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周原博物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文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编制周原遗址保护规划、谋划、并组织实施;周原遗址出土文物的收藏保管、保护研究、系列展览;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普及活动。 | |
住所 |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亚炜 | |
开办资金 | 27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文物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5.14万元 | 1081.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市文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奋力推进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1、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编制完成。2021年,省政府委托省文物局征求省级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目前正对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将由省政府予以颁布。2、《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完成。2017年12月,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目前《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上报省文物局,待专家论证分步实施。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以“申遗”为目标,以周原博物院建设和召陈、凤雏、云塘建筑基址保护展示工程为支撑,积极探索一条考古引领基于中国西部乡村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之路。3、田野考古成效显著。对刘家、召陈北区及王家嘴大型夯土基址进行进一步解剖清理,发现西周时期存在两重或三重城垣的可能,内城规模约200万平方米,始建于商周之际至西周早期,外城规模约500万平方米,建于西周晚期,为周原城垣考古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也为理解西周时期城市布局的变迁,凤雏、云塘、召陈三大建筑群的性质提供了新的证据。2021年周原遗址被评为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宝鸡市推进周原遗址秦雍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周原考古报告(1976-1999年)》完成立项、资金到位,我院将以此启动周原文化基因库建设。4、召陈西周宫室建筑基址展示及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开工。该项目是周原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建设内容和支撑性项目,对于宝鸡推进周原遗址“申遗”,打造“国家记忆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标志着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帷幕已经拉开。(二)、藏品奠基,学术立馆,周原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1、盘点文物,摸清家底。2、加强宣教,提升服务。3、完善提升博物院陈列展示工程。完成《德服天下》陈列方案和《青铜其美》外展方案,将于2022年实施。(三)、扫黑除恶,综合治理,确保大遗址、博物院安全。1、网格管理,织密筑牢遗址保护安全防护网。将遗址划分为3个区、23个片,实行分片区管理,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的遗址管理网格化。2、严防死守,严格实行24小时全天安全值班制度。建立专业安保队伍,每月月底组织安全大检查,并实行“日训练、周学习、月小结、季点评,年度总结”,切实加强博物院安全管理。3、三防联动,周原遗址(扶风区域)安技防工程投入使用。4、举院一致,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疫工作。成立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宝鸡周原博物院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储备发放防疫物资1万余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六一”儿童节、中国文化遗产日、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与遗址区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宣传活动,使基地公众文化普及功能得到发挥。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开展“研学旅游”和主题教育活动18场次,受益师生5762人次。周原已逐步成为宝鸡文博旅游的新亮点。积极参与《碰撞交流融合丝绸之路上的宝鸡与吐鲁番》和《考古圣地华章陕西》等展览,让文物走出去,让周原活起来。加强与科研院校、社会组织合作交流,先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签订考古合作协议、古代铜器传统工艺模拟实验课程教学与研究基地合作协议,被市侨联授予市级侨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内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兴宁,副省长方光华,市长杨广亭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莅临视察,推动周原考古、文博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队伍、组织建设亟待加强。周原考古文博事业发展到目前情况下,人少事多,人员不足、人才流失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小马拉大车”问题客观上制约了周原考古文博事业发展。2.经费不足。运转经费不足,制约了工作推进,影响了安保、讲解队伍稳定。3.文化遗产保护及博物馆(如藏品管理、周原基因库、科研等)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二)改进措施:力争《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6-2035)》得到省政府颁布实施,推进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持续做好周原遗址考古工作,争取重大成果,加强科研,积极推动周原遗址“申遗”工作,打造“国家记忆工程”;做好周原文化遗产基因库建设;实施《德服天下》四个大殿陈列展览工程,完善服务功能;展好《读诗经》、《写金文》等大众文化宣传活动,实施周原文物及文化遗产“活化工程”。四、2022年工作计划1.完成召陈西周宫室建筑基址展示及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力争《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6-2035)》得到省政府颁布实施,推进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持续做好周原遗址考古工作,争取重大成果,加强科研,积极推动周原遗址“申遗”工作,打造“国家记忆工程”。3.编写《周原考古报告(1976-1999年)》,做好周原文化遗产基因库建设。4.实施《德服天下》四个大殿陈列展览工程,完善服务功能。5.开展好《读诗经》、《写金文》等大众文化宣传活动,实施周原文物及文化遗产“活化工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