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甘泉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7 15:40
单位名称 甘泉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拟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县城工业化、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管理、服务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统计、分析;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发展资金的申报和使用,人才培训、交流。
住所 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李伏军
开办资金 30.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2.9万元 42.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它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1、民营经济发展整体情况。预计截止2021年12月底,全县民营企业达到1200户,新增160户,从业人员7100人。个体工商户达到4293户,新增600户,从业人员5600人。其中五上企业达到45户,新增5户。完成豆制品产量15500吨,饲料产量5000吨,黄酒产量210吨,白酒230吨。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亿,占全县GDP的42%,整体民营经济整体发展逐渐平稳向好。2、争项目增资金情况。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八千里、劳山鸡业、新迎、洛河川、恒盛源等7户企业先后完成企业技术改造,持续保持较强竞争力。2021年成功帮助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和延安恒盛源工贸有限公司申报2021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5万元,100万元。帮助延安阳泽公司和陕西甘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2020年第二批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3万元,57万元;帮助甘泉刺榆酿造有限责任公司和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4户企业申报企业挂牌补贴资金共80万元;为精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永泰工贸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申报规上企业补助资金共计50万元;以上成功申报资金共计305万元,进一步带动了其他企业的转型升级决心和信心。3、积极培育五上企业。2021年我县“五上企业”入库任务为8户,经过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后筛选出12户有潜力的企业正在培育,每月跟踪,随时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争取应统尽统。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五上”企业入库工作,出台了《甘泉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个转企、企升规”工作实施办法》(甘政发〔2020〕35号)。办法规定:设立“个转企、企升规”工作专项培育资金,对当年个转企、企升规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充分调动广大个体户和小微企业的“个转企、企升规”积极性。截止11月底已有5户企业申报入库,目前市统计局审核通过3户,2户等待审核。4、加强金融扶持工作。县工商联、金融办、营商办、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联合组织了3起政银企座谈会,不断鼓励县内各个银行和民营企业签订的贷款意向书,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决定对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对支持中小企业有突出表现的金融机构,要进行表彰和奖励。积极与陕西农业担保公司、延安城投公司、延安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开展洽谈,力争为县内企业解决贷款担保难题。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获得农行,信合,邮政银行贷款2050万元;劳山鸡业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银行贷款500万元。5、对外宣传方面。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农高会、旅博会、APEC展览会等大型展会,大力推介我县豆腐干、白酒、黄酒、劳山土鸡蛋、土蜂蜜等特色产品,受到了来往客商及参会人员的高度的关注和好评。二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今年多次在《延安日报》、《陕西日报》、延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我县民营企业及特色产品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鼓励各企业委制作大型广告牌,设置于黄延高速公路、210国道、西包铁路等主要路段全面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特色产业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6、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李伏军主任任组长,黑耀辉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项目科,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招商引资工作和报送招商引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能按时及时准确报送各类招商活动方案,工作总结以及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所需的材料。全年无投诉、无越级投诉现象发生。二是积极论证策划包装项目,力争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今年论证策划包装项目5个,分别为年产5000吨红枣果酒项目、年产5万吨饮料加工项目、红豆沙系列产品加工项目、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蜂蜜系列产品加工项目。7、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今年乡村振兴工作,局领导高度重视,抽调资金大力支持。一是落实帮扶责任人员,明确任务职责,发展产业。我们和劳山林业局两单位共同帮扶高家河村,我们单位9位帮扶责任人帮扶23户67人,其中在册贫困户6户13人。总的思路是按照“川道菜,拐沟畜,山地果”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长短结合的思路,坚持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林下养殖为主,今年发展小杂粮种植(香谷米)800余亩,发展湖羊养殖15户220只,中蜂养殖10户。长期产业现已建成核桃园2091亩,人均2亩核桃树,其中2018年到2019年新建核桃园1131亩,2013年建成960亩已经开始挂果,实现产业长短相结合,产业覆盖率达到100%。二是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精准帮扶脱贫。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派出副主任黑耀辉常年驻村,单位主要领导及干部职工,坚持每星期二组织下乡一次,帮助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及时完善档案资料。为了发展产业,充分利用新平整的500多亩耕地,鼓励农民种植小杂粮,我单位为种植户每亩补助30元播种费用(累计投入30000多元),县农业局每亩提供复合肥一袋,镇政府提供地膜及其他费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家河村800亩小杂粮种植基地顺利完成。三是积极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我们包村单位组织群众干部到安塞区参观学习胡羊养殖技术,极大地带动和提高了群众的致富信心。四是完善基础设施,硬化巷道,方便群众出行。7月份调整包村到劳山乡林沟村以来,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全面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我中心5人帮扶13户贫困户,其中在册贫困户2户,我们定期每周三到村上看望所包户,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收入,存在问题等,并积极帮助。9月到10月的大旱,导致玉米受灾严重,我们5次到村上协助村民进行抗旱,全力缓解旱灾。8、不断加强党建工作。今年以来,我中心立足工作实际,以党建政治为引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高起点细心谋划、高标准纵深推动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事业进展有新进步。9、信访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切实增强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按照全县信访工作会议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由中心主任李伏军同志任组长,副主任黑耀辉同志任副组长、的信访领导小组,设立了信访接待室,落实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信访登记、接待、记录等工作。二是强化学习,切实提高信访案件接处办理水平。今年以来,我中心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干部职工对《信访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三是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我中心结合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实际,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信访条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截止2021年年底,没有非公企业上访事件发生。10、安全工作:我中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开展各项治理整顿和宣传教育、培训等活动,切实增强了本单位及各非公企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利用逢集过会时设立法律法规咨询点向群众宣传,6月份上街专门开展了安全方面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安全法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进企业宣传《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利用中小企业信息网宣传各种安全生产政策和相关知识,使企业能多渠道、多角度的了解和掌握。我中心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形成的制度、措施,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梳理讨论,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等易于操作、长期起作用的制度规范,特别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的年度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的年终贡献排名挂钩,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各企业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做好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截止2021年12月底,全县民营企业未发生安全事故。11、创卫工作,平安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创卫工作:我中心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做好创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的全县性创卫巩固活动和专项活动中,积极完成了本单位应完成的任务。平安建设:一是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力维护政治社会大局,扎实开展重大社会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全力做好信息和应急处置工作。二是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确保企业无黑恶势力,不断提升群众和企业对本次专项行动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我中心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确保党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推进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正面宣传,管控负面舆情,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好民营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广和运用工作。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树和推广新时代先锋模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