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志丹县>
志丹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志丹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5-18 09:32
单位名称
志丹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
住所
志丹县城关小学对面国土局小院
法定代表人
乔刚
开办资金
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治沟造地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开展以下业务:2021年,我办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治沟造地办和县自然局的正确引领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努力下,紧紧围绕本单位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强化作风建设,夯实业务基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有效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任务开展情况一是对已完成验收项目整体进行回头望。志丹县通过严格审查把关,共实施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3个,分别为志丹县顺宁镇黄沟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子项目、志丹县杏河镇杏子河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子项目、志丹县保安镇长尾河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子项目,项目涉及保安街道办事处、顺宁镇、杏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总规模330.5公顷,总投资3375.71万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483.66万元,目前除未兑付质量保证金216.25万元外,其余资金全部拨付到位。该3个项目于2018年3月2日前经市办竣工验收通过。今年,我办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排查,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发生变化不大,而且耕种率大幅提升,有效发挥了治沟造地应有的作用。二是水保骨干工程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全市治沟造地项目需完成水保骨干工程298座,我县仅承建2座,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我县需在志丹县杏河镇杏子河土地整治子项目米家沟、王家沟片区需布设两座水保骨干坝,投资金额199.54万元,其中建安费177.4万元、前期费22.14万元,已累计支付100万元。目前,初验工作已顺利完成,对各位专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我办已全部整改到位,完成2座水保骨干工程项目移交管护协议书签订工作,项目审计已全部结束,下一步将尽快上报市水利部门验收,完成终验工作,确保项目尽早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三是积极开展2013-2016年度项目新增耕地图斑核实工作。按照延安市治沟造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2013-2016年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子项目新增耕地数据提交工作的通知》(延市治地办发【2021】14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办积极组织人员开展工作,依托技术服务单位对志丹县顺宁镇黄沟、保安镇长尾河、杏河镇杏子河3个项目,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复核,验收报备自然资源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新增耕地面积为95.94公顷,新增耕地套合“三调”成果为耕地图斑面积为69.01公顷,套合退耕还林数据后剩余新增耕地面积为62.37公顷,套合立项前25度以上坡度区后剩余新增耕地面积为32.42公顷,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并且以正式文件上报市办。四是扎实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根据《志丹县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志办发【2021】42号)部署要求,在机关单位中重点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虚、粗、拖”等作风顽疾,倡导树立“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重点针对开展工作不扎实、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态度蛮横、行文不规范等问题真抓实改,不断提振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精气神。二、存在的问题一是水保骨干工程只完成了县级验收工作,未申请进行市级终验;二是由于受强降雨的侵蚀,项目区不同程度存在田面沉降、道路排泄渠冲毁、滑坡等问题;三是学习主动性不强,自觉学习的习惯未能良好树立,学习效果不佳,学用结合不紧密。三、2022年度工作计划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办在2022年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通过集体组织和自学,提升工作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杏河镇杏子河土地整治项目两个水保骨干工程的市级验收工作,保障项目顺利投入用行;三是积极配合完成组织交办的阶段性工作。我办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服从组织的安排,做好验收后续质保金的落实兑付,项目区群众信访维稳等工作,顺应改革形势,工作思路不乱,工作力度不减,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本单位应有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