018年启动以来,累计拍摄完成18集,播出14集。(七)开展《宝医宝药》系列视频节目摄制工作。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联合市卫健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宝鸡电视台共同制作《宝医宝药》中医药历史文化系列视频节目,拟定拍摄方案,赴眉县常兴镇车圈村、眉县中医院、太白山中草药种植基地开展探访调研活动。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协调推进。(八)推进方志馆建设工作。主动汇报、对接沟通,市、县区方志馆建设纳入《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积极与市图书馆合作共建宝鸡市方志馆,先后向县区地方志机构、省内各市发函,征集图书资料,目前共提供馆藏资料2600多册(套)。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1年,一是《宝鸡抗疫志》编纂纳入全国试点。《宝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志》编纂工作启动早、行动快、有特点、成效突出,2021年7月,宝鸡市被确定为全国抗疫志编纂试点市。目前,《宝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编纂已形成初稿53万字。二是宝鸡第二轮修志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2021年5月,《宝鸡市志(1990-2010)》出版发行。11月,《宝鸡市志(1990-2010)》被评为宝鸡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2月8日,宝鸡市地方志办公室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方志论坛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三是讲好宝鸡故事作品在全国获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讲述渭河故事、传承渭河文化”活动,2021年7月,我办推荐的《千河情深》获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讲述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系列活动征稿作品全国三等奖。四是宝鸡读志用志活动经验在全省推广。2021年5—8月,在全市组织开展第六届读志用志宣传月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10月,我市开展“读志用志”宣传活动经验材料——《修志为用抓服务,务实创新引风气》被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以文件转发全省各市(区)推广学习。五是地方史编修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12月15—17日,在全省地方史编修研讨培训会上,市地志办就《宝鸡简史》编修工作作了经验交流,受到省志办和与会人员肯定。六是《宝鸡年鉴》编纂成效突出。2021年12月,2021年卷《宝鸡年鉴》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卷《宝鸡年鉴》《金台年鉴》《太白年鉴》参加第三届全省地方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奖。七是方志资政服务得到市领导肯定。开展《记录小康工程》大事记整理和编写工作,为市委宣传部提供1949—2020年大事记初稿1918条22万余字。组织编写《宝鸡“工业强市”之路》送阅件约2万字,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呈送市级领导及县区、相关市级部门参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志鉴编纂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2.方志馆建设比较滞后;3.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人员不足问题依然根本解决。改进措施:1.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不顺;2.全市各县区志鉴编纂质量参差不齐;3.编修志鉴质量不高。(二)改进措施:1.做好志鉴编纂工作。开展第三轮修志工作的组织管理、编纂模式、续修方式、体例内容等调查研究。加强统筹指导和督促检查,持续推进县(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2.持续推进古籍保护、乡村文化保护工程。争取省志办支持,将1—2部旧志列入全省旧志校注出版补助项目,指导做好明万历五年《凤翔府志》加注标点、清理段落工作,印刷出版《石门遗事》。按照《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编纂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宝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初稿的修改完善、评审等工作。3.探索开展地方史编研工作。围绕挖掘、传承和弘扬宝鸡悠久历史文化,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体现科普性、故事性、趣味性为特点,组织编写《宝鸡史话》等地方史文化丛书,起到与地方志书互为补充、服务发展的作用。4.加强历史文化宣传。做好市政府网站地方志栏目、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网站维护管理,丰富网站内容,为社会各界了解宝鸡历史文化提供便捷平台。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做好第三轮修志前期准备工作。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省志办工作部署,认真总结前两轮修志工作经验,开展第三轮修志工作的组织管理、编纂模式、续修方式、体例内容等调查研究。(二)巩固推进市、县(区)两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成果。做好2022年卷《宝鸡年鉴》编纂、印刷和出版发行工作。加强统筹指导和督促检查,持续推进县(区)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组织参与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建设,提高出版时效和编纂质量。(三)持续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工作。鼓励县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旧志整理工作。争取省志办支持,将1—2部旧志列入全省旧志校注出版补助项目,指导做好明万历五年《凤翔府志》加注标点、清理段落工作,印刷出版《石门遗事》。(四)开展乡村文化保护工程。加强对镇村志编纂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持续推进镇(街道)、村(社区)志史编纂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五)做好中国名酒志——《西凤酒志》编纂工作。协调配合省志办和西凤酒集团公司做好中国名酒志——《西凤酒志》的评审、资料补充、修改完善和印刷出版工作。(六)探索开展地方史编研工作。围绕挖掘、传承和弘扬宝鸡悠久历史文化,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体现科普性、故事性、趣味性为特点,组织编写《宝鸡史话》等地方史文化丛书,起到与地方志书互为补充、服务发展的作用。(七)做好《宝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编纂工作。按照《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编纂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做好《宝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初稿的修改完善、评审等工作。(八)加快推进方志馆建设。按照宝鸡市《关于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加快推进市、县区地方志馆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方志馆建设。加强与宝鸡市图书馆合作,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共同建设宝鸡市方志馆;指导县区采取新建、改建、联建等方式开展方志馆建设。(九)加强历史文化宣传。做好市政府网站地方志栏目、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网站维护管理,丰富网站内容,为社会各界了解宝鸡历史文化提供便捷平台。持续开展方志文化宣传活动,推动宝鸡历史文化、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十)做好地情方志文化系列视频节目拍摄工作。协调做好方志文化系列节目——《宝鸡影像方志》剩余4期节目的摄制、播放等工作,协调市卫健委、宝鸡电视台开展中医药历史文化系列短视频——《宝医宝药》调研、拍摄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