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殡葬管理处

宝鸡市殡葬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5-19 09:35
单位名称 宝鸡市殡葬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殡葬事宜,推进殡葬改革。殡葬改革与殡葬法规宣传;殡葬执法检查;殡葬职业教育;殡葬岗位培训。
住所 宝鸡市新建路中段45号
法定代表人 徐飞
开办资金 28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7.33万元 311.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借势主流媒体开展宣传。清明节期间,向全市发出“文明祭扫倡议”“禁燃禁烧倡议”,借助公交智能站点平台、公交车载广告、户外LED大屏、出租车顶广告等开展殡葬公益宣传,邀请各级媒体实时报道各殡葬服务点工作动态,为市民提供祭扫道路、天气、车辆以及安全方面资讯。二是创新宣传载体开展宣传。殡管处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声,全年进行各类宣传报导60余次,为更好宣传和贯彻殡葬法规政策,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俗和推进移风易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依托“互联网+殡葬”服务,培育文明新风。结合疫情防控和居民祭扫实际需求,通过市殡葬管理处智慧公墓云平台,为群众提供网上祭奠、委托祭扫、免费祭扫等服务,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需求。全年网络祭祀平台累计访问量、点击量已超过3000人次,留言超过1000余条,委托祭扫累计服务700余户,文明祭祀的理念在我市已蔚然成风。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清明节前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方案,完善预案,加强与交警等单位联系,确保节日祭扫期间道路畅通以及车辆保障、服务措施、应急处置到位。组织经营性公墓持续开展“鲜花换冥币”“追思卡寄哀思”活动,探索推行禁燃禁放工作。今年经营性公墓共接待祭扫群众5万余人,疏导祭扫车辆1万多辆,免费兑换鲜花3万余束,投入殡仪服务保障人员500余人次;二是寒衣节期间,直属各公墓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和管控措施,严格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免费为逝者摆放鲜花12000余束,并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公祭活动,先后联系组织保障人员71人次,累计劝返祭扫群众10060人,为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殡葬行业市场还存在乱象。殡葬用品市场监管空白,“丧托”借机敛财现象时有发生。2、直属公墓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因为长期形成的行政管理模式和人事任用制度,处直属公墓在行政管理上还存在管理无序问题。又因缺少公墓管理规划的专业人员,在公墓的建设规划上也不能因地制宜。3、殡葬执法还需进一步规范。根据目前工作实际,在殡葬执法环节上,缺少殡葬法规知识的培训和人员的培养,一整套的规范的殡葬执法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业服务,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加强殡葬政策法规宣传。2、加强直属公墓管理,聘请专业的公墓管理规划人员,确保公墓科学的规划、发展。3、开展殡葬执法培训,建立殡葬执法队伍。四、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市殡葬管理处将以《宝鸡市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紧紧围绕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工作要求,抓管理、强基础、促规范、优服务,抓改革、创特色,不断推动宝鸡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优化调整机构设置,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集中解决殡葬管理和监察执法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机构设置趋于合理、岗位职责明显强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二是切实加强殡葬政策宣教活动,创新和丰富智慧公墓云平台的内容和形式,加大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和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层级殡葬管理力度,巩固殡葬领域专项整治成果。以问题为导向,对殡葬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工作中的问题风险点,查找管理漏洞,制定和完善风险隐患防控管理流程,严格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建立健全殡葬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市殡葬领域规范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