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鸡市> 宝鸡市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市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宝鸡市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市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8 09:09
单位名称 宝鸡市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市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社会扶贫、外资扶贫工作方针政策,促进扶贫事业发展。全市社会扶贫和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组织协调;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省级“两联一包”、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调联系;市级部门驻村扶贫考核;外资扶贫项目申报;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扶贫捐助资金接收与监督管理。
住所 宝鸡市宝虢路125号行政中心6号楼A座403室
法定代表人 王晓伟
开办资金 0.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68万元 0.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持续开展驻村帮扶。组织4.8万名党员开展“回村回访”活动激励群众接续奋斗。《陕西脱贫攻坚》简报第17期,对宝鸡市“五位一体”走深走实回村回访做法进行了宣传推广。压茬轮换调整驻村工作队,下发《关于做好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驻村干部选派轮换工作的通知》,组织1075个单位持续开展定点帮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661名、工作队员1274名,组建驻村工作队589支,实现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等6类村选派进驻全覆盖。强化监督管理推动工作落实,采取模板、清单式推进方式,指导驻村干部结合实际,抓好帮扶任务落实。全市驻村工作队协调争取项目资金3.74亿元,发展种植业11.17万亩、养殖业505.87万只(头),转移安置脱贫劳动力16.84万人。二是强力推进消费帮扶。在全市持续开展消费帮扶行动,深化“573”消费帮扶模式,通过预算单位、工会和各类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等定向购买,定点帮扶单位、徐宝协作帮销,节会展销、网络直播到货、县长镇长代言等,强化产销对接,全市销售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产品21.4亿元。三是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帮扶。深化苏陕协作,先后两次召开苏陕协作调度会,落实苏陕协作资金8400万元,实施协作项目29个,受益脱贫人口8000余人。持续开展企村结对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帮扶,下发《关于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召开举办“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仪式,动员687家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召开全市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237个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300多场次,投入款物服务2454万元,受益群众8.7人。四是严格执行项目程序抓好外资帮扶工作。科学制定项目计划,指导陇县、麟游县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外资项目区及合作社需求调查,运用价值链分析的方法,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优选作实干预措施的价值增值点,对接产业发展与民专业合作社的契合点,科学编制年度项目计划。分两批下达年度项目计划共计4367.73万元,其中世行资金2846.23万元。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全市共完成采购合同39个,其中工程类项目9个,货物采购30个,采购金额2534.31万元。市县项目办高度重视MIS系统的数据管理录入和项目监测工作,对完成验收的项目和提款报账数据及时进行审核。强化组织领导促实效,召开全市外资扶贫工作会议1次,组织参加省级培训会3次,开展项目督查检查5次。认真遵守《陕西省外资扶贫工作人员从业禁令》,严格执行外资项目操作手册,高度重视检查组反馈问题整改,狠抓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年内在2个项目区8个合作社实施生产道路、生产桥、土地平整以及合作社生产厂房建设等项目30个,农用机械及生产、办公设备等项目35个,完成投资投资2111.86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驻村帮扶成效显著。推行驻村干部积分制管理,严考实核,疏通精准帮扶的“管道”,让帮扶力量在一线聚集、责任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显现,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市1075个定点帮扶单位共投入和协调引进资金6613.3万元,采购、帮销消费帮扶重点产品1.79亿元,帮助661个帮扶村强基础、兴产业、抓发展。千阳县在全省交流了驻村帮扶工作经验。二是社会帮扶有力有效。健全完善社会帮扶定期联席会议制度,把社会帮扶资源精准对接到不同类型村,集百家之力解一村一户之难。西建集团率先全省设立25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三类人员”大病救助,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为全市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苏陕协作帮扶县、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实施帮扶项目312个,安置脱贫劳动力1.1万人,采购帮销农特产品较上年增加159%,为群众持续增收、逐步致富提供了产业就业支撑。三是外资扶贫取得新成效。实施的65个外资帮扶项目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渭南市、延安市外资扶贫系统项目管理人员和合作社理事长先后到宝鸡市项目区考察交流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一些定点帮扶单位对驻村帮扶工作保障支持不够,对包抓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支持协调力度不大。二是部分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相对缺乏,处理复杂具体事务能力比较欠缺,谋发展、促振兴办法不多。三是外资扶贫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二)改进措施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宝发〔2021〕8号)要求,健全完善党委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群众主动作为的社会帮扶体系,凝聚工作合力,拓宽帮扶渠道,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强化正向激励。突出考核导向作用,调动13个行业牵头单位、28个责任单位、苏陕扶贫协作的积极性,着力提高社会帮扶资源与扶贫需求有效对接率,不断提升社会帮扶质效。三是加大定点帮扶。积极联络协调徐州市和中省定点帮扶单位,开展项目点对点、人才面对面帮扶,做到帮扶重心下移,措施到位有效。四是持续推进外资扶贫项目建设。指导项目县持续加强合作社工作力度、督查力度,对照目标任务,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责任具体到人,按计划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持续增收。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改进驻村帮扶工作。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指导县区细化实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职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分级分类开展政策业务培训,解决不会干、干不好问题。强化驻村帮扶日常监管,做到年初有安排、季度有检查、年终有评比。适时召开全市驻村帮扶工作现场推进会。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深化苏陕协作,确保2022年确定的项目如期开工并于当年11月底前按计划完工或完成建设任务。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3月上旬召开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推进会,年内实现所有行政村企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五大”行动,会同市民政局制定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引导社会组织选好形式、选准路径,与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其他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进行对接帮扶。三是统筹推进外资扶贫项目建设。指导陇县、麟游县做好合作社项目申报工作,确保《项目区实施方案》《投资计划书》,符合世行项目《执行手册》规定,达到省级评审要求。加大项目指导和督查力度,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采购和实施项目。同时,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定期不定时的对施工单位工作进度、质量、监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年度工作任务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职责要有新作为。面对新的阶段、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市社会(外资)扶贫中心将进一步加大有效衔接期的帮扶体系建设工作力度,大力开展社会帮扶、驻村帮扶、消费帮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农村社区发展项目质效,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