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实验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立信路9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行璐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13.47万元 | 1355.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远东实验小学按照莲湖区教育局2021年工作要点和《学校质量提升第二个三年规划》为发展目标,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落实“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学校管理创新,着眼学校未来的发展,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核心工作,促进全面育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围绕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硬件保障,优化育人环境,学校的整体办学品质得到进一步发展。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德育工作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念为先1.以常规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德育行为养成。2.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政治启蒙引导。结合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结合德育实际,对家长进行共赢意识教育。3.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促进学生德育行为巩固。4.以学科融入为抓手,促进全员德育氛围形成。5.以队伍建设为引领,促进全员德育水平提升。(二)聚焦课堂提升质量,课程建设立德树人1.落实“五项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学生在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学校和家庭作息时间表,家校合力每天保证学生10小时睡眠。非必要不将手机或电话手表带入校园。每天利用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服务等保障每生校内锻炼至少一小时。2.统筹兼顾,夯实教务、教学管理常规课表编排、课后服务、停课不停学、人人公开课展示等各项工作做到提前规划、细致安排、做好过程监控、复盘总结。全体教师坚持手写备课,书写规范,课时数充足、环节完整。教案、作业常规落实落细。3.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学校以“引领、结对、帮扶、加压、关爱”为原则,扎实开展“青蓝工程”活动。通过两周一次师徒汇报课的扎实开展,让师徒双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了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教学相长。11月8日—12月10日,教导处以“指向深度学习”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银杏杯”教学节活动。12月1日,莲湖进校全体教研员走进我校20位教师的课堂,把脉各学科教学。围绕“指向深度学习”,学校先后开展了十余次“指向深度学习”的校本研修活动。培训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各个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培训率达100%。4.化课程结构,多彩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对各学科开设的课程模块进行梳理与整合,立足学科特点,对“小皂荚向阳生”课程体系再次进行优化与完善,形成了“四层五域”的课程结构。开发了一系列拓展课程,如日有所诵、数学魔术、画英为简、自然探秘、有氧健身操等,开设了舞蹈、创新服饰、宇宙探秘、排球等专长课程、陕西羽叶报春种植、半亩菜田、科学年级挑战赛、航天大讲堂等项目式主题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停课不停学期间,开发了冬至追光、运动追光、心灵追光等系列追光课程。9月11—17日,围绕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展了科学家进校园、观物见趣实验秀等科技体验活动,为学生们带来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科普盛宴。11月,学校先后迎接了莲湖区、西安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验收,科学年级挑战赛、科学堆肥+绿色种植、特色科技社团、少年科学院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新亮点,学校已经被莲湖区教育局授予莲湖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市级评选正在进行中。5.提高认识,高质量开展“5+2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在教室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教师个别答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学校利用现有场馆,让学生走出教室,组织开展“校园电影院”、“图书馆寻宝”、“一米菜园”、“半亩菜田”等综合实践活动和“立信杯”足球联赛、篮球挑战赛等体育活动。6.丰富“体艺2+1”,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学校严格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体育锻炼一小时。全校各班级均开设足球课,一至三年级开设快乐体操课,三至六年级开设武术课,不断拓展体育课程。先后开展了队列队形比赛、大课间操展评、三跳运动会、校园足球、篮球联赛。美术学科将瓦楞纸创意手工作为特色课程深入开展,停课不停学期间耕墨斋社团用笔墨抗疫情,书写献英雄。音乐学科将新学堂歌融入日常教学,各年级完成了一次音乐赏析报告。7.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及名校+工作,办学品质不断提升三个智慧课堂班级继续开展试点教学,在校内开展智慧课堂优秀课例展示。全体教师利用假期学习学校信息技术提升954计划能力点,开学初全部通过考核。学校继续扎实推进“名校+”教育联合体“2121”携手计划。校级领导参加“名校+”教育联合体新学期联系会议暨质量提升会共谋学校发展,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联合体的一次次活动开展中逐渐提高。(三)总务工作规范管理,保障教学后顾无忧1.积极做好常规检查维修。对教室、办公室、等重点部位,进行水、电等安全检查。对教学楼内、学生活动区域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安装了保护棉。按时完成桌椅调配、用电保障、卫生清洁等工作。2.高度重视防疫、食品安全等工作。每天对门卫、餐厅和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对接好社区对餐饮留守人员、后勤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积极和社区、街办协调提供留守人员生活保障和防疫物资的供应。3.全面做好校园环境、办公条件提升。暑期对学校厕所、楼内外墙、新启用教室进行了维修改造,开学初对维修改造工程进行了验收并完成了评审、资金申请工作。为了给教师提供便利,安装了智能充电装置,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对全校智慧黑板进行了全面优化,同时给新任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操作培训,保障了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四)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提高认识防微杜渐1.完善各项制度和预案,安全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2.安全教育每月有主题、安全演练未雨绸缪9月进行了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全国消防安全课”。10月,2021年莲湖区国家网络安全周校园启动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11月,学校邀请莲湖区消防救援大庆路支队来我校进行消防安全演练。12月,莲湖区交警大队张警官为孩子们带来一场以“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五)防疫工作细致全面,卫生保健常态开展严格执行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制度。结合我校每月近视防控日开展了眼健康知识科普讲座、裸眼视力检查及眼球操比赛、爱眼护眼宣传教育一系列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学校积极宣传疫苗接种政策,登记教职工疫苗接种情况,建立学生疫苗接种台账,每天统计各班疫苗接种情况并及时上报。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孙磊副校长主持的省学带课题《知识整合视角下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实践研究》成功立项;张宁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大数据分析在小学数学精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目前正在研究之中;张军芳、彭英娟等10位教师申报的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在全国十四城市第二十七届优秀论文征集与评审活动中,王欢、叶伦亮老师荣获二等奖;在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专项课题评审活动中,行璐校长主持的课题顺利结题;在第三届(2020-2021年)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评审活动中,孙磊副校长、王静主任主持的课题顺利结题;在陕西省“智慧课堂”教育技术论文活动评选中,我校孙磊副校长荣获一等奖、仇叶青老师荣获三等奖;在2021年《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56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奖;在莲湖区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评审中,我校程刚主任、段瑞谊、黄翎老师主持的课题顺利结题,王静主任的课题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在莲湖区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评比中,我校9位老师分别荣获“网络在线互动课堂”一二三等奖,彭雪怡、郭远娇老师荣获“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一等奖,彭英娟老师荣获“STEAM课程案例”类一等奖;在莲湖区首届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王欢老师荣获青年组体育学科二等奖,彭英娟老师荣获青年组科学学科二等奖,孙新老师荣获中年组科学学科二等奖,董红艳老师荣获中年组美术学科三等奖。这些成果,正是学校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体现了教师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上的不断努力与付出。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我校结合本校园实际,逐项对照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学校青年教师(20-30岁教师)占比很大,缺乏教学经验,教学业务能力有待提升。2.部分部室利用率不高。比如校园电视台,目前缺乏专业人员暂未投入使用。3.学生到校时间偏早,需要进一步优化时间,督促学生不要早到校,保证睡眠。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学校将通过抓实“五项管理”落实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多种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下一步工作思路2021年是学校新的三年计划开局的新学年,远东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双减”工作开展为契机,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细化管理,实现课程、师资、场地等资源共享,让“双减”下的学校教育真正回归育人初心,力争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绩,真正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