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挥全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网络信息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与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全市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宣传教育、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 | |
住所 |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六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永宁 | |
开办资金 | 16.2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4万元 | 10.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3月15日举办单位名称由宝鸡市环境保护局变更为宝鸡市生态环境局,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以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为主导,全面开展生态大宣传6.5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及“十三五”全市环境质量状况,现场回答记者提问。6月3日,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联合各部门举办了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活动邀请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及市委市政府领导莅临指导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展板展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果和生态环保主题摄影展;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重点成员单位及金台区相关单位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宣传主题开展宣传。企业环保绿色产品展示;对我市在“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为6名“生态环境公益宣传使者”颁发聘书,为我市各中小学校选拔出的生态环保小记者授予工作牌。活动期间还将开展“环保知识有奖竞猜活动”、“生态环保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及“第三届秦岭小卫士选拔赛”等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创新宣传模式,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新理念1.实施公众开放,推动全民支持并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环保“六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环保志愿服务等宣传活动,面向民众对全市4个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单位及污染处理设施运行良好的企业实施开放参观,带动公众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推动建成全民支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环保宣传大格局,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凝聚了强大合力。2、依托新媒体平台,扩大环境宣传覆盖面。继续以新媒体宣传方式为主导,围绕环保中心工作,积极解读中省政策,宣传环保科普知识,主动加强公众互动,有效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力。3、丰富宣传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方面,利用专版、专栏等形式,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在宝鸡市日报刊发环保专版,在市县两级政府网站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栏,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生态环保宣传“六进”、生态保护执法大练兵等专题专栏,进一步对我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的各项举措、取得的成效等进行重点宣传和持续深入报道。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环保宣传。制作环保专题片和公益宣传片推荐至省级媒体和“学习强国”平台播出。积极参与全市组织的“科技之春”、“科技周宣传”、“节水日”、“低碳日”等重大宣传活动,结合中国传统重大节日创意开展环保宣讲主题活动,制作不同内容的环保宣传手册和资料,开展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环保知识进课堂”志愿者服务活动,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学校阵地建设,吸引青少年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生态环境体验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积极践行美丽中国建设。(三)加强新媒体宣传力度今年来,我中心积极与中、省、市各级主流新闻媒体及宝鸡电视台、《宝鸡新闻网》等大众媒体沟通联系,充分利用掌上宝鸡、广播宝鸡、宝鸡手机、宝鸡头条、“爱系列”移动客户端以及市县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引导媒体对我市生态环境中心工作、污染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切实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辐射面。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环保知识有奖竞猜活动”、“生态环保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及“第三届秦岭小卫士选拔赛”等系列环保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当天共展出宣传展板70个,放发各类宣传手册2500余份,环保购物袋、志愿者帽子等1000余个。通过“宝鸡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开展了和生态文化主题摄影大赛,举办环保知识有奖竞猜等公众互动活动,在发动广大群众参与的同时,及时发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截止目前,在“宝鸡生态环境”微信平台发送图文消息2053条,阅读人数47.6万人,阅读总量为30万次,目前粉丝5228数余人。微博平台发表5789余条,“双微”的消息多次被省、市媒体转载刊发.发挥“今日头条”平台,对全系统的工作动态、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政务信息进行实时发布。目前共累计发表985条,阅读量达412100次。今年来,我中心积极与中、省、市各级主流新闻媒体及宝鸡电视台、《宝鸡新闻网》等大众媒体沟通联系,充分利用掌上宝鸡、广播宝鸡、宝鸡手机、宝鸡头条、“爱系列”移动客户端以及市县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引导媒体对我市生态环境中心工作、污染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切实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影响力和辐射面。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我市在中省主流媒体共刊(播)发环境新闻宣传报道1887条。其中,《中国环境报》24条, “人民网”1条,“新华网”1条,“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263条,“腾讯新闻”3条,“澎湃新闻”1条,新浪新闻1条,网易新闻”120条,“搜狐新闻”182条,“今日头条”985条,《宝鸡日报》78条,“宝鸡电视台”59条。今年,中央和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先后两次进驻我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我中心共抽调6名骨干力量,联系协调多方媒体,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强力保障生态环境督察信息公开和宣传报道。通过开设专题专栏、搭建线上线下宣传平台、整合纸媒网媒报道形式,深度挖掘新闻线索,发布督察信息与动态,大力宣传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绿色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督察动态信息等方面的知晓率、覆盖率得到有效提升。前半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发表信息稿件1043条,其中,《宝鸡日报》发表专题文章48条,市县两级网络媒体发表700条,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发表223条,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表137条。学习强国7条,《中国环境报》3条,省生态环境厅41条,生态陕西app共计116条。12月4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我省以来,截至目前,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发表信息稿件1338条,其中,《宝鸡日报》发表专题文章47条,市县两级网络媒体发表773条,市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发表325条,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表164条。学习强国5条,《陕西日报》2条,省生态环境厅22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在中、省级新闻媒体上的稿件比较少2、宣传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特色不强。(二)改进措施1、全面加强全系统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全系统宣传队伍建设,特别是宣教理论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打牢宣传基础。2、同时,组织对系统人员开展全员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能勤勉务实、奋发有为、蓬勃朝气、严守纪律,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生态环境宣传“尖兵”。四、2022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核心工作,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力度,持续推进各项工作更加规范、长效,实现宣教工作全方位、大格局发展。继续加强全系统宣传队伍建设,打牢宣传基础。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讲好宝鸡生态环境好故事,不断提升传播感染力、影响力。以助推我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发动全社会参与为目标,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拓宽宣传渠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构建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共同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强媒体宣传力度。着力提高新闻报道及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组织全系统在《中国环境报》、《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权威报刊发表我市环保宣传稿件,全面提升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的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发布会、宝鸡环保官方微博、微信等自有平台作用,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1年度被评为考核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