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宝鸡市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宝鸡市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8 16:49
单位名称 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宝鸡市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对学生资助的有关政策,建立全市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全市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普通高中学生资助、高等教育入学资助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全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对县区学生资助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协调和实施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的学生资助工作;市政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事务;指导全市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实施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大庆路29号市教育中心15楼
法定代表人 田礼让
开办资金 52.4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5万元 72.75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聚焦主责主业,精准规范。一年来,将国家资助与地方资助融合贯通,着力打造上下一盘棋、全市一张网全学段、全方位、全覆盖的资助体系。(一)宣传机制多元化。一是校园宣传点对点。全市各县区、各学校通过公开栏、悬挂横幅、宣传版面、班队会、师生集会、家长会、微信群、QQ群及发放宣传彩页等形式,形成资助政策宣传常态化。二是村镇宣传面对面。到镇街、到乡村在辖区广场、人流密集区域等发放彩页、纸杯、团扇、年画、手提袋等宣传宣讲、解答咨询。三是入户宣传一对一。通过下乡村、进农户,讲政策,倾听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意见建议,答疑解惑。全年印发“两封信”14万份,发放彩页、年画等12.7万份,光明日报、阳光网、陕西教育信息网、省教育厅网站、今日头条、宝鸡新闻网等媒体97篇次报道。(二)过程管理规范化。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及时召开全市学生资助年度工作会、中期推进会、专题研讨会、年终交流会,强化工作部署、表彰先进典型、全盘整体推进。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县区建立资助受理工作预案和应急响应预案,严格坚持“三公开两公示一集中”制度;制定完善21条内部管理制度,为规范单位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三是严格程序管理。通过周核查、月比对、季汇总,提升工作精准度;组织开展第三方审计,强化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监管;严格把控各类资金拨付时间节点,全程监管,做到闭环管理。(三)政策落实精准化。一是规定动作“保底线”。严格落实“地方+高校”的国家体系,实现全程、全部资助。二是牵线搭桥“扩中线”。构建“政府+企业”的爱心体系,发动社会捐助、实行叠加帮扶。三是帮扶结对“强内线”。挖掘宝鸡特有的城乡教育联盟举措,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省级+市县”结合,“政策+应用”等方式,组织开展结对资助和交流研讨。(四)核查督导精细化。一是“台账+核查”双保险。坚持求“准”求“时”工作导向设立资助台账,严格落实精准资助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二是“线上+线下”促精准。紧盯动态调整情况,及时排查核实比对、更新权限数据库信息库。三是“公示+举报”保公正。组织党员干部深入13个县区120余所学校开展4次专项督查,确保政策执行不走偏、精准资助无盲点。践行育人宗旨,提质增效。一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生资助和立德树人有机统一,推动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一)筑牢安全防线,不松懈。对照实名制系统数据、双月报数据、基础信息数据的异动变化,及时了解、上报、掌握资金拨付支出情况;借力全市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复检,为营养计划实施校“互联网+明厨亮灶”透明监管加码助力,确保岗责明晰、责任到人。(二)突出营养主旨,不单调。精准落实营养膳食补助,进一步完善由政府、家庭、社会力量共同承担的“4+X”膳食费用机制,确保“每一分钱吃到孩子嘴里”;联系爱心企业为陈仓区、凤翔区、岐山县、扶风县捐资27.6万元建成35所标准化学生营养奶屋,大力推进学生营养与健康工程。全年下拨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1.06亿元,覆盖全市595所学校、惠及学生14.5469万人。(三)精选育人主题,不片面。通过现场活动设置榜样励志、成长展示、温暖寄语、互动传递、爱心读本漂流等环节,让受助学生们感受社会温暖的同时,引导他们乐观进取、自强自立、共同参与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积极联系政府部门、爱心企业搭好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勤工助学和公益服务,鼓励孩子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感恩奉献意识。(四)推进食育教育,不守旧。隆重召开2021年全市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现场推进会,从德、智、体、美、劳相融合的角度,探索“五育并举、食育融合”的内涵发展试点式,打造营养改善计划的3.0升级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业务工作所取得的贡献:全年累计下拨各级各类资助金、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金3.2亿元,惠及贫困家庭学生34.45万人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市县资助中心和营养办人员配备不足。2、市县资助系统教师职称评审原地踏步,无晋升渠道。(二)改进措施1、督促县区加大力度配齐工作人员。2、呼吁上级有关部门重视并研究解决。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推进精准资助。推动各地各校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认定办法,让认定更符合实际,更有说服力,做到陈宝生部长要求的“人本化认定、动态化认定、精准式认定”,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二)推进资助育人。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推动各地各校继续开展学生资助志愿者服务、诚信教育、防诈骗警示教育。促进各校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三)强化规范管理。推动各地各校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四)扩大资助宣传。2022年,我们继续加大在宣传方面的力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