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政务服务中心

宝鸡市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8 16:46
单位名称 宝鸡市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投资者申报审批手续提供快速、方便的“一厅式”服务。为境内、外来宝鸡的投资商、社会公众及各类经济组织提供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并开展便民服务;对县区、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3号楼
法定代表人 赵二龙
开办资金 701.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8.13万元 496.0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持续优化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是纵向打通,加强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完成“四对接”,即对接省中控事项管理系统,完成宝鸡市政务服务事项切换,实现新版办件;对接全省通办系统和全省统一预约系统,在政务服务网添加预约专区,实现预约取号;对接省中介超市,全面纳入省统一中介超市运行管理;对接全省好差评系统,将市级和所有区县调试,实现区县大厅办件评价汇聚,添加好差评统计栏目,使办件数据和评价数据及时上报省级进行统一监管。二是横向互联,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宝鸡政务服务平台与宝鸡工程建设审批系统业务系统融合对接。宝鸡政务服务网站与宝鸡人社平台对接,实现部门事项办理跳转,统计数据汇聚。分别对接宝鸡不动产、金融服务、“我为政府网站找错”等平台,实现链接跳转。三是优化网站功能,打造协同高效服务体系。在宝鸡政务服务网添加“热门服务”、市级和所有区县“一件事主题服务”。增加便民服务模块,提供全省学前学校基本信息查询服务、全省中小学学校基本信息查询服务、省属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基本信息查询服务。添加“企业开办”专栏,统一公布发布企业开办政策信息。(二)全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举措落地。一是以深化改革为着力点,线上办件助力电子政务。2021年9月份,结合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新旧平台切换,对所有事项办事指南进行了梳理更新,在浪潮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中心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305项事项重新配置办理流程,不断优化企业办事群众线上办件流程,顺利实现了新旧平台的平稳过度,群众办件更为便捷。按照省、市关于政务服务能力“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相关要求,积极对接有关部门,协调事项委托有关事宜,明确事项受理清单。目前,委托事项流程正在配置,所有委托事项清单也已经分批次在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网进行了公告。此举有效确保了“中心之外无审批”,“一窗受理率达到100%”的工作目标按时完成。二是推行现场“一对一”咨询服务,不断拓宽服务职能。今年以来,中心以局党组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有利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企业、群众咨询个人负责制度,面向前来政务大厅办事企业和群众推行现场“一对一”咨询服务。按照“一对一”标准配备专属咨询解答员,主要解答企业和办事群众的常见问题,以及大厅受理业务的相关咨询。坚持每周一次业务技能常规培训,每季度一次文明服务礼仪培训的学习模式,不断强化咨询解答员对相关政策措施、办理流程的熟悉程度,为企业、办事群众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全力打造“综合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熟、服务态度好”的政务服务新优势,为年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对一”咨询服务按照“主动受理、直接服务、统一登记”的方式,为企业、办事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截止目前,共解答群众、企业各类咨询525件。(三)着力强化考核监督,积极响应群众诉求。一是强化精细管理,严格落实日常考核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进驻单位人员管理办法,执行工作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实施大厅值班长管理、组长负责制度,及时掌握窗口人员工作动态。推进周例会工作制度,形成组长汇报、值班长总结、相关科室安排工作、分管领导点评的工作机制,今年共组织窗口人员召开工作例会30次,及时督促解决发现的10余项问题,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施常态化的考核机制,重点加强上班纪律、着装仪表、服务用语、廉洁自律、工作安全等方面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按照相应的制度规定进行追责,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有效杜绝了慵懒散漫拖现象,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二是定期组织开展“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评选活动。依据《宝鸡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量化考核评分管理办法》,开展评优评先活动,结合民主测评和量化考核结果,每季度各评选出6个“优质服务窗口”和6名“优质服务标兵”,并对优秀个人和集体进行通报表彰,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增强队伍凝聚力。三是严格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推进窗口服务提质增效。按照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回访、督办整改、评价结果奖惩等工作制度、每月对线上线下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评价结果运用到日常考核中,并建立“差评”定期通报制度,倒逼窗口工作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化服务理念,推动“好差评”制度发挥最大效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四)多措并举织密疫情防护网,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建立疫情防控应急保障机制,制定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设立办事群众体温监测、工作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台账,使防控工作有章可循、有备无患。针对疫情排查在岗人员行动轨迹,并进行每天两次体温测量,做好备案留档。特别是国庆假期以来西安等地疫情多发,中心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要求凡离宝人员须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岗,并建立工作人员每周日在工作群发送行程码工作机制,做到排查无漏洞。办事群众入厅严格扫码登记、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确保所有入厅人员健康安全。中心全年未发生一起疫情防控责任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调整完善综合窗口运行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2021年下半年,根据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合作办公室“在市、区(县)政务大厅开设‘跨省通办’专窗”的统一安排,指导各县、区结合实际,及时在政务大厅开设运行“跨省通办”专窗,为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自11月1日起,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全面推行“综合窗口”受理模式,除企业开办、医师(护士)执业(需专网办理)事项分别在3号、6、7号综合窗口办理外,其他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在大厅内所有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顺利实现了政务服务从“按部门、按事项设窗”到“一窗受理”的转变,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切实破解企业和群众“来回跑、多头跑”和窗口忙闲不均、排队等候的问题。开展“集成套餐服务”试点工作。在综合窗口开展“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首次共梳理事项清单37项,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办证服务。(二)规范政务新媒体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在日常网络安全监测和运维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十四运会、残特奥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敏感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针对有关单位对网站每季度抽查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保证我市政务服务网站的正常运行。不断对宝鸡政务服务网的“图片新闻”、“政务动态”、“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模块进行更新,全年共发布推送优化营商环境、“一网通办”、“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解读,宣传文章253篇,发布各类公告公示339条,较好地发挥了网站交流政务服务经验、服务决策的宣传作用。“宝鸡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坚持定期发布各类政务信息,今年以来,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呈继续稳步上升,累计关注人数3558人;全年共推送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措施、成效的解读宣传文章288篇,总阅读数26028次,分享转发1160次,收藏214次,被“陕西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转载3篇。同时,及时高效办理网办管理平台咨询投诉。充分发挥网站互动交流功能,敦促各县区提高宝鸡政务服务网网办管理平台内的留言咨询、投诉处理效率,在规定期限内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做到件件有回音,不断提升互动交流的质量及时效。全年共处理各类企业和群众咨询219条,其中公开回复151条,按期回复率98%,满意率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过去一年,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和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存在问题1.“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行难度较大。很多办事群众还是倾向于线下大厅办理业务,存在网络办事操作不便、不放心的心理,对线上办理兴趣不高,也不愿意尝试,这也对政务服务工作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窗口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缺乏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意识,业务不精、效率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改进措施1.加大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推行力度,使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操作更简单、清单更简洁、资料再精简”,真正发挥互联网在政务服务工作中的作用。2.在严格落实窗口工作人员日常考核管理制度的同时,持续开展各项服务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综合素质,推进窗口服务提质增效。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构建“网上办理为主、自助办理为辅、中心办理兜底”政务服务模式,不断拓展“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自助办、帮办代办”政务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续开展各项服务技能培训,将窗口工作人员打造成为一支思想过硬、业绩突出、作风务实、文明礼貌的政务工作队伍,真正成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级服务员”,提升政务服务“软实力”。(三)探索创新业务培训模式。以调动人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吸引力为培训工作理念,在符合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的情况下,适时分批次组织开展一次省内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同时,改变传统的理论授课和观看视频的培训模式,更加注重培训中讲师与学员的互动,学员之间互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培训效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