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信访接待中心

子长市信访接待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9 09:42
单位名称 子长市信访接待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市信访接待服务工作。办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做好信访信息的网上录入和转交、转办;配合市信访局组织好市级党政领导大接访活动,并梳理信访突出问题,报信访联席会议集中交办。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四路口旧县委大院北一楼101室
法定代表人 郭宝军
开办资金 80.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万元 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贯彻政策法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了党政领导接访下访约访制度,每名市级党政领导每月至少安排1次,推动化解了一大批热难点信访问题;市信访接待中心坚持每周一召开例会,梳理分析信访态势,逐一抓好群众信访事项交办化解落实;通过周通报制度,将每周信访情况报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并及时向各相关镇(街道、中心)和部门反馈;严格执行日常考核制度,接待人员按时上下岗,做到群众不走,我们不离,用情用心服务群众,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制定《子长市信访维稳工作应急处置预案》,遇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突发重大信访事项处置有条不紊;建立督察制度,运用电话督察、网上督察、实地督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信访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市信访工作实际,重新完善《子长市信访秩序管理办法》对各责任单位的排查化解、接访劝返、稳控疏导等工作进行明确规定,落实了信访工作责任,确保了信访工作有序开展。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出台了《群众“最多访一次”实施细则》《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实施细则》,规范了工作程序,提升了信访工作质效。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信访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案件办理规程等纳入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视频培训、个人自学,不断增强以人民为中心意识,丰富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提升服务能力。在11个镇(街道)5个便民服务中心配备16名专职信访代办员,通过集中培训、手把手指导等方式,规范提高业务水平,并按照信访干部岗位津贴予以补助,加强了基层信访工作力量。为更好地促进工作,对在信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12名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在全市信访工作会上予以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3、化解信访问题,解决群众诉求。结合实际,适时开展“四个一次”专项行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风险防范,对城乡建设、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资源开采、征地补偿等重点领域信访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行定期排查,摸清底子、建好台账;紧盯重点群体政策落实完善,坚持领导包案机制,压实问题化解责任,推动化解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积极探索实践“互联网+”信访矛盾化解新模式,全面推行信访“网格化”制度,每村设置1名网格员,镇(街道、中心)配备代办员,实现村(社区)有网格员排查矛盾纠纷,镇(街道、中心)有代办员进行网上代办,狠抓录入、受理、办理、答复、送达、督办、复查七个环节,对交办的信访事项,要求简单问题7个工作日办理,一般问题15个工作日办理,复杂问题60个工作日办理,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推动信访工作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网上信访“四率一占比”大幅提升。对上级交办的两批94件重复信访积案,以《提醒函》形式明确各市级领导所包案件及化解时限,以《交办函》形式确定化解责任单位及时限。在各市级包案领导的指导帮助和相关责任单位的有力工作下,通过对重复信访积案的重新调查核实,使得信访群众、特别是上访老户对自己反映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加之“三到位一处理”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第一批55件重复信访积案的化解率达100%,特别是薛亮亮、冯可义等人反映的陈年旧案得到妥善化解,真正实现息诉息访。对第二批39件重复信访积案,在联席会上进行了统一交办,明确要求各责任单位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办结时限、注重办理质量、规范(责任单位办理报告、答复意见书、谈话笔录、送达回证、息诉罢访协议等)档案资料整理、按时化解上报。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提前部署动员,精心制定方案预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严格落实源头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信息“零报告”和接访劝返责任,确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人员吸附稳控在当地,实现了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零上访。二、取得的社会成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信访部门精心指导下,以创建省级示范县(市、区)为目标,以“四个一次”专项活动为载体,以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为抓手,牢固树立人民信访为人民的理念,积极推进信访制度改革,不断增强信访业务能力,提升信访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真正担负起了为民解难之使命。截止12月底,全市共接待来访258批2140人次,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明显,累计受理群众网上投诉693件,重复信访积案化解有序推进,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零上访,全市信访呈现工作有序开展、秩序逐步好转的态势,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信访总量、越级访量依然偏高。二是进京越级缠访老户,特别是涉法涉诉和诉求不合理的信访老户教育转化稳控难。三是一些领域信访潜在风险还很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按照“六抓六提升”(抓基础业务,提升案件办理质量;抓矛盾排查,提升源头治理水平;抓解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抓网上信访,提升“四率一占比”;抓机制创新,提升工作效能;抓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意识)的总体思路,持续强化源头治理,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补齐工作短板,下茬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注重机制创新,持续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要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使网格成为信访维稳的第一道防线和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治理的综合平台。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最多访一次”实施细则和信访事项首办责任制实施细则,突出首接首办、快接快处,力争一次性化解矛盾、解决难题。要严格落实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健全导入司法程序依法处理机制,实现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准确分流、有序导入、及时处理、妥善化解。二是注重网上信访,持续提升信访基础业务水平。要紧紧围绕“把网上信访打造成群众信访主渠道”的目标,深入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强化信访信息系统应用,不断提升“四率一占比”。要制定操作指南,规范信访业务流程,切实形成“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工作模式,推进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注重源头治理,持续落细落实防范措施。要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应急处置预案,提升研判和识别信访稳定风险评估的及时性和精准度。要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常化、制度化,切实将矛盾风险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要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做实做细群众工作,避免和减少群众越级上访。要进一步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信访联解、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局面。要加强重要敏感信访信息报告、通报、落地和反馈,适时启动“零报告”制,妥善处理行动性、群体性、极端性信息。四是注重问题化解,持续做好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包抓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对重点领域加强风险防范,对重点群体紧盯政策落实完善,对重点问题压实合力攻坚责任,对重点人员做到“事心双解”,确保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化解。要进一步强化督查督办工作,特别对交办的重复信访事项,主要领导要亲自督办,推动信访事项限期解决,对久拖不决的,联席会议实地督查,对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联席会议挂牌督办。五是注重责任落地,持续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要结合我市信访工作实际,严格落实《子长市信访秩序管理办法》。要加强统筹协调,精心安排部署,全力做好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工作,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聚集上访,极端恶性事件和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的负面炒作。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劝返工作机制,适时开展越级访、到非接待场所上访专项治理活动,不断压实属地和有关工作部门化解稳定、劝返接回、依法处置责任。六是注重素质提高,持续加强信访部门自身建设。要不断强化信访干部教育,促进作风转变,增强服务意识,推动信访工作。要树立实干作风,力戒信访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塞责的问题,做到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解答细致、解释耐心,用情用心服务群众,赢得群众认可。聚焦能力建设,组织开展网上信访专题培训、业务大比武、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信访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