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华阴河务局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华阴河务局

发布时间: 2022-05-18 17:14
单位名称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华阴河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水行政执法和河道管理。防洪排涝,河道整治等。
住所 华阴市太华路135号
法定代表人 刘勇
开办资金 10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4.8万元 43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们在省江河中心的坚强领导下,紧密结合“十六字”治水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中心两会会议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找问题、补短板、理思路、强监管、重党建,动员带领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真抓实干迎接挑战,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以汛前检查为重点,备汛工作未雨绸缪。一是及时组织召开了防汛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备汛工作,将备汛工作分解细化,成立了防汛组织机构,明确了防汛职责;二是扎实开展了工程普查和料物核查,列出问题清单,制定应对措施,普查报告按时上报;三是开展河势查勘,采取徒步与无人机相结合方式,对河道工程和重点区域河势进行查勘,修编河势图;绘制新的防汛图;四是开展防汛预案编制;五是开展防汛培训和技术交底,落实三个责任并刷新公示牌。六是严肃防汛带值班制度,确保汛情及时上传下达,政令畅通。2、以抢险技术指导为抓手,防汛工作全面胜利。2021年9月份,我省遭遇近60年来最强降水,渭河发生自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1号、2号、3号洪水连续来袭。面对严峻的汛情,我中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干部职工履职担当、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先后圆满完成吊桥塌陷抢险、公庄弯道抢险和冯东管涌抢险3次较大险强抢险,取得了2021年防汛抢险工作的全面胜利。我中心技术指导到位,参谋决策不越位,抢险方案严谨可行,得到两市县高度好评,潼关县防指专门颁发嘉奖令对我中心防汛抢险工作进行表扬。汛后,我中心被省江河中心评为渭河“21.09”秋汛洪水抗洪抢险先进单位,3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1人评为优秀专家。3、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工程管理再上新台阶。一是以工管APP为抓手,加大巡查检查力度;二是开展支流河口、河道工程乱倒乱挖为重点,开展工程管理难点治理工作,工程面貌得到有效保护。三是依照年度实施方案,有重点实施沿子石翻修打草、喷药、施肥、浇水项目,共计完成养护任务25项,累计完成养护投资198.20万元。完成冯东上堤路维修项目一处,完成投资63.72万元。华农9#坝根石加固一处,13.81万元。共计完成投资275.73万元;四是完成2020年维修养护资料整理归档,并通过省局年度验收。4、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为载体,普法宣传有声有色。在今年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和“12.4”普法宣传中,我中心制定了详细可行的计划,早动手,精心组织,保证了宣传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的进行。一是布置活动宣传车一辆、制作悬挂横幅1条,散发传单1000份。利用机关院落LED屏展播活动宣传口号,在办公及有关的公共空间张贴宣传海报。二是按照省局安排,组织全体职工参与水利部2021年水法律法规知识大赛。三是组织宣传车辆在沿河村镇进行流动宣传,在各村张贴活动宣传海报。四是按照要求,及时上报了宣传活动总结。通过有声有色宣传活动开展,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水法规意识。5、以履职尽责为己任,河道管理稳步推进。一是按照巡查制度,坚持每周二次巡查,不定期和河长办联合巡查。2021年上半年累计巡查300人次,发现问题5个,整改落实5个,做到了巡查有记录、工作有纪实、资料有支撑、整改有措施。二是根据省河长办和省中心要求,我中心抽调9人次开展了3次明察暗访工作,并按时提交了工作报告。6、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理念,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召开安全会议,成立了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书,健全了组织机构;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横幅两条、利用院落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活动宣传标语,并织职工参加全国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三是关键节点和节假日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四是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为单位更换水基灭火器10个,更换国标插座34个,为33名职工每人发放水基灭火器1个、防烟面具3个。五是对我中心家属院大门进行改造,打开消防通道,消除安全隐患。六是不断加强内保及安全稳定的管理,无上访,无被盗等情况发生;七是加强对驾驶员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八是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完善来访、来车测温、登记管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7、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按照华阴市要求,华阴中心选派田小丽同志担任华阴市董城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一年来,我中心紧紧围绕“四不摘”要求,持续强化“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投入十万余元继续实施产业振兴、危房改造、村道路面硬化等项目。华阴中心帮扶华阴市董城村已经六年,六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人力不计其数,董城村3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部分贫困户过上小康生活,村容村貌极大改善,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以惠民利民为核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人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我中心积极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家属院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实施了屋顶防渗处理、道路路面改造、管网综合改造、增设配套设施以及对公共部位附属设施进行维修更换,家属院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针对职工反映的餐厅饭菜质量和卫生条件差,我们多方调研,制定职工餐厅整改方案,提高饭菜质量,改善食堂环境,确保职工吃得好、吃得卫生。2、以护堤地管理为突破口,有形资产管理规范高效。2021年,为规范我资产管理,针对多年存在的管理不规范、权责不明确、界限不清楚等问题,我中心成立了资产清查小组,采取专人统一管理、查档案资料、发律师函等形式,多策并举,对单位所属有形资产进行梳理清仓,并签订合同规范管理。一是明确有形资产管理部门,明确专人管理,保障资产管理有效性连贯性。二是理顺防浪林管护协议,签订管护协议18份,明确分成标准。三是规范华西苗圃管理,补缴了承包款。四是强力收回多年来有争议的117亩土地,并签订承包协议,追缴承包款。3、多渠道、多方面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实施了三河口水环境治理项目。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渭河华阴潼关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了以堤防防浪林为绿化长廊,堤顶绿化带为景观线,河道工程为柔性治水生态区的渭河华阴潼关生态线。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是各级各界对工程养护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以前按照原有堤防标准测算的维修养护经费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建成堤防的养护需要,长期以往将成为河务事业发展的制肘,必将影响单位发展,事业发展。建议积极稳妥争取提高养护经费,严格落实管养分离制度,全面推行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模式。二是防汛信息化代表着一个行业的技术应用程度,目前,我局防汛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事业的发展。建议加大防汛信息化投入,提升信息化服务层次。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意识。扎实细致开展工程普查和汛前河势查勘,完成6处河道工程根石探摸,完成防汛物料清查,加大职工防汛知识培训,修订和完善防汛预案。汛期加强巡查观测,对出险工程及时组织抢险。2、强化日常养护,提升工程形像。坚持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注重基础养护环节,工作进一步精细,措施进一步强化,着力加强日常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和周期性养护,全面完成2022年维修养护任务。3、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强化河道管理。积极联系协调两市县各级河长警长,充分讨论研究,推进联席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工作措施,确保河长制的全面有效推行。做好涉河事务技术服务和执法咨询工作。4、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安全生产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责任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