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公务用车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做好全市公务用车的管理、监督、检查,为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提供优质服务。全市公务用车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市级机关公务用车保障和服务;市级机关驾驶员教育、培训以及与派驻单位的联络;协调市级机关车辆的年度检测、审验、保险办理和报废。 | |
住所 | 宝鸡市行政中心6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鱼虎平 | |
开办资金 | 1115.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39.86万元 | 1075.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们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全力抓好公车保障工作。中心公务用车保障平台管理车辆205辆,其中编制平台车辆54辆,市场化平台(含综合执法)运营车辆151辆,共与全市340家单位建立租车关系,今年共租车1.6万台次,平稳安全运行了300余万公里,高标准地完成了市级机关公务出行保障任务。9月份,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了6家第三方汽车租赁服务公司,以补足外围租车力量,有效缓解了各单位的用车难题。同时,还完成了平台车辆加油、维修、保险财政定点服务的招标工作,确保平台正常运转。今年编制内平台购置新车10辆,报废6辆,拍卖13辆。今年来,有延安、常州机关事务管理兄弟单位前来中心考察学习。二是安全培训教育警钟长鸣。共举办、参加各类培训4次,培训驾驶员120余人次,召开行车安全形势分析会4次。为进一步规范驾驶员行车安全和遵规守纪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9月29日,在眉县交通事故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了以“遵守交通法规争做文明行车人”为主题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邀请市交警支队宣传科民警进行了交通安全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教育驾驶员时刻做到文明驾驶、安全出行,有效增强了驾驶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行车安全。三是车辆安全排查扎实开展。为保障公务车辆行车安全,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中心集中开展车辆全面清理清查和安全大检查整治活动2次,对市场化平台车辆的安全配套设施是否齐全、车辆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要求、驾驶员是否按要求统一着装等情况逐一进行检查。通过全面检查,共排查出4类65项问题,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坚决不让问题车辆上路行驶,确保车辆安全。四是机制管理不断规范。坚持用办法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结合工作实际,为编制内平台制定了《宝鸡市公务用车管理中心派驻四大家车队管理办法》,为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用车单位各项程序办理时间,修订了《车辆维修、加油、保险、审验工作管理办法》《市场化平台租赁费用结账流程》《车辆事故理赔流程》,受到用车单位一致好评。目前,中心共制定各类管理制度30余项,进一步规范了平台公务用车的标准流程和规范管理,促进了车辆管理的创新发展。五是公车监督检查不断加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充分发挥电子调度室作用,通过监督管理平台,平时由调度室专管人员对市级部门保留车辆金台区、凤县等4区8县共2788辆车纳入平台监管,做到上下“一张网”有效衔接。每天至少检查10辆车的行踪,并及时填写监控查阅记录,目前,共查阅车辆2700辆,对检查有问题的车辆及时到车辆所在单位进行核实,有效管控了违规用车现象。六是提升车辆信息化平台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的监管,做到用车全程可控,透明公开,有据可查,全面推行网上约车,效果明显。充分发挥车辆调度平台的作用,将平台信息化管理全面升级为V5.0版本,组织市发改委、财政局等63家单位进行网上约车培训,现已与全市85家单位签约了网上约车协议,目前已成功网约车985单,在做好车辆保障标准化服务的同时,车辆信息化管理也有新突破。对车辆的油耗、行驶里程、保养维修等进行单车核算、统计分析,实现有效的车辆调度管理、费用管理和运行管理,全面降低运行成本。七是全力保障全市各类大型公务活动。保障了十四运、全市钛博会、工业品采购会、高考巡查等大型活动的公务用车1200余台次,每次接到保障任务后,我们都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指挥机构,编制车辆使用计划,选派政治意识强、驾驶技术高的驾驶员,24小时值班待命,并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对驾驶员进行文明礼仪、文明用语等培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大型会议和各类活动的车辆服务保障工作,在与会人员中树立了“高效服务、保障有力”的机关事务工作者良好形象。八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用车。疫情防控期间,车上配备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用车人员扫码乘车,要求驾驶员用车前后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并做好乘车人员信息备案登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用车安全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021年,我们公务用车管理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公务用车“两个保障平台”建设为主线,聚力打造“全省上下一张网”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全市公务用车“两化”工作。一是两个车辆平台安全、平稳、高效运转。今年购置新车10辆,报废6辆,拍卖13辆,今年共租车1.6万台次,平稳安全运行了300余万公里。目前,两个公务用车保障平台管理车辆205辆,其中编制平台车辆54辆,市场化平台(含综合执法)运营车辆151辆,高标准地完成了市级机关公务出行保障任务。二是年内共举办、参加各类培训4次,培训驾驶员120人次。三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充分发挥电子调度室作用,通过监督管理平台,平时由调度室专管人员对市级部门保留车辆金台区、凤县等4区8县共2788辆车纳入平台监管,做到上下“一张网”有效衔接。每天至少检查10辆车的行踪,并及时填写监控查阅记录,目前,共查阅车辆2700辆,对检查有问题的车辆及时到车辆所在单位进行核实,有效管控了违规用车现象。同时,根据年初《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关于严格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开展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我中心结合实际,认真自查,按要求将2010年以后购车进行摸底排查,将市场化保障平台102辆车进行了喷涂标识,47辆车安装了北斗定位装置,便于监督检查。四是充分发挥车辆调度平台的作用,将平台信息化管理全面升级为V5.0版本,组织市发改委、财政局等63家单位进行网上约车培训,现已与全市85家单位签约了网上约车协议,目前已成功网约车985。五是全力保障全市各类大型公务活动。保障了十四运、全市钛博会、工业品采购会、高考巡查等大型活动的公务用车1200余台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市场化平台车辆车况严重老化。2015年全市车改工作结束后,由财政局调拨给中心138辆车,事业单位车改后又调拨49辆,中心现有车辆中,大部分车辆年限太久,车况较差,面临报废,存在安全隐患,经排查,年限达到10年到16年的共69辆车,平均运行25万公里左右,且每年的维修费用较高,车辆更新资金不足。二是车辆运行经费严重不足。由于财政紧张,逐年压缩经费,编制内平台到年底需要追加经费才能保持正常运转。由于财政对非税收入的调控,市场化平台每辆车每年运行费用由2.5万元压缩到了1.5万元,很难保持正常运转。目前,中心招聘合同制驾驶员40人,车辆租赁收入基本用于驾驶员的工资、五险,205辆车的维修、加油、保险等费用有时难以保障。经费紧张时,为不影响公车正常保障,中心公职人员经常用自己公务卡透资充值加油站油卡。三是车辆调度信息化管理网约车辆业务有待全面推广。公车中心车辆调度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系统中有个别功能未挖掘,如网上租车方面,个别单位都已习惯了电话约车,觉得一个电话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愿意尝试新的网上约车业务,导致调度平台功能发挥不充分。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驾驶员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定期组织驾驶人员认真学习车改有关文件精神,宣传交通法规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培养驾驶员爱车守纪、服务热情、安全行车,节能降耗的良好工作作风。采取日常教育、出车叮嘱、在外指导、返回报告等方式,全程掌握行车情况。加强驾驶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服务质量,增强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自觉性。二是进一步推广手机APP网上约车业务,扩大网上约车范围。加强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定期维护检查北斗定位系统运行情况,保证每辆公务用车出行过程全程可监控,对市级部门保留车辆进行监督检查,做到上下“一张网”有效连接。三是坚持把用车单位“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公车管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每季度走访一次服务单位,并征求意见建议活动,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优秀服务标兵等活动,持续提升中心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服务作风、服务效能。四、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公车中心将以安全警钟长鸣、保障服务到位和创新管理加力为主线,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不断谋划创新之举,以务实高效、以干克难的工作态度推动公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1、标准化管理编制内、市场化和综合执法保障平台的车辆运行,根据车况做好车辆报废和更新工作,确保平台安全、平稳、高效运转,确保市级机关公务出行不受影响。2、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驾驶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年内组织2次驾驶员业务技能及安全工作培训会,不断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3、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年内组织车辆安全隐患大排查2次,每季度召开安全工作分析会议,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4、加强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电子调度室作用,定期对安装定位系统的车辆运用卫星定位技术对车辆位置、行驶轨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查询,特别是法定节假日加大检查力度,并做好监控记录,发现“四风”问题线索及时上报。5、加强车辆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车辆调度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挖掘平台功能,开辟电子围栏、超速报警等功能,全程掌握行车情况,在做好车辆保障标准化服务的同时,车辆信息化管理也有新突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