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7 15:30
单位名称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管理资助;各类贫困学生资助救助工作;中小学校“两免一补”工作。
住所 甘泉县教育局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杨世成
开办资金 4.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08万元 18.55万元
网上名称 甘泉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们坚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始终,为各学校、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和保育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足额落实各项资助1、学前教育阶段。享受学前一年补助保教费2121人次102.865万元(春季学期1126人54.66万元,秋季学期995人48.205万元);享受“四类幼儿”(脱贫家庭幼儿、低保家庭幼儿、特困供养家庭幼儿、残疾幼儿)免保教费267人次26.565万元(春季学期153人15.33万元,秋季学期114人11.235万元);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补助幼儿876人次32.85万元(春季学期464人17.4万元,秋季学期412人15.45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家庭幼儿223人次8.3625万元(春季学期132人4.95万元,秋季学期91人3.4125万元)。2、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学生19660人次1295.37余万元(春季学期9938人655.23余万元,秋季学期9722人640.14余万元),其中享受“一补”学生2847人次128.08万元(春季学期1473人66.59万元,秋季学期1374人61.49万元),其中脱贫家庭享受“一补”学生1502人次59.39万元(春季学期769人30.59万元,秋季学期生733人28.8万元)。3、高中教育阶段。享受高中免学费2621人次209.68万元(春季学期1248人99.84万元,秋季学期1373人109.84万元);享受高中助学金学生728人次72.75万元(春季学期370人37万元,秋季学期358人35.75万元),其中脱贫家庭贫困户家庭学生233人次(春季学期110人,秋季学期123人),享受最高档每生每学期1250元共计29.125万元(春季学期13.75万元,秋季学期15.375万元)。4、中职教育阶段。享受中职免学费215人次17.2万元(春季学期97人7.76万元,秋季学期118人9.44万元);享受中职助学金学生40人次3.625万元(春季学期15人1.5万元,秋季学期25人2.125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家庭学生享受中职助学金12人次1.325万元(春季学期7人0.7万元,秋季学期5人0.625万元)。5、大学教育阶段。享受延安市大学本科新生入学资助项目36人7.2万元,其中脱贫家庭学生23人4.6万元;享受中央彩票基金“资蕙计划”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124人7万元,其中脱贫家庭36人全覆盖。同时,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励耕计划”项目资助我县贫困教师25名,每名1万元共计27万元(其中特困1名3万元)。(二)全面完成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和本息回收工作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就学期间财政全额贴息、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旨在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与住宿费的信用助学贷款。2021年,共发放国家信用助学贷款434笔347.2万元,较2020年增加34笔25万元;回收贷款本息65.78万元,回收率继续在全市率先达到100%。(三)建立完善脱贫家庭学生台账以“六查六问”为契机,通过进村、进校、入户对各学段毕业学生生去向全面摸排及对转出转入学生认真核查,在与扶贫据大数据库认真比对核实的基础上,建立2021年秋季学期脱贫家庭学生台账。全县共有脱贫家庭户学生1343人(本地就读903人,外地就读440人),其中学前教育阶段104人、义务教育阶段820人(小学497人,初中323人)、高中教育阶段149人、中职教育阶段127人、高职教育阶段18人、专科教育阶段19人、本科教育阶段104人、研究生教育阶段2人。(四)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1、积极争取社会各项资助。一是督促西安市美信助学公益慈善基金会按照资助协议对我县50名贫困学生进行第二次资助,资助资金已经全部打入受助学生账户(按照小学每人每年1400元,初中每人每年1600元,高中每人每年1800元的标准,资助我县小学、初中、高中学生50名,每年共计8万元,直至考上大学或中高职);二是通过积极争取,成为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在全市资助三个县区其中之一,为我县高二年级50名学生争取资助资金每人2000元共计10万元;三是争取李鹏基金资助我县石门九年制学校50名贫困学生每人800元共计4万元。2、千方百计为贫困学生服务。为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我们积极与市局和国家开发银行对接,开通了续贷生远程办理通道,续贷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远程办理贷款,实现不见面网上直接办结。据统计,本年度有278人通过网络远程办理了续贷手续,占续贷生总数的93.6%。同时,免费为现场办理助学贷款学生提供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由专人指导学生进入国家开发银行学生在线系统进行注册,确保贷款学生“跑一次”办结助学贷款手续。3、加强单位自身建设。一方面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党史教育指定篇目,让干部职工在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增强为学生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调整后的各类资助政策,让干部职工在业务学习中增长本领,从而增强执行政策的准确性。同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组织的学生资助系统技术培训和助学贷款政策培训。二、2022年工作打算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在全县深入、广泛、持续开展诚信、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党爱国、积极向上、担当作为的精神,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资助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开展资助宣传。创新宣传途径、突出宣传重点、把握宣传节点,以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形式,对资助政策、和资助程序等进行广泛宣传,确保宣传内容与现行政策的统一,切实提升资助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严格落实各项资助。继续落实好贫困幼儿生活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中职)助学金、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等各项政策,切实做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无死角、全覆盖。同时,规范资助程序,细化资助申请、评议、认定、公示、发放、告知等各个环节,完善资助档案管理,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水平,确保学生资助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加强资助政策监管。根据市教育局资助专项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都能够足额落实各项资助,但是也有部分学校资助程序混乱,不能反映出资助真实落实情况。下学期,我们将在教科体党委的领导下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学校(幼儿园)近年来资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克扣、截留、挪用资助资金情况、资助程序是否规范、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四是提高助学贷款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助学贷款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比如家长姓名可以让学生代签、续贷生可以家长或者学生一方前来办理等),大力推广续贷生通过网络远程办理贷款;积极探索“云闪付”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还款小程序还款方式,形成“云闪付”还款为主,POS机、微信、支付宝为辅的多渠道还款方式,进一步方便贷款学生,同时减少人员聚集风险;加强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和诚信教育力度,做到应贷尽贷,努力提高助学贷款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五是提升学生资助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陕西省精准资助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深入推进“学生资助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促进资助信息系统全面应用和数据质量全面提升,为各级财政依据系统中的受助学生数据下达资金预算提供支撑。六是积极探索临时救助机制。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建立临时救助基金,将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学生纳入临时资助范围,解决他们短期内学习生活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