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柞水县城市管理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规划监督等行政执法工作。 | |
住所 | 柞水县城北关临河路 | |
法定代表人 | 朱其富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柞水县城市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68.04万元 | 4924.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县城管监察大队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城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党建引领,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一是成立了局党组,明确了核心,积极与政府沟通,增加事业编制3人,协管员15人,有力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出台了《柞水县城市综合管理办法》。二是以党史学习教育、提强建促、强转树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城管队伍的理论素养。三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基本,提醒领导干部不越红线。不断加强对《准则》、《条例》及系列讲话的学习,每月开展一次党风廉政学习活动,结合典型案例,教育职工遵纪守法,在工程建设、行政执法、公务审批等方面严格依法办事,守住廉政建设底线,一年来无一起违纪违法事件。四是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每季度开展执法培训,执法人员对文明执法有关规定知晓率达100%。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推行“721”工作法,全年开展两次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五是认真办理人大政协提案。2021年共办理人大政协提案17件,其中市政协提案主办3件,县政协主办8件,协办2件,县人大4件,目前已全部办结,满意率达98%以上。(二)深入推进“两拆一提升”工作。一是城区户外广告拆除工作。共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1200处,面积13000平方米,清理各类门头牌匾及小型广告5680处,面积8956平方米。二是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城区违法建筑物已处置到位面积21909平方米,其中全部拆除5199平方米,部分拆除1220平方米,罚款144.4万元面积14730平方米。三是城市多余家具拆除工作。拆除城区破旧花箱1480个,拆除整合线箱光缆27处,城区摩托车、交通标识指示牌等180个,城市废旧雕塑、衍架门头、岗亭、电话亭、报刊亭等6个,废旧景观灯、果皮箱等66个,城市道路中央隔离栏1处700米。(三)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实施柞水县城区2020年秋季绿化苗木补植项目。对柞水县城区枯死、缺失或损坏的行道树以及绿化带苗木进行更换、补植等,该项目已竣工并通过验收,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实施柞水县城区纸房沟等6座公厕提升改造项目。投入114万元实施了纸房沟、西新街、东门、红石岩、石镇大桥及消防队6座公厕提升改造项目,该项目已竣工并通过验收,现已投入使用。三是实施石镇大桥增设污水倒虹吸管项目。投入300余万元实施了石镇大桥增设污水倒虹吸管项目,新建雨水工程水泥管道228米,改造污水合流水泥管道72.4米,新建污水倒虹吸球墨铸铁双管道110.00米及相关设施。该项目已于2021年5月动工建设,2021年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四是实施石镇大桥原污水管道抢险工程。投入64万元,对石镇大桥原污水管道进行修复和加固,该工程已于2021年8竣工并通过验收,已投入使用。五是推进柞水县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该项目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修建便道约1800米,征用林地131亩,架设高压变压器一台等,正在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766万元。六是实施了全域污水PPP项目。建成4个污水站及配套设施,并给4个污水站运送污泥参与设备调试和试运营工作,破除并恢复混凝土路面9383㎡,埋设污水管网8.53km,目前正在积极配合镇办对8个单项工程实施征地和青苗补偿等的施工前准备工作,累计完成投资9860万元。七是实施了柞水县餐厨垃圾处理站项目。已完成项目场地平整和项目主体基础建设,项目辅助河堤及改河等工程建设内容,共计完成混凝土浆沏护坡及防洪堤610立方米,开挖土石方1200多立方米,铺设涵管80余米,基础穿梁已完成,主要设备已生产到位,待安装调试,预计12月底试运营。(四)加强市政设施管护,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管护水平。累计完成市政维修工程72个,完成投资130万元,其中修补及更换人行道地砖450㎡,疏通排水(污)管道3.5公里,更换污水井盖、雨水井篦72个,清理各类综合井18座,更换汉白玉栏杆80余米,维修路灯600余盏(次),检修路灯线路6公里,调节路灯时控21次,维修路灯故障58处,城市道路完好率达到99%以上,城市主次干道及广场亮灯率达到99%以上,街道装灯率达到99.5%以上,亮化完成投资55万元。二是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效果和专业化水平。投资65万元,对城区行道树、绿化带及行道树树坑草进行了修剪,柳树“天牛”虫害防治及绿化带病虫害防治,行道树磨牙,对城区苗木进行施肥、拔草、松土、浇水等养护。投资60余万元对城区的枯死、缺株断行苗木进行了补值,其中补值更换乔木235棵,灌木203㎡,种植草皮80余㎡。积极完成迎春广场羚牛雕塑、迎宾大道雕塑等绿地补植和景观美化。三是加强燃气安全监管。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督促各企业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安全运营,全年共检查燃气安全12次,下发整改通知书6份,并监督整改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营。四是多举措强化城区公厕管理。通过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公厕设施维护、严格管理服务、强化考核等方式,加大公厕管理。五是积极做好城区排洪防涝工作。结合实际,制订了《柞水县城市管理局城区防洪排涝应急预案》,采购了应急抢险物资,落实了人员责任;对新老城区损坏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桥梁、道路、人行道、栏杆、休闲设施)重点对城区桥梁、排洪渠、雨污排水设施进行排查统计。汛期组织人员清理乾佑街至下梁街的道路泥石流,对志远巷、东门排洪渠堵塞进行清淤,修复断裂污水和雨水管网60余米,恢复因水毁、滑坡及塌陷等损坏路灯5盏,水毁电缆200余米,更换损坏的配电箱4个,共动用机械及车辆200余台次,保证了我县城区汛期平稳度过。(五)加强环卫保洁工作管理力度,确保城区环境环境干净整洁。一是每天全覆盖机械清扫(洗扫)作业2次、洒水作业4次的作业频次,定时冲洗路面,减少道路扬尘污染。城区车行道机扫率达87.5%。在做好城区主次道路、沿街街面、人行道、桥梁以及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道路保洁同时,并对道路路名牌、路灯杆、公交站亭及果皮箱、垃圾桶等市政环卫设施进行了延伸保洁。二是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约2.9万吨,做到了垃圾清运及时有效有序,无积存或“过夜”垃圾。三是全年累计处理污水约120万m³,处理率达到94%。污泥处置规范化,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达标。规范处理生活垃圾约2.86万吨,处理率达到98.8%,渗滤液处理量18249吨,处理率100%。(六)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市市容市貌。一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开展市容市貌集中专项综合整治15余次,清理乱堆乱放20余车,规范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150余次,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200余份、暂扣20余次、处罚11次,签订《门前“四包三禁止”责任书》200余份。二是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联合执法活动。规范门店460余个,拆除违规户外门头广告258处,破旧广告230处1500余平方米,整治围墙11处,清理取缔垃圾回收站1处、违规占地售卖钢材点1处、违规占地售卖花卉点1处、违规占地修理厂1处。三是严格规划管理。今年以来立案查处违规建房82户,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102份,责令改正通知书108份,下发限期拆除违法建筑通知书47份,移交法院案11个,拆除违法建筑6149平方米,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章建设现象,缓解了群众矛盾,维护了城区规划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四是规范对渣土车治理工作。共治理城区3个在建施工工地,下发告知书2份,备案登记施工工地3处,检查运输渣土车辆100余辆次,发现违规运输渣土6起,并对6起违规运输渣土车辆进行了行政处罚,有效地规范了渣土车运输管理工。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单位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实施柞水县城区纸房沟等6座公厕提升改造项目;实施石镇大桥原污水管道抢险工程,该工程已于2021年8竣工并通过验收,已投入使用。三、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城市建成区逐年扩大,城市管理人员数量多年不变,致使执法人员不足,造成执法力不从心。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没有正规法律专业的人才,办理业务队员法律知识不系统,运用法律灵活性差、创新性不强,给执法工作带来困难。二是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城市管理执法涉及到夜间和节假日加班,没有任何的奖励补助措施,同时,相关单位之间没有形成执法合力,给城管执法带来困难,严重的挫伤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城管队伍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垃圾、污水、燃气方面的培训工作。二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按照城市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市容整治,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卫生、规划监管、美化亮化、市政设施维护等标准化管理体系,努力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环卫作业精细化、人机作业专业化、城管工作数字化的城管工作目标。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加强执法宣传,营造城市管理全民参与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多形式、宽领域地向广大市民宣传,积极发动市民支持并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度,打牢群众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和持续一种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城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推行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执法能力通过对现有事件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队员学习城市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