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略阳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9 09:10
单位名称 略阳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维护困难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提供保障服务。做好困难下岗职工生活救助、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及职业介绍等事宜。
住所 略阳县城东关
法定代表人 张立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总工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37万元 64.95万元
网上名称 略阳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报告如下: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利用好工会帮扶工作平台,大力推动“四送活动”走实走细。一年来,以工会帮扶活动为契机,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牢固树立群众之上的工作意识,推动工会帮扶工作走实走细。2021年,在在档困难职工全部解困的情况下,我们向全县基层工会印发《关于开展困难职工生活状况调查摸底的通知》,将因意外、大病、子女上学等因素造成临时性生活困难的82名职工纳入春节走访慰问的范围,发放慰问金8.4万元,缓解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深化“共建共享”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对60名环卫职工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3万元,为他们送去党政关怀。对全县中省市县四级劳模125名发放劳模慰问金12.62万元;2月,评选表彰首届“兴州工匠”10名,进一步激励广大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热情;3月初,与县劳服局联合举办“春送岗位”活动,为江苏南通、海安等地输送外出务工人员304人,其中贫困户126人;五一前夕,组织部分劳模和兴州工匠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疗养,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开展各级劳模的健康检查,为他们干事创业保驾护航;7月份,在略钢、象山水泥、交警大队等12家高温单位和行业开展“夏送清凉”活动,看望慰问1120名一线职工,送去价值近12万元的清凉包;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115名困难职工和家庭子女补助助学金8.8万元。2.积极发挥劳模引领作用,推动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创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并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及技术比武、法规政策培训11场次,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创造氛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组建“劳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团”,以全县各级劳模为主体,结合其个人专长,在全县33个示范村建立劳模工作站,形成“人才团+工作站”的模式,从各个方面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维权为载体,强化维权帮扶服务,追求维稳成效。推动建立健全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大唐略电管理权移交、企业改制全过程,理顺职工情绪,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全年接待职工信访24人次,维护了党政在职工群众心目当中的威信。4.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开展健康企业的创建。建成省级健康企业1个(陕西金远实业有限公司),受到表彰奖励,培育健康企业1个(象山水泥有限公司)。5.拓展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大局的载体和平台。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契机,在县城南环路、中心广场、狮凤路、809建立四个环卫职工爱心驿站,配备饮水机、电磁炉、沙发、置物柜等生活必须设施,解决环卫职工风餐路休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提供能吃一口热饭、喝一口热水、工间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场所,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也在社会上树立了尊重劳动者,关爱劳动者,服务劳动者的正确导向。以上工作的开展不仅将“为职工解难、为党政分忧”的工作宗旨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受到了县委政府的肯定和职工群众的赞扬。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发挥工会作为党政联系职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团结动员各行各业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略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乡村振兴主战场。通过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对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因意外、大病、子女上学等多种因素造成生活出现暂时性困难的82名职工进行帮扶慰问,发放慰问金8.4万;同时,通过与人社局联合开展“春送岗位”、与省市工会联合开展线上职业招聘会等方式,为74名困难职工家庭和400名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岗位,稳就业、保民生,不但缓解了他们生活生产中的困难,也及时将党政工对困难职工群众的关心和慰问送到了他们身边,温暖了人心,稳定了社会大局,也为他们战胜困难树立了信心和决心,从而积极投身自己的工作当中,以优异的业绩为共同实现略阳“一立四振兴”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2、选优树模,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主旋律,汇聚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表彰兴州工匠10名,创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个,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并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劳动竞赛及技术比武、法规政策培训11场次,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创造氛围。组建“劳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团”,以全县各级劳模为主体,结合其个人专长,在全县33个示范村建立劳模工作站,形成“人才团+工作站”的模式,充分发挥劳模在科技、文化、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联系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深化工会三服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向纵深发展。以工会三服务为宗旨,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契机,建立“爱心驿站”,切实解决110名环卫职工工作中存在的喝水难、休息难等问题,并在重大节日期间和“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活动之际,由县级领导带队,对他们进行看望慰问,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4万元,提升基层劳动者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社会帮扶资源统筹利用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医保、民政等部门都有社会帮扶的资源,工会帮扶工作作为社会帮扶体系的一个方面,只针对在职在岗企事业单位困难职工,发挥社会帮扶的“拾遗补缺”作用,且随着2020年农村困难群众和城镇困难职工同步脱贫解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符合困难职工建档立卡标准的为绝对贫困职工,目前不足全县职工总数的2.5‰,这部分职工按照《陕西省困难职工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在持续帮扶三年以上的,需推动纳入社会低保,但因基层工会不够重视或困难职工自己不积极主动要求等种种原因,尚未能及时纳入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社会帮扶资源统筹利用衔接不到位,帮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二)改进措施:拓宽帮扶工作渠道,建立日常救助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构建社会化帮扶的大格局。一是对因意外、大病、子女上学等因素造成临时性生活困难的职工,符合建档标准的及时建档,及时帮扶,动态管理;对因以上因素造成生活暂时出现困难但高于建档标准的职工,在走访、慰问、核实清楚后给予看望慰问,体现党政工的关怀和慰问。二是加强和社保、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将符合纳入民政低保帮扶的困难职工及时向民政部门推送反映,为这部分职工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他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四、2022年工作计划1.认真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并熟练熟悉掌握困难职工救助业务工作,热情为来访求助职工服务。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成绩更加突出。2.完善和管理劳模、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及时建立帮扶救助信息。3.严格掌握帮扶标准,正确行使工作职责,定期向领导汇报,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办法及下-步工作实施意见。4.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并做到合理安排,周密布置,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5.定期深入脱困职工家庭,了解困难情况,听取意见,不断改进帮扶工作。6.全面统筹抓好其他工作,抓好信访、维稳和上级交给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