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城市建设征收补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城市建设征收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拟定本县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组织实施县区域城市建设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 |
住所 | 三原县人民政府东五楼 | |
法定代表人 | 邵春祥 | |
开办资金 | 34.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36万元 | 3.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2021年工作部署要求,高举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中、省、市、县棚户区改造有关文件精神,以旧城改造工作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关怀弱势群体,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被拆迁人的居住环境,加快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我县棚改工作顺利开展,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全力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改变我县人居环境引进的重大项目,也是关怀弱势群体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一是为有序推进南郊中学门前东侧原“川宝福”房屋征收工作。发布了征收与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书),组织召开评估机构认定会议,被征收人在3家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中协商选定一家评估公司,(西安华诚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川宝福”14间两层房屋价值依法进行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拟定房屋征收方案,待政府会议研究通过。二是城关街道办西关南道村安置房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占地86亩。分两期实施,一期规划面积16亩,目前正在建设,二期规划面积70亩(安置区55亩,规划道路15亩),计划向西扩展至池阳西街。三是因三原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项目规划区内学校建设的需要,对陕西三原凯迪生态水泥有限公司的征迁安置工作,我单位多方协调将企业的电力设施设备及配套设施迁改,建筑物拆除,地面附着物清理等顺利征迁,为项目后续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按县政府安排制定了《三原县县城规划区内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实施方案》和《三原县县城规划区内企业征收与补偿安置实施方案》两个方案及《县规划区内项目建设整体设想》。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包抓小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联防联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松懈恋战等侥幸心理,时刻紧绷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弦,切实加强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落实“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一是严格按照要求精确排查包抓小区相关重点人群,落实好居家隔离人员及健康监测人员相关管控措施;二是继续加大宣传督促加强针的接种工作;三是做好对居民的宣传劝导工作;四是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保持通讯24小时手机畅通,不串门走亲访友、不参与聚会聚餐,尽量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做好个人防护,巩固我县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成果。4、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我中心精心挑选工作作风扎实,事业心强的两名同志担任驻村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帮扶措施,10月份降雨量较多,雨水无法排出,我中心出资2万元用于防汛救灾帮扶工作,组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周末帮助群众抢收抢种,为6户建档立卡脱贫户申请办理了小额无息贷款共计27.9万元,解决发展产业资金需求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5、“双包一解”大走访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中心刘主任深入包抓企业,扎实开展“双包一解”大走访活动,通过实地查看、交流等方式,就陕西三原鑫满意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作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营、销售、安全生产等情况,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更好为企业做好服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棚户区的改造是一项安居工程,同时也适时化解了社会矛盾,预防了冲突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城市转型中社会的稳定器。2、解决了群众的现实困难,棚户区的居民大多数无力改善居住状况。在我们的社会,任何人都应享有居住的权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该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3、棚户区改造利用政府补贴的形式,改变了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使棚户区居民花很少的钱就能住进新建的居民小区,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作为政府主导的一项住房救助工程,改变了困难群众恶劣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显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4、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新盖的高楼大厦与低矮的椰户区形或了鲜明的对比。它以形式的不和谐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差距。因此,棚户区的改造在缩小社会差距的同时,也是一个市容环境再造工程,促进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人与人所创造的社会环境的和谐,城市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城市面貌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对于城市的热爱。5、化解了社会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大部分栅户区居民的生活非常困难。棚户区房屋普遍建筑面积小、标准低,居往人日密度大,目前几乎全是危房:区内普遍没有排水、供暖、供气设施,卫生条件极差。屋子里到处是水泥填补的痕迹,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全。恶劣的生活条件使棚户区孕育着深刻的社会矛盾,成为极易发生群体冲突的地区,在城市的转型中,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棚户区居住混乱、管理困难、生活贫困使这里成为犯罪的多发地区,偷窃、抢劫时有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冲突不断,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社会稳定的隐患。棚户区的改造,变无序为有序,不仅使棚户区群众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方便了对于小区的管理,遏制犯罪的产生;人人有其屋,缓和了群众之间以及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增强了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稳定与和谐。6、提高城市面貌和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棚户区的居民大多数受多重条件的限制,居住条件始终无法得到改善。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道路,给水、燃气、城市绿化、城市排污,排水、供电、电讯等更加畅通了,完善了城市功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环境的改善还将吸引投资者的涌入,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房屋征收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即政府在执行房屋征收决策、实施房屋征收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财产等与其切实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房屋征收对征收范围的人群影响是多方面的:失去收益性物业、失去宅基地及住宅、原有生活方式和邻里关系改变、产生失落感、剥夺感等。另外,不同时间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征收性质之间的不同补偿标准和方式,有可能导致群众对比甚至盲目攀比,造成误解,产生不公平感等。改进措施:1、继续加强征收补偿的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2、创新思路,征求科学的征收补偿方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3、加强风险预警,做好征收现场维稳工作。4、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预防腐败的发生。5、做好应急预案,预防突发事件。四、2022年工作计划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积极参加县委组织的脱产培训,认真完成陕西省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内容。同时组织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包抓小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联防联控工作,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松懈恋战等侥幸心理,时刻紧绷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弦,切实加强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落实“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3、按照县政府工作安排,牵头做好征迁工作,打通断头路,铺设人行道,力争街道网格化;增设健身娱乐广场,使城市环境布局更加合理;对背街小巷进行升级改造,方便群众出行。4、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5、完成县委、县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2021年,我们坚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做好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的各项工作,再接再厉,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列入储备的项目认真做好申报、立项工作,借助各种平台进行宣传,扩大招商范围,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我县城市发展步伐。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