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略阳县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中小学提供电化教育教学服务。中小学电化教育教学管理、业务指导与技术咨询,电教设备、仪器、实验器材管理。 | |
住所 | 略阳县高台小学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李华 | |
开办资金 | 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略阳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75万元 | 3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略阳县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领导,完善信息化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按照《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2021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和汉中市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学研在汉中”三年行动计划,县教体局将教育信息化2.0行动纳入《略阳县“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完成教育网信工作顶层设计,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分解工作措施,定期召开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二)“专递课堂”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我县继续推进“专递课堂”建设,总结专递课堂教学经验,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我县“专递课堂”已经常态化运行。主课堂为略阳县城区东关小学和乡镇中心校接官亭镇中心小学,辅课堂为贫困面较大、贫困学生较多的边远镇村所在地的郭镇木瓜院小学、白水江镇青泥河小学、徐家坪镇秦河小学和药木院小学。使我县小学覆盖远程互动教学师生达到了全县学生的一半以上。特别是今年我县天津高级中学和西安市交大附中雁塔校区,仙台坝镇中心小学和杨凌高新小学通过“专递课堂”建立了远程互动,把陕西省名师资源带到了山区偏远的孩子家门前。我县通过在线直播、录播、在线共享等手段,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帮助薄弱学校进步,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三)宣传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我们紧紧围绕教育重点工作,遵循新闻规律,扎实开展质量高、分量重、影响大的宣传报道工作,办好“略阳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用心讲好略阳教育故事,我单位被评为略阳县优秀政务新媒体工作单位。截止12月31日,共编发了教育体育信息稿件1222篇,并对局微信公众号进行功能完善,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置栏目,着力打造图文并茂、富有品位的宣传新形象,大大激发了学校教师的投稿积极性。还建立了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反馈机制,紧盯贴吧、论坛等社区网站,做好舆情监测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应对媒体,有效防止了负面新闻的持续炒作、发酵,维护了教体系统和谐稳定。积极配合中央电视台、西安市教育电视台、全省均衡化验收专题片中略阳教育部分和教师节优秀教师专题片工作,收到了较好反响。(四)影视教育扎实开展。电影放映遵照上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本着“那里有需要,就把电影放到哪里”的服务理念,把电影车开到学校,坚持每学期给每一所学校实地放三部电影,为全县50余所学校,共放映电影190余场,观众近2万人次。通过爱国主义影视教育活动,不仅在精神上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洗礼,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狠抓培训,锻造信息化专业队伍。完善县外、县内和学校三级培训机制,把信息技术素养作为教师业务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实行教育信息化同教师评先评优、晋级晋职挂钩,未按要求完成信息技术培训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过关者,一律不得参评晋级。建立完善了信息化培训、考核、认证、激励一体化机制,督促引导全体教师加强信息技术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培训课时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教育信息化推进“停课不停学”工作。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停课不停学”的总体思路,我县教体局和联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进使用“钉钉”电子办公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开展远程业务培训,组建各部门与学校对口股室的业务工作群,即时通过钉钉平台发送通知和文件,构建数字化办公平台。全县学校、幼儿园利用“钉钉”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停课不停学”等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二)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县。通过学校基层调研,发现基层一线教师教育资源使用极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教师在网络上寻找优质教育资源非常困难,甚至还有自掏腰包的现象。通过几轮调研论证和试用后,我县与深圳21世纪教育资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搭建我县教育资源平台,为全县1400余名中小学教师免费提供课件、教学设计、微课、课堂实录、作业、试卷等教育教学资源,截至今年十月统计数据显示,全县下载各类资源108100件,实现了我县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落到实处。除了网上优质资源外,针对部分教师特别是新任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学生练习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我县还开展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活动。以学科中心为依托,组织名优骨干教师成立全县大备课组,每周固定半天时间开展集体研讨电子备课活动,完成一至两周工作量的电子教案,经审核后通过专用工作群发至各校使用。(三)设备升级更新提速超越。今年以来我县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普查全县教育信息化设备情况,本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原则,注重有效性和促进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区学校和偏远小规模学校统一标准实施配备,对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职教中心、东关小学、接官亭镇中心小学、略钢九年制学校等20余所学校和教学点进行了设备配备。有效提升了学校特别是偏远小规模教学点教育现代化水平。(四)创客教育走进偏远农村。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实践教育,近年来筹措资金近60余万元为接官亭镇中心小学,把创客教育教室带到了农村学校,走到了农村孩子身边。筹措资金近30余万元为农村9所中小学建设创客教室1个,配备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机等设施设备32套,组织开展机器人培训10余次。参加汉中市第三届机器人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接官亭镇中心小学荣获精神文明奖,我县被评为优秀组织奖。10支队伍参加陕西省机器人大赛取得了6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观念陈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有待提高。个别偏远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促进教育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不到位,在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上投入的精力不够。2、网络与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部分干部职工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保密意识不够,缺乏自觉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敏锐性;个别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及审核制度执行不严,有时发布不准确或错误信息,技术层面对网络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不及时。3、教育成果质量还要继续提高。教师课题成果和学生电脑作品获奖层次不高,国家级和省市级一等奖成果较少。(二)改进措施:1、更新观念,促进教育信息化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加强“互联网+”建设,抓好“互联网+直播教学”、“互联网+课程资源”、“互联网+学校管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提升教育内涵,为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创新型人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健全教育信息化运行体系,确保网络安全。为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县教体局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制度,建立了管理、电教、教研和督导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县教体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全县教体系统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夯实局分管领导、股室单位推进责任,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过程管理,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检查,助推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3、抓住关键,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内涵。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目标,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应用能力培训,依托信息化推进教育科研,强化校本研修,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信息化素养。完善县外、县、校三级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邀请省市专家到我县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提高我县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二)以赛促用,提升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活动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以比赛促提升,培养一大批技术精、业务强、师德高的骨干教师。本着抓两头、促中间的主导思想,积极参加省市各项信息化大赛活动,提高师生信息化水平。(三)加大投入,继续改善教育信息化条件。根据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完善学校信息化硬件,更新信息技术软件,加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培训,助力学校信息技术提质增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