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甘泉县> 甘泉县旅游服务中心(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

甘泉县旅游服务中心(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17 15:11
单位名称 甘泉县旅游服务中心(甘泉县文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文物旅游提供管理和服务,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拟定全县文物、博物馆、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规定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住所 甘泉县文博巷
法定代表人 白海平
开办资金 146.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甘泉县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47.5万元 206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文物旅游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我县文物旅游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创新思维、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突出做好“一水、一谷、一红、一绿”四篇文章,紧扣年度目标任务,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有力地促进了文物旅游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旅游人次66.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6亿元,由于疫情原因,旅游人次同比下降33.7%,旅游综合收入同比下降39.5%。现就2020年业务工作总结如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方面,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一)继续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持续加强对全县56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其中古墓葬102处,古遗址317处,古建筑8处,石窟寺及石刻34处)保护和管理。将564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六种分类分别制作成名录册。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清晰条理,方便不可移动文物资料的管理。继续完善2125件馆藏文物的信息,将资料和照片制作成册,以方便以后的查询和管理。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一是把革命文物利用好。今年来,围绕“加强文物保护、用活文物资源,保护文化遗产、讲好文物故事”的目标,我们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通过县城街道LED显示屏对文物保护进行大力宣传。二是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的同时,我们重点做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重点打造“追寻红色印记,牢记初心使命”和“弘扬长征精神,重走长征道路”为主题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全县党员干部、学生前来体验,共接待徒步长征体验人数3049人次。进一步加强对历史古迹和红色革命旧址的保护管理今年,总投资790.64万元,县政府已拨付400万元,完成了象鼻子湾毛泽东“雪地讲话”旧址6个院落10户19孔窑洞的征收、维修和陈列布展工作;完成了义子沟、闫家湾两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征收、维修和陈列布展工作及劳山战役遗址和周恩来湫沿山遇险处陈列室布展工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泉片区建设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一)三大核心景区开发建设顺利进行1.甘泉大峡谷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一是完善了景区建设用地土地报批手续。二是桦树沟二级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景区停车场、桦树沟景点安全护栏1900米,修安全步道2000米,峡谷底铺设石块300米,极大地提高了景区的游览通行度。三是投资了100余万对景区道路沿线及景区周边进行了绿化、美化,种植花草500余亩。2.石门豆腐小镇总体规划一期工程建成,家庭农庄已开始接待游客,投入运营;石门雷家沟火龙果产业成为学生暑期首选社会实践大课堂活跃点;美食街、商业街、手工作坊街等服务功能建设稳步推进,小镇集散广场基本建成,成为我县旅游、度假、休闲的又一个亮点。总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亚朵酒店新建民俗小院,豆腐小镇旅游接待点,石门村龙湾生态产业园观光点,石门豆腐小镇餐饮配套产业伏陆农庄。3.劳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创建稳步推进。旅游投入建设开发重点工程任务共计九项,到目前为止,各项工程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大门入口边坡治理工程、镜心湖改造工程、游客服务中心扩建工程、科普展馆改造提升工程、停车场邦畔工程、温室大棚加高项目、拓展训练基地建设、研学教育基地、公园景区通电通信工程等九项建设如期完成,使景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4.美水泉遗址保护开发为重点的美水泉文化得到有效挖掘,该项目于2019年4月筹建,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美水泉仿古改造重建,已于5月底竣工,6月份面向游客开放投入运营。(二)旅游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1.是主流媒体重点宣传。2.是大型活动集中宣传。3.是网络平台广泛宣传。4.是制作牌匾深入宣传。(三)旅游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一是在县屯举办了“2020健康甘泉之冰雪过大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2020健康甘泉之冰雪过大年主题活动,邀请甘泉书鼓乐协会、摄影家协会、等群众组织,为当地群众及游客造福、造乐、造年味,县委书记亲自参加本次活动,为群众送上节日的祝福。二是“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今年我县以“发展全域旅游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在甘泉大峡谷设主会场,劳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分会场,开展了“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活动当日,甘泉大峡谷门票由原价70元/人调整为30元/人,劳山国家森林公园门票半价优惠20元/人,更有陕北民歌、陕北秧歌、诗朗诵、等活动的开展,充分的对我县现有景区进行了宣传。三是成功举办延安劳山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教育的开展,截止目前共举办四期,累计1030名中小学生参加,为我县文化旅游增色添彩。四是首届“原味甘泉”美食品鉴评选大赛暨特色小吃培训成果展示活动于9月份在甘泉宾馆隆重举行。(四)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强一是对我县2个3A级景区、1家星级宾馆、4家旅行社服务网点等涉旅企业及部分在建旅游项目进行了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或旅游市场秩序、质量大整治,检查商户40余家,存在小问题的现场指导整改,存在问题多的,限期整改。同时与全县涉旅企事业单位签订旅游行业单位安全责任书,督促各游企事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工作责任,明确了任对象、工作目标。二是联合县交通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对游客集散地旅游秩序进行整治,对黑车运营进行打压,为游客提供安全放心的服务。全年处理游客投诉案件共12件,案件投诉满意率100%。三、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全域旅游在我县表现出干部群众认知差异大等特点。特别是一些部门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认识不足,没有形成齐抓共建的共识与合力。(二)产业融合不到位。“旅游+”的发展模式尚未形成,特别是在农业、工业的深度融合还远远不够。(三)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尚处于初步的探索和起步阶段,目前景点单一的状况仍未改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精品旅游线路尚未形成。(四)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全县对文化旅游产业宣传投入不足,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不够,旅游市场开发度低、旅游营销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五)旅游人才严重匮乏。文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严重缺乏,人才使用机制不活,吸引懂文化旅游产业、会管理的人才来甘泉投资创业力度不大,制约了文化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四、2021年工作思路计划(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快全域旅游创建进程。要切实加强文化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创共建的共识与合力。开展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逐步转变干部群众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知,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二)加大旅游投入,持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一是持续发力,加大甘泉大峡谷、劳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度,力争年内达标。二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厕所、停车场、服务中心等建设不断优化旅游环境。(三)强化机制创新,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深度。一是要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菜畜果三大产业,促进旅游与种植、采摘、观光深度融合。二是要以甘泉农副产品加工区为平台,加快发展豆制品、蛋制品、畜禽产品、黄酒加工等优势产业,促进旅游与采购、消费深度融合。三是充分挖掘美水文化和特色美食,大力推广甘泉豆腐宴、干豆角、腌猪肉、炝锅面等特色饮食,打造“美水饮食”品牌,促进旅游与体验、餐饮深度融合。(四)抓准宣传定位,增强旅游宣传推介效果。一是要明确宣传指向,加强客源调查分析,针对不同地域人群、不同年龄层次游客,制定适销对路的推介营销方案,切实提高旅游宣传的精准性。二是突出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公交车候车亭等部位,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大范围的宣传促销活动。(五)加快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专业队伍建设。一是要坚持“送出去”培训,加强涉旅干部交流,通过外派干部到相关部门单位学习,增强全县旅游行业领导水平。二是要发挥“引进来”的作用,充分利用甘泉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旅游打造团队在相关平台吸引一批旅游策划、管理、营销等高端人才和一流团队。(六)加大争项争资工作力度,全力提升文物旅游产业水平。按照“四个一”发展思路,抢抓“十四五”规划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重点抓好义子沟、闫家湾两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3院10孔窑洞的征迁、维修、陈列布展工作,精心谋划上报一批“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把我县文物旅游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七)继续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疫情防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包村等各项工作。努力把我县文物旅游事业做的更好,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