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柞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5-18 08:43
单位名称 柞水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坚持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导,服务于少年儿童成长为目标,从事青少年教育及相关活动。
住所 柞水县城北关
法定代表人 伍晓刚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柞水县委员会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19万元 0.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市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市关工委各项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协调组织作用,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聚焦思想引领,把正工作方向。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关工委聚焦中央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的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新安排,组织“五老”和青少年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吃透核心要义,认真学思践悟,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新时代关工委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思想铸魂育人。团县委指导各学校团委、少先队组织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争当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红领巾在行动”等80余次主题团日、队日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把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广大五老和青少年中去。二、喜迎建党百年,开展主题教育。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为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统筹推进传承红色基因工程,我县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一是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县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开展好“传承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全县各部门、学校累计组织青少年到红岩寺五星苏维埃政府旧址参加红色教育2000余人次。二是广泛组织广大五老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五老”宣讲团进学校、进社区,着重为青少年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抗击疫情的故事,用小故事传播大道理,用青少年听得进、学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方法,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配合省关工委抓好举办“童诗心语歌百年”诗歌征集和“红色小喇叭,相伴我成长”活动,激发青少年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将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4月22日省关工委支部10余名党员来到我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对我县各项活动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三、紧盯特殊群体,落实多重保障。我县坚持将关爱留守儿童,加大病残儿童、特困儿童的保障关爱,做好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救助作为工作重点。一是民政部门积极落实政策保障,对各类特殊儿童群体实行能保尽保,充分享受国家各类政策资助,目前全县留守儿童保障对象358人,孤儿保障对象31人,事实无人抚养保障对象8人,未成年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66人,全年发放各类保障资金140余万元。二是号召社会爱心企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及孤儿,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亲情关爱、权益维护等关爱服务328人次。三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由学校、(村)社区等对辖区内特殊儿童群体进行登记,由关工委牵头定期不定期组织各部门、社会力量,利用各类节假日开展慰问、捐资助学活动。四、协调各方资源,开展关教活动。县关工委坚持将关教活动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开展各类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良好氛围。一是发动部门、成员单位开展活动。县关工委联合县政协、县科教局在马台小学、九间房小学开展“庆六一.献爱心”活动,给孩子们送去图书、学习用品等各类物资,价值3.5万余元。二是联合企业关工委组织开展活动。县义工协会关工委陆续向城区二小80余名留守儿童赠送了书包、饭盒、水杯等生活物资,并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其中63名学生到渝辉影城观看爱国影片,向下梁镇19名留守儿童送去牛奶、饼干等生活物资,今年以来县义工协会开展各类关教活动20余次,发放各类物资共计9万余元,县义工协会还牵头试运行了【微信小程序:公益柞水】,通过后台审核,确定帮扶对象81人,通过网络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对筛选的对象进行帮扶。三是主动争取资源开展帮扶。争取资金资助秋季新入学大学生24名,人均2000元;争取省关工委和省慈善协会资金三万余元为黄龙山小学捐赠了冰箱、教学灯具、音响等物资,有效推动了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五、强化法制宣讲,保障青少年权利。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普法宣讲,倡导广大青少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一是认真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目前县检察院已有8名干警被聘为法治副校长,涵盖全县各中小学,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巡讲9场次,内容涵盖校园安全、未成年人自护、防性侵等多方面内容。二是“红领巾法学院”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柞水县城区三小成功创建市级“红领巾法学院”,今年学校已经向团省委提交了创建省级荣誉的视频和相关资料,同时,凤镇中心小学、营盘九年制学校和凤镇中学分别提交了市级“红领巾法学院”创建资料,通过开展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用法律保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三是开展法院开放日和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县法院会同县科教局及学校多次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通过讲解真实案例、模拟校园霸凌审判等现场教学,以案释法,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感受法庭威严,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今年以来已开展活动6场次,参加师生350余人次。六、强化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将关工委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从基层组织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品牌教育建设等处发力,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打好基础。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按照“党建带关建”的原则,探索把关工委组织机构向民营企业、移民新区等领域纵横延伸,先后在柞水县义工协会、下梁镇嘉安社区成立关工委组织,民营企业和移民新区关工委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为今后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域的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县义工协会在纪念市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会上被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二是“五老”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着重在城区、社区和移民新区摸清五老底子,选配年龄相对较轻、身体好、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充实壮大五老队伍,积极采取上门求贤、活动吸引、搞好服务等多种方式,动员和鼓励老同志,尤其是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全县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人数稳步上升。三是教育品牌建设得到加强。把品牌教育做为有力的工作抓手,协调各方资源,紧扣省市“创建一批、发展一批”的总要求,创设并运营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实践教育基地、家风家训实践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以情景式、体验式、趣味式实践教育为目的的青少年教育基地5个,有效拓展了青少年教育的范围和途径,擦亮了本地特色青少年教育品牌。七、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我县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2021年7月被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在庆祝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大会上我县下梁镇关工委等五个关工委组织被评为先进集体,县关工委副主任车秀梅等6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八、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专职人员力量单薄、关爱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工作合力没有完全形成等问题。九、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住换届年机遇,选优配强镇办党委关工委组织领导班子,为“十四五”期间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督促指导企业和移民新区、新型工业园区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机构和“五老”队伍建设,充实基层人员力量。三是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工作,持续做好助力乡村振兴和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学生助学帮扶等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工作宣传,凝聚成员单位工作合力,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十、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央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主要从强化关工委自身建设、健全五老人员补充机制、凝聚部门合力、强化关教力量、丰富活动载体等方面,再加压力,再鼓干劲,不遗余力地抓好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