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

宝鸡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

发布时间: 2022-05-18 11:07
单位名称 宝鸡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军休干部提供休养住所与相关服务。军休干部休养住所提供与管理,军休干部服务。
住所 宝鸡市大庆路工农新村300号
法定代表人 张欢
开办资金 8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6.88万元 115.5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认真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组织全体军休干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了军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诵经典·闹元宵”主题活动、“学党史铭记初心使命、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编排情景剧《百年党史、致敬英烈》参加了全省文艺汇演,制作军休干部“口述历史”微视频,征集军休干部摄影绘画、书法作品、主题征文等活动。举办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兵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139名军休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丰富军休政治文化生活,更好地展现了新时代军休干部爱党爱国爱军的政治担当和精神风貌。(二)全面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待遇。按政策累计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降温费、节日慰问、遗属生活补助等各项费用。医疗保障全面落实,组织300多名军休干部进行了年度健康体检,为军休干部办理实报实销、核报住院等医疗费用,确保军休人员老有所养。(三)健全完善常态化联系军休干部制度。编印《军休服务手册》和《爱心联系卡》,进一步规范军休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军休干部制度,在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五到位”,即:福利待遇落实到位,重大节日慰问到位,生病住院探望到位,家中有事访问到位,文体活动服务到位。(四)聚力综合保障,休养环境持续改善。严格落实防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举办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定期对办公场所、重点部位、活动室开展拉网排查,重点对军休家庭进行安全走访,检查家中水电、燃气设备,增强其安全意识。对院内监控设备进行了全面维护,联系供电部门对院内高压裸露设备入地工作改造。利用微信群、电子屏开展精神文明、疫情防控、高温天气、暴雨预警、食品安全、消防知识等各类宣传,营造洁净、优美、舒适、安全的军休生活。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累计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官方网站、市委组织部“宝鸡先锋”、市局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刊发宣传信息38篇,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四史”,为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配发必备学习教材300多套,确保每名党员干部人手一套学习材料,召开集体学习会38次,观看党史专题教育片12次,党总支书记讲党课活动2次,举办主题党日4次、专题报告会2期、学习心得专栏4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学、往心里走。切实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取得实效。积极推动军休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多方听取军休干部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改造提升项目落地,让军休干部休养生活更加幸福。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军休服务管理服务内容相对简单,逐渐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在服务管理工作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提高。(二)改进措施:1.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军队老干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军休工作中去。2.强化服务观念,热心周到做好军休服务工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的理念,推进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四、2022年工作计划1.积极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做好新时代军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举办庆祝建军95周年系列活动。坚持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军休干部参加重大庆典和重大政治活动,主动听取军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深化理论武装。2.严格落实军休干部生活待遇。严格执行有关生活待遇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军休干部离退休费和各项补贴,确保军休人员老有所养。3.全面落实医疗保障各项待遇。为军休干部办理实报实销、核报住院等医疗费用,组织好年度健康体检,建立和完善军休干部健康档案。4.健全完善常态化联系军休干部制度。在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五到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