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宝鸡市教师培训中心)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宝鸡市教师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8 16:18
单位名称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宝鸡市教师培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高等专业学历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人大专层次学历教育,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住所 宝鸡市大庆路29号
法定代表人 赵德福
开办资金 239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65.8万元 2278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适应变局,拓展创新,聚力构建高质量教师培训“1886”新体系项目,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开启了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多维发力,将工作落实落细,实事做实学院聚焦政治能力和执行力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将工作做细做实。组织全体教职工和学员参观长乐塬工业遗址、扶眉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忆苦思甜饭”体验。丰富载体,先后举办了百年党史知识竞赛、故事读书分享会、4期”道德讲堂,观看系列红色影片,开展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捐助资金7050元。在工作中推行“一站式”服务,信息化便捷服务,共享电子化收费和票据业务、异地档案查询等,为4500多名考生提供证书邮寄服务,“让学员不跑路”,完成办实事8类13项任务。(二)训育强师,高质高效,超预期、创造性完成目标任务学院适应变局,回应关切,聚力打造高质量教师培训“1886”新体系,提升学院发展核心竞争力。1.高点定位,聚力打造高质量教师培训“1886”新体系。年初,学院成立9个组赴12个县区开展了为期3周的“五个一”调研,围绕“打造宝鸡教育学院为龙头的教师教育培训基地”这“1”个目标,着力培植建设“8”大培训支持系统、“8”大领域项目实施任务、“6”种培训新模式,实现对师训工作的整体设计,全方位构建教师培训新体系已具雏形。2.引领创新,强化“首位”,超负荷圆满完成各类培训任务。学院聚焦高质量发展,高点谋划,做“大”市培,做“强”省培,做“精”国培。全年承办各类培训35个项目,共15205人,其中集中培训14775人,线上430人,专业技术人员公需9372人,校园长和教师5833人。3.深研探究,专业引领,强推教师专业发展。强力推进教师课题研究和“精品优课”研发,开展博学读书分享会和学术报告会各2次,改版出刊精美的学院《教育论坛》2期,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9篇;组织精品课程打磨活动10次,新开培训专题75个;组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集中内训、“精品优课”展示各2次。参与省级、市级、院内科研课题共11项。省级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教育家型校园长培养模式研究》结题。4.适应变局,主动承担疫情防控下的社会责任。细化项目管理。统筹做好全市国培、省培和市培共60个项目10324人的任务分配;完成教师资格认定3959人、教师资格网上注册24732人;完成2194名社会人员的普通话测试;做好178名成人大专学生的毕业及网络学员教学管理等工作。5.自觉担当,全力保障中心疫情防控安全平安。坚持严防死守,严格门禁审查、登记,加强冷链食品监管,组织疫苗接种,联系上门核酸检测。围绕保障、服务师生,开展“优质服务月”,做好“垃圾分类”,制作张贴垃圾分类标识90余张,清除建筑垃圾生活垃圾180多次,绿化美化养护11次。全年对外接待各类会议、培训、考试等300余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坚守成就事业,平凡铸就伟大。一直以来,学院主动担当服务社会。一是大讲堂品牌赢得社会认可。全年举办宝鸡市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6期,社会受众累计达170多万人次,累计下基层开展心理健康讲座50余场次;举办宝鸡教育大讲堂2期,聘请教育专家围绕“教育评价”“双减”等新政策进行权威解读。二是建好平台拓展服务。立足职能,找准契合点,依托宝鸡市教育科学馆,将科普教育纳入培训课程,面向社会参观学习者免费开放,共享科技资源,年内接待参观学习者17批800多人次;宝鸡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基地,宝鸡市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研修基地挂牌成立,接待各类参观和咨询等2000余人次。三是乡村振兴成绩突出。学院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优选一名研究生青年党员驻村任第一书记,贴心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四是文明创建再创佳绩。完成省级文明校园测评体系指标12大项70个指标任务,以省网络测评基础67分(满分70分)过关。党员亮身份,进社区开展整治环境、公益宣传、执勤等达20余次;还有3名党员参赛作品《乳娘》亮相全市职工经典诵读大赛斩获第一名,再次展现学院职工新形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总结反思一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面对诸多教育新政,专业研究深度和引领培训的能力还在路上;二是教师队伍中的名师、名家数量依然不足;三是培植学院浓厚的学术研究文化还须久久为功。(二)改进的措施:一是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做好训前调研,找准培训定位,制定合理高效的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力促培训质量上台阶;二是通过任务驱动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构建名师培养机制,建设名师成长梯级队伍;三是继续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回归学术初心、回归学术本分,始终将教师的成长放在首位,坚持内强本领,外树形象,聚力打造培训品牌,为我市教师培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四、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继续勇毅前行,以构建教师培训“1886”新体系项目为抓手,在“政治引领常态化、训育强师开放化、培训模式多元化、项目管理精细化、管理辅助平台信息化、追赶超越目标具体化、教育中心服务管理优质化”等方面将持续加力,全面构建学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以党建引领学院的发展,牢记初心使命、牢记规矩制度、牢记忠诚担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方位引领学院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向前发展;二是以“1886”培训新体系为引领,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各项培训工作出特色、有亮点、创品牌;三是搭建教师成长平台,着力构建名师培养机制,不断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努力助推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四是积极拓宽办院视野,面向全国,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形势之需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多方面拓展学院培训职能,为建设西部地区一流教师培训示范基地不懈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获得荣誉:1.省级精神文明校园2.目标任务考核优秀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